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咸鱼的她,被大领导盯上后 > 第216章 模型与现实的交响

第216章 模型与现实的交响

    日子在家庭与工作的交响曲中平稳滑过。

    林窈逐渐找到了新的节奏,那份对女儿的牵挂不再仅仅是分散精力的干扰,有时也奇异地转化为了高效工作的动力——为了能准时下班拥抱那个软糯的小身体,她在办公室的每一分钟都格外专注。

    这天上午,林窈正对着电脑屏幕,全神贯注地优化着“数据协同效率”指标体系的标准化计算公式。

    她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偶尔停下来,在摊开的笔记本上快速演算,眉头微蹙,沉浸在纯粹的逻辑世界里。

    “窈窈,忙什么呢?这么投入。”张巧端着水杯凑过来,好奇地瞄了一眼她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代码。

    林窈从沉思中回过神,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笑了笑:“在打磨那个‘数据壁垒系数’的测算方法。秦老师引入的异构数据关联度分析思路很好,但实际操作中,不同行业的数据标准差异太大,我在想能不能构建一个更具普适性的权重调整模型。”

    张巧听得咂舌:“我的天,你们这搞数据的,说话我都快听不懂了。不过听起来就很厉害!”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带着点八卦的语气,“哎,说点轻松的,你看群里了吗?行政那边在统计明年上半年培训意向,好像有个去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的名额,时间不长,就两周,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林窈闻言,目光从屏幕上移开,认真想了一下,随即轻轻摇头,语气平和而坚定:“算了,暂时不考虑了。昕昕还小,离不开我。而且所里现在的项目也正在关键期,我手上的工作走不开。”

    她的选择清晰明了,家庭和眼前的责任优先。

    张巧表示理解地点点头:“也是,你现在可是有甜蜜负担的人啦!”

    下午,林窈带着初步优化好的模型框架去找老秦讨论。

    两人在小会议室里,对着投影屏幕上的公式和数据流程图,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小林,你这个引入行业特征变量进行动态加权的想法很巧妙,”老秦指着屏幕上的一个节点,眼中带着赞许,“这样确实能更好地反映不同产业背景下数据流通的实际障碍程度,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

    林窈受到鼓励,思路更加活跃:“秦老师,我还想到,或许我们可以再增加一个‘政策感知度’的软性指标作为调节变量。企业负责人对相关数据政策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很可能直接影响他们打破数据壁垒的意愿和投入。”

    老秦沉吟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嗯……这个角度很新颖,触及了‘人’的因素。不过,量化起来有难度,可能需要设计专门的调研问卷或者依赖深度的企业访谈。”

    “是的,这确实是个挑战。”林窈承认,“但如果我们能把这个维度加进去,整个评估体系可能会更立体,解释力也更强。我们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试点测试一下可行性?”

    “可以,这个思路值得尝试。”老秦最终拍板,“你先拿个初步的问卷设计和测量方案出来,我们下周小组会上再详细讨论。”

    与老秦的讨论让林窈受益匪浅,也让她对后续的研究充满了期待。

    下班回家的路上,她脑子里还在盘旋着模型优化的事情。

    与此同时,市委大楼的会议室里,气氛则要凝重许多。

    周砚深主持召开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推进会,正面临一些现实阻力。

    “周书记,关于进一步清理涉企收费项目,我们前期梳理了二十七项,但涉及到几个垂直管理部门,协调难度非常大,他们有自己的收费依据和系统要求……”一位分管副局长面露难色地汇报。

    周砚深坐在主位,面容冷峻,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难度大就不做了吗?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句口号,是要触动利益、打破藩篱的。垂直管理部门怎么了?只要是在我们市的地界上,就要遵循市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统一部署!他们系统内的规定,与中央和省委精神不符的,就要改!协调不下来,列出清单,我亲自去协调!”

    他话语掷地有声,瞬间压下了会场里些许推诿的气氛。

    接着,他又精准地点了几个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时拿出解决方案。

    会议在高效而略带紧张的氛围中结束。

    晚上回到家,周砚深脱下带着寒气的外套,眉宇间还残留着一丝工作带来的疲惫。

    他先去看了一眼婴儿床上熟睡的女儿,小家伙恬静的睡颜仿佛有魔力,瞬间抚平了他心头的些许躁意。

    林窈正靠在床头看书,见他回来,放下书轻声问:“今天好像有点累?”

    周砚深在她身边坐下,揉了揉眉心,没有隐瞒:“嗯,开了个会,涉及到一些部门利益调整,推进起来总有掣肘。”

    林窈安静地听着,没有过多评论他工作上的具体事务,这是他们之间的默契。

    但她能理解那种推动变革时遇到的惯性阻力,这和她做研究时,试图打破一些固有范式时遇到的质疑有些相似。

    她伸手,轻轻帮他按着太阳穴,温声道:“改革总是难的,尤其是在触动既有格局的时候。不过,只要方向是对的,一步步来,总能推开。”

    她的理解和支持像一股温润的泉水,悄然流淌过周砚深的心田。

    他握住她的手,贴在脸颊边,感受着那份柔软的暖意,疲惫似乎消散了大半。“是啊,一步步来。”他低声重复了一句,语气坚定了许多。

    “我今天也挺有收获的,”林窈转而分享自己的事情,语气轻快起来,“和秦老师讨论指标体系优化,他肯定了我引入动态权重的思路,还同意我尝试加入‘政策感知度’这个软性指标,虽然量化起来有挑战,但我觉得很有意思。”

    周砚深看着她谈起专业时眼中闪烁的光芒,嘴角不自觉扬起。

    他喜欢看到她这副神采飞扬的样子,无论是在家庭中作为温柔的母亲,还是在职场上作为自信的研究员,她都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听起来很有前瞻性。”他由衷地赞道,“能把人的主观因素纳入数据模型考量,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

    “希望能做出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林窈依偎进他怀里,满足地叹了口气,“有时候觉得,我们虽然领域不同,但好像都在做着类似的事情——你是在现实的行政体系中推动变革,优化规则;我是在抽象的数据世界里构建模型,试图更精准地描述和优化经济运行。本质上,都是想让这个系统运转得更好。”

    周砚深低头看着她,目光深邃而温柔。他收紧手臂,将她圈在怀中,低沉的声音在静谧的卧室里格外清晰:“是啊,所以我们才是天生一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