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 第一卷 第137章 这天下,处处起火

第一卷 第137章 这天下,处处起火

    御书房内,刚刚恢复一丝血色的女帝,在听完苏云念出的军报后,撑着龙椅扶手的手,指节捏得发白。

    “五十万?”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大病初愈的虚弱,却又像冰棱一样锐利。

    苏云将那张薄薄的信纸折好,放回信封。

    “西域三十六国,国小民弱,合兵一处,也不过十余万。五十万之数,多是夸大,意在动摇我军心民心。”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但赵括死而复生,还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整合西域诸国,绝非巧合。”

    苏云的目光,落在了窗台那盆已经被移走的七星海棠的原位上。

    “宫中刚出事,北境便起狼烟。这是内外联动,要将陛下,将大周,一举拖垮。”

    女帝闭上眼,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

    “朕,知道了。”

    她没有再说别的,只是挥了挥手。

    “你先回去吧,让朕,静一静。”

    “臣,告退。”

    苏云躬身退出御书房。

    他刚走到宫门,一名内侍便提着灯笼,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苏太傅!”

    “何事?”

    “吏部尚书张柬大人,联合了数十位老臣,在宫门外,长跪不起!”

    内侍的声音带着哭腔,学着外面的叫喊。

    “他们说……说‘牝鸡司晨,天道不容’,是皇太女殿下女子为帅,才招致北境再生祸端!”

    “他们请陛下,撤换皇太女,另择宗室为帅!”

    苏云抬头,看向那厚重宫门的方向,夜色深沉,仿佛能吞噬一切。

    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知道了。”

    他没有去宫门,而是径直回了首辅府。

    他只对徐耀祖说了一句话。

    “告诉厨房,备些姜汤。今晚,怕是有不少大人,要受寒了。”

    这一夜,京城无眠。

    北境五十万大军压境的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每一个王公贵胄的府邸。

    而吏部尚书张柬,率领着几十名白发苍苍的老臣,在宫门外跪了一整夜。

    他们引经据典,痛陈“女子干政”的危害,声泪俱下,仿佛大周的江山,下一刻就要在李沐雪这个“祸水”手中倾覆。

    次日,早朝。

    金銮殿内,气氛肃杀得能拧出水来。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却无人交头接耳,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瞟向站在文臣前列的苏云。

    而苏云,只是眼观鼻,鼻观心,像一尊石雕。

    女帝身着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李公公尖细的嗓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刺耳。

    “臣,有本奏!”

    张柬第一个出列,他跪了一夜,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亢奋,透着一种殉道者般的光。

    “陛下!北境危急,皆因皇太女殿下女子为帅,名不正言不顺,以致天道不容,兵祸再起!”

    他声音嘶哑,却振聋发聩。

    “臣恳请陛下,顺应天意,收回皇太女监国之权,另择宗室贤能为帅,方能稳我大周江山!”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一时间,朝堂上跪下了一大片。

    甚至有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御史,哭嚎着冲上前,一头撞在殿前的盘龙金柱上。

    “砰!”

    一声闷响,老臣额头鲜血直流,瘫软在地,嘴里还在含混不清地哭喊。

    “陛下!为江山社稷,请清君侧啊!”

    整个大殿,瞬间被一种悲壮而决绝的气氛笼罩。

    所有压力,如同山崩海啸,全部压向了龙椅上那个孤单的身影。

    女帝握着扶手的手,越收越紧。

    她锐利的目光,扫过下面跪着的每一张脸,那些平日里恭顺的臣子,此刻却像是择人而噬的恶狼。

    就在这时。

    一直沉默的苏云,动了。

    他缓步出列,走到大殿中央,对着龙椅,深深一躬。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张柬的眼中,闪过一丝得色,他以为苏云也要顺应“大势”。

    “苏太傅有何话说?”女帝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苏云直起身,环视了一圈跪在地上的同僚,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金銮殿的每一个角落。

    “陛下,臣不懂军事。”

    满场愕然。

    不懂军事?你这个凭一己之力平定北境之乱的人,说你不懂军事?

    苏云没有理会众人的表情,继续说道。

    “臣,只知算账。”

    他转向张柬,语气平淡。

    “敢问张尚书,可知我北境三十万大军,一月钱粮消耗,几何?”

    张柬一愣,下意识地答道:“约……约莫百万两。”

    “没错,百万两。”

    苏云点了点头,又看向户部尚书。

    “敢问钱尚书,如今国库,能支撑几月?”

    户部尚书满头大汗,支支吾吾半天,才憋出一句:“至……至多,一月。”

    苏云笑了。

    他重新转向龙椅上的女帝,朗声说道。

    “陛下。北境大军每月消耗钱粮百万,如今,皆由江南经略司,与大周皇家钱庄一力支撑。”

    “而此二处,皆由皇太女殿下,亲自授权设立。江南数十万商户,只认殿下的金牌,只认皇家钱庄的宝钞。”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目光缓缓扫过张柬那张已经开始变色的脸。

    “若易帅。”

    “江南商户,人心浮动,钱庄或将停转。”

    “北境粮草,恐难为继。”

    他说完,再次对着女帝,深深一躬。

    “请陛下,圣裁。”

    金銮殿内,一瞬间,落针可闻。

    死寂。

    所有人都听懂了。

    这已经不是在商议,不是在辩论。

    这是威胁。

    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用整个江南的钱袋子,来保李沐雪帅位的阳谋!

    张柬气得浑身发抖,他伸手指着苏云,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所有的慷慨陈词,所有的忠君爱国,在这冰冷的“百万两”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那么可笑。

    龙椅上,女帝深深地看了苏云一眼。

    那眼神里,有震惊,有欣赏,有忌惮,复杂到了极点。

    最终,她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威严不减。

    “国库空虚,军需为重。”

    “张尚书等人所请,朕,不准。”

    “另,着户部,即刻起,全力配合皇家钱庄,保障北境供给,若有延误,朕,唯你们是问!”

    “退朝!”

    一场滔天的逼宫风波,就这么被一个“钱”字,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御书房。

    苏云独自站立,女帝坐在案后,两人相对无言。

    房间里,只剩下檀香燃烧的轻烟,袅袅升起。

    许久,女帝才打破了沉默。

    她的声音,比金銮殿上时,还要冷上几分。

    “你今日,是在威胁朕吗?”

    苏云抬起头,直视着那双深不见底的凤目。

    “臣只是在告诉陛下。”

    “有些刀,入了鞘,依然是刀。”

    “您需要它的时候,它随时可以出鞘。”

    女帝的瞳孔,微微收缩。

    她盯着苏云看了很久,很久。

    最后,她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从龙案最深处的一个暗格里,取出了一份用火漆封死的密报,推到了苏云面前。

    苏云伸手拿起,看到密报上没有字,只有一个用朱砂画出的,无比熟悉的,星辰标记。

    “赵括的背后,还是他们。”

    女帝的声音,透着一股彻骨的寒意。

    “朕现在,需要你这把刀。”

    “告诉朕,该怎么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