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477章 朝廷夺权,武松发兵

第477章 朝廷夺权,武松发兵

    应天府。

    张吉、何正复、何运贞、张煌几人坐在房间里,中间烧着一个炉子。

    到了秋天,应天府冷得很快。

    张知白带着儿子张渊进来,身后跟着李忠、詹体仁,再反手把门关上了。

    詹体仁开口道:

    “方才京师来了圣旨,说要将董府尹撤换,让张拱臣做府尹。”

    “听闻那兵马都监的差遣,也是要换人的。”

    詹体仁受武松的举荐,做了应天府的判官,跟着董逸做事。

    京师的消息一到,詹体仁马上告诉大家。

    张吉皱眉道:

    “我等不在朝堂,那定王做事愈发肆无忌惮了。”

    张吉看向何运贞,问道:

    “二郎那里如何说?”

    何运贞说道:

    “二郎尚未回信,不过,先前二郎便说了,应天府尹的位子不可让定王拿走。”

    “既然二郎说了,该是有法子的。”

    何正复有些消沉地说道:

    “若是我等还在内阁,或许尚且能制衡定王。”

    “如今我等都在此处,离开了朝堂,定王一家独大,权柄在手,差遣任命,都是他说了算。”

    这话有些责怪武松的意思。

    何运贞说道:

    “二郎也是为了我等安危着想,若是留在京师,容易也遭了毒手。”

    说到这个,大家心里清楚。

    赵桓毒死赵楷的案子,最后居然定为西夏人报复。

    丝毫不曾牵扯到赵桓。

    对此,大家心中不满,却又都畏惧。

    赵桓能毒杀赵楷,那就可以毒杀他们。

    正说着,赵惜月从外面进来。

    赵惜月留在了应天府,接管漕帮的灰色产业,青楼、妓院、赌坊、牙行,这些都由赵惜月打理。

    “刚刚听到消息,金国捉了耶律延禧,辽国灭亡了。”

    消息说出,众人虽然早已经晓得,却仍旧觉着震撼。

    辽国一直是北面强大的王朝,压在北宋头上。

    不曾想,居然真的就没了,被辽国自己统治的女真灭掉了。

    张吉马上问道:

    “许诺归还的燕云之地呢?”

    燕云十六州被辽国占据,北宋不能占据有利地形,长期处于被动防御状态。

    辽国的骑兵随时可以南下进攻,而北宋只能被动挨打,王朝有着天然的缺陷。

    收复燕云十六州,是所有人的执念。

    赵惜月摇头道:

    “听闻金国毁约了,不肯归还,还要求朝廷增加岁币。”

    何运贞问道:

    “蔡京、高俅呢?”

    “他们已经退回大名府,辽国的南京析津府被金国占了。”

    听完后,张吉说道:

    “一切都如二郎所料,分毫不差。”

    到了这时,何正复也不敢再埋怨武松了。

    自认识武松以来,在军国大事上,武松从未错过。

    那么以后的事态,也定然与武松所料一样。

    张煌说道:

    “事情如此,这应天府的府尹位子,不可让出去,必须是董府尹。”

    应天府内训练了兵马,准备了军械粮草,一切都是为金国南下做准备的。

    这里就是武松在北面的大本营,这样的地方绝对不能被夺走。

    张渊叹息道:

    “可是圣旨到了,我等岂能抗旨?”

    房间里又是一阵沉默。

    张吉无奈道:

    “只能等二郎想法子了。”

    门外传来敲门声,赵惜月开了门,一个小厮站在门口,正是应天府的。

    詹体仁起身,走到门口,问道:

    “甚么事情?”

    “方才京师又来圣旨了,说由江陵侯任应天府尹,由董祭酒暂代府尹之职。”

    詹体仁听了,惊喜问道:

    “消息属实么?”

    “属实,圣旨送到了董祭酒手里,由董祭酒继续担任府尹,直到江陵侯南征归来。”

    何运贞听完,欢喜道:

    “我便知道二郎有法子。”

    应天府尹保住了,大家都很高兴,李忠问道:

    “那兵马都监呢?”

    小厮回道:

    “未曾听说。”

    詹体仁高兴道:

    “府尹不换,兵马都监该是也不动的。”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詹体仁打发小厮回去,关上门继续议事。

    何正复问道:

    “二郎让你做的甲车,如今做得如何了?”

    “二郎命我建造五百辆甲车,我已找了工匠,还有造船的匠人,正在赶制,如今已有了四百多。”

    “战场还有损耗,你须多做一些甲车。”

    “我晓得。”

    张吉心中默默盘算一番,说道:

    “算起来,二郎也该快平定方腊,那金国也该快南下了。”

    李忠说道:

    “城内兵马只有三万多,还须再招募一些。”

    张吉摇头道:

    “招募兵马须讲议司核准,此事难做,不如依旧以征调民夫的名义。”

    以前士兵征募由枢密院说了算。

    如今武松不在了,内阁也没有了,兵权重归讲议司,枢密院的调令不算数。

    李忠想在应天府招募兵马,讲议司肯定不通过。

    为了避开讲议司,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以征调民夫清理漕运为借口,实际上按照军队训练。

    这种事情当然瞒不过赵桓,但是无所谓,能绕开就行。

    何正复说道:

    “那就继续以征调民夫清理漕运为借口,再招募两万兵马。”

    这种事情,放在一年前,他们绝对不敢做。

    因为私自募兵就是造反,可是现在,所有人都觉得合情合理,而且必须做。

    人就是这样一点点改变的。

    “我等在应天府准备好,只待二郎归来。”

    “我再去招募些兵马。”

    李忠起身出了房间,众人商议完毕,各自散了。

    ...

    苏州城。

    武松收到了扈三娘送来的信,知晓宣州已经攻破,宁国也被占据。

    方腊部署在西边的防线已经破掉,前方只剩下两个据点:

    杭州、睦州。

    扈三娘的信送达时,李应也送信来了。

    扑天雕李应和杨雄、石秀、张顺、张横留在润州城招募、训练水军。

    武松攻打苏州城的时候,他们顺流而下,沿途收复州县,水军很快就到杭州。

    杭州城南边是钱塘江、杭州湾,武松和李应、张顺约定会兵杭州城下。

    看过信以后,武松召集卢俊义、林冲、鲁智深和徐宁、朱武等人议事。

    看看人齐了,武松开口道:

    “方才李庄主来信,说水军就要抵达杭州城外。”

    “史大郎攻取了湖州、三娘破了宣州,他们都在往杭州城进发。”

    “我明日大军启程,便往杭州城去,只要破了杭州城,再攻取睦州,便可以平定了方腊。”

    众人都赞同武松的调度,徐宁说道:

    “此番进攻杭州城,我做先锋。”

    武松听了,脸色不太好。

    徐宁见武松如此,说道:

    “莫非二郎觉得我武艺不好,做不得先锋么?”

    武松自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心中有忌讳。

    若是依照《水浒传》的剧情,徐宁在杭州城会战时,被乱箭射中脖子,死在了杭州城外。

    所以武松不想让徐宁去打先锋。

    “徐将军金枪无敌,先锋自然做得,只是杭州城内有包道乙,只恐有失。”

    “此番我做先锋,徐将军做副将,你以为如何?”

    见武松这样说,徐宁说道:

    “二郎安排便是。”

    商议完毕,武松传令城内兵马准备,明日一早往杭州城进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