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被休后,每日情报助我熬过荒年 > 第180章 赵一木参兵

第180章 赵一木参兵

    听完。

    王氏和赵氏都被说动了。

    王氏点头:“槿娘,你说得也有道理,那行,咱们家先不买。”

    赵氏表示同意。

    见此。

    李木槿暗暗的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打消了她们卖粮食的念头了。

    李当归又道:“我今天去地里,听到好多村里人打算只留下四个月的口粮,剩下的粮食全部卖掉,我劝了几句,让他们至少留够半年吃的,他们都没听进去。”

    “我这心里一直觉得不安,待会儿吃了饭,我想去里正家里一趟,和里正聊聊这个事情。”

    李木槿惊讶的看着他。

    没想到,爹居然有这个念头,这是真心实意为村里人考虑,并且也是聪明的做法。

    李木槿表示了支持。

    “爹,四个月我也觉得太冒险了,万一下半年不下雨,粮食必定还要减产,到时候粮食肯定不够吃到第二年七月。”

    王氏和赵氏不理解为什么要吃力不讨好,但,也没说什么。

    吃过饭。

    李当归直接就出了门。

    李木槿心里好奇结果,但也没干等着,该干嘛干嘛。

    吃了饭带着平平和安安在院子里玩儿了一会儿,就带着两个小家伙回房睡觉了。

    两个小家伙一岁半了,口齿清晰了很多,已经可以说十个字以内的句子了,更是精力旺盛,学习了直立走路之后,每天都想着要走路。

    一家四个大人每天轮流带娃,加上家务、农活儿、养牲畜……真是沾床就睡。

    一觉醒来。

    李当归已经回来了。

    她没忍住,也不打算忍,直接就问:“爹,里正怎么说的?”

    李当归露出轻松的笑:“里正也觉得,这个天气不对劲儿,不能卖太多的粮食,还是囤够一年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他还很惊讶我去找他说这个事情,同时也觉得高兴,因为,他心里正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嘱咐村里人别卖太多粮食,我这一去,他顿时下定了决心。”

    李木槿又惊又喜:“是吗?”

    惊的是里正居然打算让村里人囤够一年的粮食,喜的是里正因为李当归的上门而下定决心要阻止村里人疯狂卖粮食的行为。

    她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赵里正真是有远见。红柿村能有这么一个里正,是所有红柿村人的福气。

    李当归又道:“里正还和我说,他家今年的粮食都不打算卖掉。”

    听到这里。

    李木槿震惊了。

    里正家里有一百亩土地,今年一亩收获二百八十斤,也有两万八千斤,去掉粮税,也还有两万斤左右。

    里正一家也才不到十口人。

    就是敞开了肚子吃,这么多粮食,十年也吃不完。

    他为什么不卖?

    里正心里是怎么想的?

    她搞不懂。

    并且,同一时间心里闪过无数念头……

    最后。

    她什么也没说,就仿佛,李当归只是随口说了一句不重要的闲话一样。

    李当归也并没有要李木槿回答什么,他就是单纯的表达了一点儿疑惑。

    ……

    当天晚上,里正便派人在村里敲锣打鼓,让每家出一个人,第二天一早去他家院子里商议要事。

    李木槿知道是什么事儿。

    他们家去的人自然是李当归。

    回来之后,也没有出乎意料,就是卖粮食的事情。

    里正很有想法。

    他没有一个人就说,而是提前找了四个村里年纪大、德高望重的老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大家留下一年,最少半年的粮食。

    这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你们说,里正说的有没有道理?咱们这粮食还卖吗?”

    “我觉得里正说的有道理,今年是歉年,万一下半年也不下雨,收上来的粮食会很少,现在都卖掉,也许后面自家的粮食都不够吃到第二年夏天。”

    “谁说不是?”

    “我家打算听里正的,里正自己都不卖粮食了,他家粮食几万斤都这么干了,我家这几亩地才值几个钱?”

    “我家也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保守一点儿得好。”

    “是啊~”

    “没错。”

    “我家打算留一年的,你们呢?”

    “我家打算留半年。”

    “我家打算留七个月的口粮。”

    “我家……”

    有人支持,自然也有人不以为意。

    陈二狗是村里有名的懒汉,和林狗子一家的情况不同,他家里是有地,但是他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就是不下地。

    当初。

    他父母带着四个孩子一起逃荒,最终只活下来了一个陈二狗,陈父和陈母对他是百依百顺,溺爱至极。

    这就把陈二狗养成了这种懒惰的性子。

    他家家境不算差,一家三口,有八亩地,可陈二狗不干活儿,都是老两口种地。

    他们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八亩地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多了,但也舍不得租出去,咬着牙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儿。

    今年,陈父和陈母硬是慢吞吞、咬牙挑水浇地,陈二狗一次忙都没帮。

    村里人都看不下去了,说了他几句。

    可是,陈二狗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陈父和陈母也不说他,随他去。

    大家也没法了。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