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 第190章 顾远科幻美学

第190章 顾远科幻美学

    “将超级文明和诗词歌赋联系起来?这个构思有点意思。”

    “三月刊什么时候出?已经等不及想看了。”

    “顾远这是不忘初心啊哈哈。”

    “王者归来!”

    “……”

    二月末,顾远回到燕京。

    此时许星眠已经在律所实习将近三周了,虽然很忙,但依旧抽出时间和顾远见了个面。

    “真的假的?”

    许星眠听着顾远叙说的八卦,也不禁笑了起来。

    “那林清清怎么回他的?”

    “摊上这么个活宝,她当然也只能配合了。”

    “说了什么论点清晰、论据充分之类的话。最后来了句虽然形式过于跳脱但鉴于申请人态度端正,准予立项。”

    “哈哈哈……”许星眠笑得前仰后合。

    “不止呢,罗辑这个天才还问可不可以把这个作品发到网上。”

    许星眠脑补了一下那个滑稽的一幕,笑得更厉害了:“看来林清清没同意喽……”

    “当然了,一对里总得有个正常人吧。”

    ……

    随着时间的流逝,最新一期的《文学世界》也完成了最后的校对和排版。

    《诗云》被安排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同时也是封面专题。

    这一期《文学世界》的杂志封面,正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星空以及水墨诗词相融的图景。

    三月十四日,杂志准时上市。

    当天清晨,最新一期的《文学世界》被送达城市中的各大邮局、书店等地方。

    官方网站和合作的平台也同步更新了电子版。

    《诗云》,正式面世。

    ……

    “来吧,看看你偶像的最新作品。”

    林清清拿着一本杂志,款款走向罗辑。

    “我偶像?我没有偶像啊。”罗辑大感诧异,“你是指C罗?那个账号的名字是我随便……”

    话说一半,罗辑突然顿住。

    他为了不暴露顾远的马甲秘密,没有把那个叫“CR7”的小号透露给林清清啊。

    毕竟那个号是专门用来嘲笑顾远精分的。

    也为了在日后能够获得一众网友“预言家?刀了刀了”或者“古人的智慧”之类的回复。

    简而言之,就是找存在感的。

    罗辑转过头,却是看见了林清清手上那本杂志。

    顿时,惊恐变为无语。

    他知道林清清什么意思了。

    “顾远?我偶像?他也配?”

    “哼。”林清清倒是没在意他一开始说的话,而是冷哼一声,“原来不是啊,那怎么还总是用人家的文案呢?”

    罗辑面色一僵,只能尴尬地转移话题:“我们来一起看他的科幻创作水准下没下降吧。”

    林清清白了他一眼,不过还是坐了过来。

    两人翻开《文学世界》,头靠头地阅读了起来。

    ……

    “啧,你慢点。”

    林清清拍掉罗辑想要翻页的手,又等了片刻,两人才一起看到了最终结局。

    【在诗云的银光下,李白嘻嘻一笑:】

    【“你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看到这里,两人一愣,随后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

    “这个家伙,不会专门是给咱俩写的吧?”

    一听这话,林清清满腔的震撼瞬间转变为无语:“你怎么能这么自作多情?”

    看着罗辑嘿嘿一笑,林清清轻吐了一口气,问道:“感觉如何?”

    “不一样。”罗辑表情也变得严肃了些,“和《乡村教师》很不一样。”

    他顿了顿,回味了一下那篇四年前的作品:“《乡村教师》是先引出了一个宏大的宇宙战争,随后将其与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体,也就是教师相连。”

    “最后所造成的情感冲击是摧毁性的。”

    “但这篇《诗云》……”罗辑拿起杂志,又翻了翻,“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推进。”

    “整个故事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如果技术可以创造所有诗歌,艺术还有什么价值?”

    “它的力量来自于这个假设引发思考。”

    林清清点头表示认同:“《乡村教师》关注的是一个文明的外在主题,它写文明的责任与传承,写知识的力量。”

    “而《诗云》则转向了对艺术本质的内在探讨。”

    她微微侧头,看向罗辑:“所以,这篇文章虽然不如《乡村教师》那样在情感上打动我,但所带来的思考却没少半分。”

    “没错。”

    “《乡村教师》有明确的情节和情感脉络,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诗云》需要读者跟着一起思考,它的价值在于提出的问题本身。”

    罗辑感慨着:“这家伙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林清清闻言,嘴角微微上扬:“看来,你的借鉴素材库,又要更新了。”

    罗辑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她的意思,不禁有些气急败坏:“我那是博采众长!博采众长你懂吗!”

    看着他那着急辩解的样子,林清清终于忍不住轻笑出声。

    窗外阳光正好,透进屋内,将两人的身影拉长,直至交织在一起。

    ……

    看到诗云的当然不仅只有这两人。

    因为顾远的名头,《文学世界》的这期杂志订阅量相较往期,明显增加了不少。

    而最终,无论是奔着科幻作品的名头,还是顾远作品名头来的读者,统统没有失望。

    不久,顾远的这篇全新作品也登上了各大媒体的新闻稿。

    【《诗云》!时隔四年,顾远重新回归科幻文学创作!】

    “他从《乡村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到了《诗云》的艺术本质。”

    “这是独属于顾远的浪漫——用最硬的科幻设定,包裹最柔软的人文内核。”

    “从《闪光的生命》对人工智能情感的探寻,到《乡村教师》将知识价值置于宇宙尺度下的磅礴叙事,再到如今《诗云》对技术与人文艺术本质的探讨。”

    “顾远正在构建一条清晰的,属于他个人的科幻美学路径。”

    “其核心在于,用严密的科幻设定作为框架,去承载和探讨那些关乎人类存在根本的且具有永恒意义的人文问题。”

    “……”

    【从《诗云》来看类型文学与思想探索的关系】

    “《诗云》既满足了科幻读者对宏大想象力的期待,而其提出的核心问题又具备了纯文学所追求的思辨深度。”

    “即,当技术可以量化一切时,人类艺术的独特价值何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