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抛出诱饵(高价),吸引贪婪的鱼群(粮商)自投罗网,然后关门打狗(封城),再利用时间压力和官府平价粮作为致命一击,逼得对方不得不割肉求生(降价)!
这不仅仅是在解决粮价问题,这是把天下商人的心理、市场的规律、甚至是时间空间都算计了进去!
一环扣一环,堪称神鬼莫测的阳谋!
跟萧景这精准狠辣、绝对有效的奇谋比起来,洛宁和顾恒那些听起来美好、实则空洞无力的“政策”,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的玩意儿,根本上不了台面!
特别是那从外地调粮的办法,简直是一巨大昏招,光是消耗的粮食,都可能不计其数。
而萧景这一手,等于是将运输成本算到了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身上,官府甚至都不需要承担运费。
众朝臣忍不住想要高呼一句:高……实在是高啊!
胤帝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那是一种铁青中透着杀机的阴沉,他看向萧景的眼神,寒意刺骨!
而秦纲,更是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头皮阵阵发麻,内心已经被恐惧填满!
萧景已经完美解释了两条“罪状”,每一条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深远的谋算。
若是连最后那一条“劳民伤财搞活动”也能被他圆回来……
那自己就真的完了!不仅要当众受辱,连相位都保不住!他已经有些坐不住,可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自己已经跟萧景签下赌约,他连反悔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他还是将希望放到萧景的最后一条罪状上,只要萧景无法自圆最后一条,他还不算输!
秦纲强压下心中的恐慌,硬着头皮站出来做最后的挣扎,他死死抓住萧景最后一条“罪状”,声音都有些发颤:
“萧景!就算…就算你前面两条说得通,那这最后一条呢?!灾年之时,你竟敢怂恿富商劳民伤财,搞什么园林、赛事,行奢侈享乐之风!
你让百姓如何想?百姓会觉得朝廷不顾他们的死活,生出怨恨,届时,就会引起民变,你这是往受灾百姓的心窝子上捅刀子,逼反百姓,你罪不可恕!”
洛宁和顾恒也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跳出来附和:
“没错!萧景,你巧言令色,但你这办法根本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那些一无所有的灾民,哪来的钱买粮?!你让他们看着富商花天酒地,这不是逼他们造反吗?!”
“灾时不行仁政,反而鼓励奢侈,此乃亡国之兆!萧景,你其心可诛!”
面对这最后的围攻,萧景依旧从容,他淡淡一笑,目光转向洛宁,抛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宁洛侯爷,你方才也提到了‘以工代赈’,那请问,你这‘以工代赈’的钱粮,从何而来?”
宁洛一愣,下意识地回答:“自然是官府出钱,组织灾民修缮水利、道路……”
“官府出钱?”萧景直接打断他,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
“赈灾本身就已经将官府的钱粮消耗得七七八八,恐怕连维持粥棚都捉襟见肘,你告诉我,官府哪来的余钱去‘以工代赈’?这钱粮,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这一问,如同当头棒喝,直接将洛宁问得哑口无言,脸色涨红!
他原本的设想中,确实包含了让富户捐款,可这条路刚刚已经被萧景彻底堵死!他支支吾吾,根本答不上来。
满朝文武也陷入了沉思,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什么“以工代赈”都是空谈!
看着洛宁的窘迫,萧景这才不紧不慢地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官府没有钱,但富商有啊!我且问诸位,若是鼓励富商投资修建园林、举办各种赛事活动,比如龙舟赛、花魁节、茶艺节等等,是不是需要大量的人手?需要工匠、需要劳力、需要杂役、需要服务人员?”
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清晰而有力:“那么,那些无家可归、无业可就的灾民,是不是就有了工作的机会?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报酬,是不是就有了钱去买粮?这算不算是另一种更高效的‘以工代赈’?!”
“荒谬!”秦纲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厉声驳斥,“富商个个精明似鬼,凭什么听你的去搞这些?!你说的轻巧!”
“就凭利益!”萧景回答得斩钉截铁,“若我将这些赛事的承办权、园林的经营权承包给商人,并设法吸引各地人士前来观看、参与,形成巨大的客流和商机呢?”
他随即抛出了一套让所有朝臣耳目一新的“搞活经济”理论:
“商人逐利,无利不起早!只要让他们看到有利可图,他们自然会抢着去做!
某些赛事需要漂亮的场地,商人会不会投资修建园林?
某些活动需要畅通的道路,商人会不会出资修路?
一旦这些活动搞起来,四面八方的游客、商人汇聚于此,吃喝住行,哪一样不需要消费?整个地区的经济是不是就盘活了?”
萧景的声音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经济繁荣了,百姓有工可做,有钱可赚,商户有钱可挣,官府税收增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到时候,百姓还愁没有好日子过吗?这难道不比单纯等着官府那点杯水车薪的救济,要强上百倍?!”
这一套清晰、超前而又极具操作性的理论说出来,整个金銮殿先是陷入一片愕然的寂静,随即,便爆发出阵阵压抑不住的惊叹和议论!
能够站在这里的,没有一个是蠢人!
萧景已经将道理说得如此透彻明白,他们哪里还能不懂?
这哪里是“劳民伤财”,这分明是“藏富于民”、“搞活经济”的神来之笔!是在绝境中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生路!
比起洛宁、顾恒那些停留在纸面上、空洞无物的政策,萧景的方略简直是碾压级别的存在!
不仅解决了灾民的生存问题,更着眼于长远的恢复与发展!
胤帝和秦纲彻底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