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白匆匆跑进来,大叫道:
“太子,武松破城而入了!”
“你说甚么,武松怎的又入城来?”
“祖士远那厮做了内应,勾结武松入城!”
方天定愣住了...
祖士远可是右丞相,跟随方腊一起造反的。
这样的老臣、重臣,居然叛变了?
“狗贼,随我杀敌。”
方天定迅速披挂,拿了佩刀就往外走。
城内已经乱了,睡梦中惊醒的贼兵不知情况,吓破了胆,纷纷逃窜。
武松带着精锐步卒直奔太子府。
正好撞见从府里出来的方天定,麾下是徐白、张韬和一众亲卫。
见到武松,方天定吃了一惊,大叫道:
“如何就到了此处?”
武松大喝,提着刀冲在前面,鲁智深挥舞禅杖,大叫道:
“方天定休走,洒家来取你鸟头!”
徐白、张韬想跑,却又无路可退,只能带着护卫往前冲杀。
武松一人杀破阻拦,扈三娘、张翼跟着撞进人群,护卫被瞬间杀了十几人,阵型溃散。
武松往前冲突,方天定见了,大叫道:
“拦住武松!”
太子府护卫被撞散,城内燃起大火,方天定知晓大势已去,转身就往西门跑。
武松不让方天定逃跑,提着刀追杀。
方天定跑到西城门,打开城门后,发现根本无法离开。
因为城外是宽阔的护城河。
此时城内大乱,贼兵为了逃生,全都往外挤,贼兵淹死无数。
“放船,放船...”
徐白大叫,身后武松已经杀到跟前。
徐白顾不得许多,叫道:
“太子快走,游过去。”
方天定脱下铠甲,踩着人头冲进护城河,后腿突然被贼兵抓住。
方天定为了脱身,抽刀斩下贼兵,继续往前逃窜。
武松赶到西城门时,只见无数贼兵在护城河里挣扎,样子凄惨。
鲁智深到了城门口,看着或已淹死、或在挣扎的贼兵,忍不住骂道:
“这等贼厮,投降免死,为何不降。”
样子实在过于凄惨,武松下令停止追杀,让贼兵投降。
官军得令,大喊投降免死。
后面出不去的贼兵纷纷放下兵器投降。
方天定拼死游过护城河,带着几十个贼兵往睦州方向逃窜。
走不得多远,便看见一队人马冲过来,却是杨雄在西边截住。
“哪里走!”
杨雄带人上前,将方天定捉了。
战斗持续到太阳升起,杭州城内终于平定。
城内贼兵投降了,护城河里淹死了数千人,十分惨烈。
武松下令清理护城河,全部埋葬。
进了太子府坐定,方天定、庞万春和方貌被押送进来。
方天定浑身湿透,十分狼狈。
庞万春夜里想跑,被阮小二在护城河内捉了。
方貌腿受了伤,官军冲进去的时候,直接乖乖投降了。
方垕、王寅两个负隅顽抗,被乱箭射死。
郑彪和弓温、夏侯成等人都死在乱军之中。
扈三娘见到庞万春,立即撤出宝刀,骂道:
“今日老娘宰了这个鸟厮!”
庞万春低头不语。
方天定见祖士远坐在旁边,破口骂道:
“背主求荣的逆贼,你不得好死。”
祖士远冷冷看了一眼方天定,说道:
“你等不知天数,妄图与朝廷对抗,不自量力。”
“我早有反正归顺之意,可笑你等执迷不悟。”
方天定气得半死,骂道:
“我父皇待你不薄,为何背叛!”
祖士远懒得跟方天定废话,直接无视。
武松指着方天定说道:
“你是甚么鸟人,也敢称王称霸。”
“如今我破了杭州城,方腊那厮只有睦州而已,能搅动甚么风浪。”
“失去了杭州城,你等只是区区草寇罢了。”
方天定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都押下去。”
武松挥挥手,方天定一众贼将被拖下去。
武松回头对戴宗说道:
“劳烦戴院长走一趟苏州,把那方金芝带过来。”
听说武松要见方金芝,扈三娘警觉地问道:
“你要带方金芝来做甚么?”
“我自有理会。”
武松不多解释,时迁笑道:
“定是要娶了那方金芝,做那方腊的驸马。”
扈三娘怒道:
“你这厮惯会起哄。”
时迁只是嘻嘻笑了笑。
戴宗自去苏州城带人过来,武松下令恢复杭州城秩序,兵马全面休整。
对于祖士远,武松也不食言,当即任命他做杭州知州。
祖士远得了差遣,心中欢喜,他老婆杜鹃也是欣喜。
相比于其他人战死,或被活捉,祖士远是最大的赢家了。
当然,知州的位子给了祖士远,兵马都监由自己人担任。
军权是绝对不可能交给祖士远的。
后面两日,军队都在休整。
这时,定王赵桓的信使到了杭州城,赵桓的亲笔信也到了武松手里。
看过后,武松把信递给卢俊义、林冲。
两人看过后,又给了欧阳雄、朱武。
看完后,欧阳雄冷笑道:
“那定王好生猖狂,明知二郎与秦王交好,他还敢来招揽。”
武松冷冷倒了一杯茶,问道:
“你们以为如何?”
林冲骂道:
“那等人,岂可投靠他,若是那等,我等岂非与高俅无异?”
卢俊义摇头道:
“不可投靠定王,他不是个可托付的人。”
朱武一直不说话,武松问道:
“军师以为如何?”
朱武缓缓开口道:
“看二郎如何打算,若是...要对付定王,答应他又何妨?”
几人看向朱武,朱武再次说道:
“我的意思,二郎虚与委蛇,并非真心投靠。”
“如此,也可以分化定王和蔡京、童贯。”
欧阳雄不说话,林冲、卢俊义觉着这样做不爽快。
武松说道:
“我与赵楷情同兄弟,定王堵死赵楷,我岂能投靠他。”
“我武松堂堂正正,何须与他虚与委蛇。”
“他们自身难保,我手握重兵,这大宋朝廷,还需仰仗我。”
“他赵桓算个甚么!”
武松把赵桓的信扯得粉碎。
朱武沉声道:
“若不投靠赵桓,也须找个皇子,推举他与赵桓争夺太子之位。”
赵桓有句话没说错,武松要想在朝廷立足,必须支持一个皇子。
否则无法和赵桓分庭抗礼,日后也没有依靠。
武松想了想,说道:
“我有个绝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