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 第一卷 第169章 土法蒸馏,提纯大蒜素

第一卷 第169章 土法蒸馏,提纯大蒜素

    村长和村老们要在三日内,统计出流民的具体数量和身体情况。

    同时制定春耕的种植计划。

    会开了一个多时辰,各项事务安排得明明白白。

    等乡亲们各自散去,曹德叫来秦川和鲁源。

    “秦先生,老鲁,你们跟我来,咱们开个小会,说说制药的事情。”

    随即,三人走到村西的仓库。

    里头放着鲁源打造的一些半成品木工工具。

    曹德关上房门,点上油灯,说道:“秦先生,蒜药用途巨大,我打算大量制药,想听听你的看法。”

    别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唯独研发大蒜素一天都不能迟。

    秦川面露凝重,说道:“不瞒曹公,我正想跟你说这事,之前提炼蒜药用的是简单的压榨之法,要想量产必须改进提炼方法。”

    和曹德一样,身为医家传人的秦川也是个务实的性格。

    蒜药要量产,三个难题绕不开。

    药力不恒,就是不能持久。

    之前秦川手工提炼大蒜素,每次的纯度都不一样。

    二是无法长期存储。

    提炼出来的蒜汁放不了十天就变味,进而导致效力大减。

    三是药效不稳定。

    对付表皮伤口还行,稍微深点的伤,效果就差远了。

    曹德沉思片刻,说道:“我倒是有个法子,或许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用蒸馏的办法提纯,既能保证纯度,又能延长储存时间。”

    “蒸馏?这是何意?”

    秦川只懂医术,对工艺一窍不通。

    鲁源眼里满是好奇,追问道:“曹爷,你说的蒸馏法难道是将这蒜药进行蒸煮?”

    “不是蒸煮,而是……算了,我给你们画个图吧。”

    想到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曹德索性按图索骥。

    找来一根木棍在地上画起草图。

    “蒸馏的核心需要三个部件,第一是蒸釜,可以盐厂那口铜锅改造,下面架炭火烧,里面的蒜泥通过水汽加热,第二个部件叫蒸管,用铜石制作盘旋的铜管,蒸釜里出来的蒸汽顺着铜管排出,遇冷就会凝结成液。”

    “第三,就是水车,用水车带动冷水循环,保证铜管一直是凉的,这样效果才好。”

    曹德一边画一边讲,尽可能用二人听得懂的话,介绍蒸馏技术具体核心。

    包括蒸釜的外形,铜管的盘旋方式。

    水车与冷水槽的连接,这些具体内容全部标注得清清楚楚。

    “蒜泥在蒸釜里被水汽加热,蒜药会跟着蒸汽跑出来,蒸汽进了凉铜管,就会变成液体滴下来,滴下来的液体就是高纯度的蒜药。”

    听了足足小半个时辰,鲁源眼睛猛地一拍大腿。

    “炒钢为釜,铜管为脉,水车驱冷,这个设计既简单又管用。”

    说罢,鲁源用手指,指向铜管的线条划了一圈。

    “铜锅密封是关键,我用炒钢做个锅盖,边缘缠上浸泡松脂的麻绳,应该可以保证不漏气,铜管用的铜矿,还需麻烦曹爷去找官府弄一些来。”

    “有了铜矿,咱们就能打造出铜管。”

    鲁源信心十足,绝大多数的材料和手艺都是现成的。

    熬煮青天盐的盐厂有多口铜锅。

    厚实耐用,改造一下就行。

    青石村铁匠工坊已经掌握了炒钢手艺,打造密封部件和支架都不难。

    至于水车,更是鲁源亲自创造,没人比他更熟悉了。

    稍微改改就能带动冷水循环。

    “曹爷,给我五天时间,保证把这套装置做出来。”

    与此同时,秦川也看懂了草图的大部分内容。

    “蒸汽提纯能去掉蒜泥里的杂质,提高蒜药的纯度,纯度高了,药效自然稳定,而且提纯后的蒜药是精油状,密封储存的话,至少能放置三个月。”

    “既然没问题,那就撸起袖子干!明日我就去县衙弄些铜石。”

    三人当场分工,鲁源带人负责打造蒸馏装置。

    需要人手和材料,直接跟曹德说。

    秦川带人把大蒜清洗,去皮,捣碎,做好前期准备。

    密封用的麻绳,松脂,还有储存蒜药的陶瓶,也都由曹德负责协调。

    隔天,曹德马不停蹄去了县衙。

    又安排另外一路人,采购各种研发用品。

    接下来的五天,临时制药作坊里一片忙碌。

    鲁源带着两个村里自己培养的铁匠,每天围着铜锅,铜管忙个不停。

    小徒弟石小勇也被曹德用上了。

    按照曹德的指示,对弯制铜管采用炭火加热工艺。

    一点点把直铜管弯成盘旋的“蒸管”。

    反倒是秦川这边最清闲。

    每日只干一件事情。

    蒜瓣捣成细腻的蒜泥。

    曹德每天都来查看进度,时而帮鲁源协调制作工具,时而跟秦川讨论大蒜的用量。

    遇到问题,三人当场商议解决。

    密封锅盖第一次用松脂麻绳密封,加热后还是会漏气。

    鲁源琢磨了半天,突发奇想地在锅盖边缘加了一圈凹槽。

    将麻绳嵌在凹槽,再浇上融化的松脂。

    严丝合缝不漏一丝蒸汽。

    第五天傍晚,整套蒸馏装置终于完工。

    蒸釜稳稳地架在炭火,锅盖密封严实。

    盘旋的铜管浸在冷水槽。

    水车转动时,冷水顺着水槽循环流动,溅起细密的水花。

    鲁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道:“可以试试了。”

    当即,秦川把捣好的蒜泥装进蒸釜,盖上密封锅盖点燃了釜下的炭火。

    曹德转动水车,冷水开始在水槽里循环。

    炭火越烧越旺,蒸釜里的蒜泥渐渐冒出蒸汽。

    顺着管道,进入盘旋铜管。

    约莫半个时辰,铜管末端滴下了第一滴液体。

    液体散发出浓烈的蒜香,秦川激动地喊道:“快,蘸了一点出来。”

    闻言,曹德用干净的木棍蘸了一点液体递给秦川。

    只见秦川做了一个,让二人大吃一惊的举动。

    竟然用刀子在胳膊上划出了一道伤口。

    不等曹德和鲁源反应,秦川将木棍上面的大蒜液体涂在伤口。

    感受了片刻药效,秦川哈哈大笑道:“刺激比之前的粗液小了不少,曹公,开始下一步吧。”

    秦川从未像这几天一样快活。

    曹德不但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器皿,还为药物测试提供了重要的办法。

    将三块同样大小的新鲜猪肉切成块,分别标注上品,中品,下品。

    等到大蒜汁提取完毕,分别放到三块肉上测试效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