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里只剩下我们两人压抑的呼吸声。
以及更远处某种夜枭悠长的啼叫。
在这与世隔绝的深山里,一切文明的规则似乎都暂时失效了,只剩下最原始的本能。
我们都没再说话,任何语言在此刻都显得多余。
外面的山风似乎大了一些,吹得帐篷微微晃动。
当一切归于平静,我们相拥在一起。
黄莉在我肩头轻轻叹了口气:“真不该把你改造成现在这样。”
我微微动了动被她枕着的手臂。“我这样有什么不好吗?”
经过这段时间,我已经开始适应这三倍于常人的体能和反应,甚至开始依赖这种优势。
“以后还不知道有多少姑娘要被你祸害。”她说出心里的顾虑。
“放心吧,我不会乱来的。”至少到现在,我都保持着平衡,没有辜负跟了我的女人。
黄莉带着点自嘲:“这话你自己信吗?”
没等我回答,她又接下去,“算了,现在说这些也没意义。”
我知道这个话题就此打住了,心里清楚,有些改变一旦发生,就再也回不去了。
就像我们走进的这片深山,每一步都只能向前,没有退路。
次日,我们继续赶路,又花了近一天的时间,我带着黄莉再次来到神秘天坑的入口。
为了防止有野兽住进去,上次离开时我用一些树枝堵住入口。
此时那个入口的树枝已经爬满了藤蔓。
“就是这里了。”我一边说着,一边挥动开山刀,砍断那些缠绕在入口处的坚韧藤蔓。
黄莉帮忙搬走枯树枝:“你是说,从这进去,里面是个巨大的天坑?”
“上次我发现的锁阳草,就是在里面发现的。里面的生态系统,可能完全与外界隔绝。”
洞穴入口处还比较宽敞,但越往里走,空间便越榨。
我们不得不弯下腰,侧着身子在狭窄的通道中艰难前行。
“你当时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跟在后面的黄莉忍不住问。
以她的性格,遇到这种未知的洞口,最多在外面观察采样,绝不会轻易涉险深入。
我如实回答:“被一头熊追得没了退路,算是慌不择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硬闯了进来。”
手电光扫过前方,“当时只顾着逃命,没多想。现在看,这入口确实隐蔽得过分。”
通道愈发狭窄,有时甚至需要匍匐才能通过。
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穿过了那条洞穴通道。
眼前豁然开朗。
我们正站在天坑内壁半山腰一处突出的天然岩石平台上,悬于巨大井壁的中央。
抬头望去,天坑口像是一枚被不规则切割的碧玉,高悬于头顶。
整个天坑宛若一个被遗忘的巨碗,内部空间远比从外面想象得更为宏大。
坑壁近乎垂直,覆盖着厚厚湿滑的苔藓和无数叫不出名字的蕨类植物,它们层层叠叠,构筑起一个垂直的绿色王国。
一些粗壮的藤蔓如同巨蟒般从上方垂落,或是在岩壁上蜿蜒攀附。
黄莉下意识地抓紧了我的胳膊,向前迈了一小步,探身俯瞰这惊人的奇景。
“……简直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她环视着这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态环境。
“这里的生物群落,恐怕已经演化了千万年,自成体系。太不可思议了。”
她仔细打量着岩壁上那些形态奇特的植物。
“这底下应该还有条暗河。”我指着下方那片幽深的阴影说道。
上次我仓皇离开时,天坑底部因为持续的暴雨积了不少水,如今那些积水已经消退无踪,只留下被冲刷过的痕迹。
我小心地抓住一根粗壮的藤蔓,试了试承重,然后向黄莉伸出手。“跟紧我,注意脚下。”
我们顺着那些如同天然绳梯般的藤蔓,向天坑底部下降,越往下,光线越发幽暗。
费了一番功夫,双脚终于踏上了天坑底部坚实而松软的地面。
底部的情形与在平台上俯瞰时又截然不同。
这里仿佛一个被时光封存的秘境。巨大的蕨类植物伸展着羽状的叶片,有些甚至高过头顶。
树木为了争夺有限的光线,都长得异常高大纤细,树皮上布满青苔。
“这次主要目的是采集异叶蓝苔藓的鲜活样本,看看能不能移植。”黄莉的声音从我身后转来。
“还有那些发生异变的锁阳草,研究价值也很高。”
“等一下。”黄莉发现虚悬在石壁植物上方。
“这是星纹草,外界几乎绝迹了,没想到在这里成片生长……”
她完全沉浸在了这片突如其来的发现之中,一时忘却了原本的目标。
我也停下脚步,既然已经抵达目的地,不妨让她尽情探索。
在这与世隔绝的生态中,任何发现都可能带来意外之喜。
“有药用价值吗?”这才是我最关心的。
黄莉摇了摇头:“文献里只记载了它的稀有和独特的生物荧光特性。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特别是对植物演化史。”
“那还是先研究有用的。”我开始搜寻此次真正的目标。
那些能够强化体质的异变锁阳草,以及更具商业潜力的异叶蓝苔藓。
“你说得对。等采完主要样本,我想带一点星纹草回去做标本。”黄莉还是不想放弃任何可以研究的植物。
我领黄莉绕过一株巨大的板状根植物。
前方,在几块巨岩环抱下,一片能接收到零星天光的区域呈现出来。
“就是这里了。”
那片锁阳草比上次见到时更加茂盛,深红色的肉质茎一丛丛挤在一起。
黄莉倒吸一口凉气:“天……外面一株难寻,这里竟然长着一整片……”
“太不可思议了。”她快步上前,谨慎地蹲下,戴上手套感受其独特的质地。
“能移植到外面种植吗?”我直接问出最关心的问题。
这锁阳草的功效我亲身体验过,壮阳的效果远超普通草药,要是能人工培育,价值不可估量。
“还得研究过后才知道。”黄莉回答得十分谨慎。
“环境差异太大了。光照、湿度、土壤微生物群落,甚至这里独特的地磁环境,都可能是它们在此蓬勃生长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