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同学,快收手吧!校规真写不下了 > 第129章 反向追踪

第129章 反向追踪

    校长愣住了:“你说清楚...怎么又跟林远扯上关系了?”

    “是这样的...我们已经查清楚了,今天上午学校网络瘫痪的事跟林远没有关系...”

    “就这事?”校长重重的松了口气:“我还以为...”

    可还不等他说完,教导主任再次开口:“是有黑客恶意入侵了我们学校的系统,把我们学校所有师生的信息全部窃取了!!”

    轰~~

    这一句话,如同一道天雷在校长脑海中炸响。

    全校数万名师生!

    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甚至是部分学生的健康档案和家庭情况...

    所有这些敏感信息,此刻可能已经落入了不明身份的犯罪分子手中!

    这比丢失任何贵重物品都要可怕千百倍!

    他简直不敢想象这个数据量有多么庞大,造成的后果会有多严重。

    黑客要这些信息干什么?

    电信诈骗?精准的网络钓鱼?

    甚至是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人身安全威胁?

    一想到那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可能因为信息泄露而被骗子盯上,校长就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心悸。

    这责任太重大了,他作为一校之长,如何向全体师生和家长交代?

    今天学校已经够乱了,女生跳楼、地下窝点...

    现在又来了黑客攻击?

    这一天天的,感觉自己不像是在当校长,像是在当师长!

    忙不完的案子和爆炸在等着他。

    无数个念头和最坏情况在校长脑中疯狂闪现。

    顾不上其他,赶紧挂断电话和赵队长打了声招呼就要回学校。

    赵队长得知情况,看了一眼现场已经被彻底控制,当即决定一起回学校。

    校长带着林远风驰电掣般赶回学校,直奔网络信息中心。

    此刻,中心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

    几名网警和技术专家,包括学校计算机系的顶尖教授。

    正围在几台高速运行的电脑前,眉头紧锁,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不断滚动着复杂的代码和数据流。

    “情况怎么样?”校长一进门就急切地问道。

    一名计算机教授抬起头,脸色难看地汇报:“对方非常狡猾!我们追踪到的IP地址经过十几层肉鸡跳转,最终指向境外多个无法追查的服务器。”

    “而且...我们发现被窃取的数据包,有少量已经被打包,正在通过加密通道流向...暗网的一个特定交易论坛!”

    “暗网?”赵队长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词意味着信息一旦流入,将如同石沉大海,几乎无法追回,并且可能被用于各种难以想象的犯罪活动。

    恐慌和无力感瞬间弥漫在每个人的心头。

    教授擦了擦额头的汗,疲惫又无奈:“对方的反追踪手段是顶级的,使用了动态加密和链路混淆技术。”

    “我们尝试了所有常规手段,甚至动用了一些高级渗透工具,但每次快要接近核心时,都会被引向死胡同或者伪造的节点。

    “时间不多了,一旦所有数据完成传输和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整个中心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氛。

    技术警员和教授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对手显然是个高手。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观察着屏幕的林远,突然开口:“教授,校长,能让我试试吗?”

    唰唰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林远身上。

    教授眼中带着怀疑,网警们也面露难色,这可不是学生的小打小闹。

    反倒是赵队长和校长异口同声的开口道:“好!!你来试试...”

    众人纷纷面露惊讶的神色。

    要知道,能坐在电脑前的,哪个不是计算机方面的高手。

    连他们都搞不定,现在却让一个年轻的学生来,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计算机系的教授倒还好,他们毕竟听说过林远的大名,没说什么。

    可技术警员面露不解的开口道:“赵队..这不是开玩笑的..万一操作不好..”

    “我知道!!”还不等他说完,赵队开口打断:“现在的问题是,你们也束手无策不是吗?”

    “既然如此...让他试试!!”

    技术警员思虑片刻看向林远:“你需要什么?”

    “一台性能好的电脑,还有对方入侵时留下的完整日志,以及你们追踪到的所有数据包样本。”林远言简意赅。

    设备迅速准备好。

    林远坐下,深吸一口气,双手放在键盘上,整个人的气质瞬间变了。

    他的方法,与在场的专家截然不同。

    专家们致力于追踪IP和破解加密,是在对方设定的迷宫里打转。

    而林远却首先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沙盒环境,将黑客入侵的完整过程像电影一样在沙盒里精确复盘。

    这不仅仅是在看代码,更是在分析黑客的行为逻辑和习惯。

    手指在键盘上舞动,快得带起了残影,代码如瀑布般滚动。

    通过数据筛选林远注意到,黑客在拖库时,并非盲目下载所有数据,而是优先查询学校17到21岁这个年龄段的男学生。

    这就很诡异了...

    为什么非要选择这个年龄段的?

    如果他是在找人,何必要把所有数据都偷走。

    可如果不是找人,为什么优先关注17到21岁的男学生?

    这个问题林远一时半会想不明白。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林远找到一个被忽略的小错误。

    在对方利用SQL注入攻击时,有一个极其微小非标准的字符编码习惯。

    就像之前老师写阅字一样,无意识的留下个人习惯。

    这个习惯在常见的黑客工具脚本中并不存在。

    林远立刻将这些碎片化的线索进行交叉比对。

    在一个极其隐蔽的,伪装成正常网络流量心跳包的数据包里,剥离出了一个经过多重加密的指令片段。

    随后通过指令片段的结构特征和发包时间规律,结合之前发现的个人习惯,进行了一次画像和地理信息关联分析。

    屏幕上,复杂的地图定位界面开始闪烁,最终,一个红点被牢牢锁定!

    “找到了!!”林远兴奋的叫了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