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屋内。
沈知音想了想,萧君临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怕苏婵静,他心爱的女人误会。
这世子还是很在乎自己姐妹的感觉的。
如今苏婵静相信萧君临的为人,她也帮萧君临打圆场,澄清误会了。
想到这,沈知音立刻恢复了那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双臂环胸,扬着下巴:
“好了,萧君临,刚刚在婵静面前我已经替你打过圆场了,她不会再生你的气。
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我们家的事,你应该也懂,该如何做吧?”
这态度,让萧君临愣了愣。
好家伙,不知情的还以为现在是我被你拿捏呢?
分不清大小王是吧?
萧君临发出一声嗤笑:
“满意?”
他一步步逼近,高大的身影带着强烈的压迫感,让沈知音心中警铃大作。
“沈知音,你真当老子,还是以前那个跟在苏婵静后面,摇尾乞怜的舔狗?
你三言两语打发一下,我就该感恩戴德了?
你以为你那点廉价的圆场,就能抵消你爹在城西金屋藏娇,生了个私生子的事”
沈知音被他逼得连连后退,直到后腰抵在了冰冷的桌沿上,退无可退。
她看着眼前这个气势凌人的男人,声音不自觉颤抖。
难道我想错了?
萧君临并没有那么在乎苏婵静?
还是说他在装?
沈知音试探道:“那……那你究竟想怎么样?”
“刚才你跪下来求我的时候,可是说的……想怎么样都行。”
萧君临做在太师椅上,漫不经心地喝着茶。
沈知音站在前面无从是好,越发抓不准这个闺蜜丈夫的脾气。
偏偏对方不知道哪里来的她家里情报。
导致她现在被牵制在这。
“萧君临,你有要求就提!我承认刚刚跟婵静设计你,是我们不对……但你也不能太过分!”
萧君临笑了笑。
万一他刚刚正被这两个女人拿捏了。
以后还得了,整个镇北王府,估计都成了她们来管了。
到时候去偏房睡的就是他萧君临,毕竟苏婵静新婚当晚就打算让他去偏房睡。
至于这个沈知音,也是半斤八两的坏。
“听说你们女孩子,都不会用自己的清白来冤枉人,所以我知道,你刚刚不是想冤枉我,而是想来真的。”
听完萧君临的话,沈知音顿时炸毛了,“你!你休想!追我的人从京都排到东海!我怎么可能跟你来真的!”
“不来真的?那你就是纯坏种了,也罢,你人品这么差,你爹又丑闻缠身,那我萧君临可要伸张正义了……”
眼看萧君临又要去找皇帝告状,沈知音当场慌了,“别!别去!我求你!”
她紧紧拉着萧君临的手,紧咬下唇,“除了身子不行……其他都行!”
“哦?”萧君临凑到她的耳边,“我记得,沈小姐乃是大夏琴甲,你对乐器,那是样样精通……不知……吹笛子会不会?”
“会!我会!”沈知音松了一口气,还以为萧君临有什么该死的要求。
原来只是让她吹笛子。
那岂不简单。
“好,那就有劳沈小姐了。”
“可是,这里没有笛子。”沈知音纳闷。
“有的,有的。”萧君临微笑。
……
门外。
偷听的苏婵静,只听到萧君临询问沈知音擅长音律一事。
接着便没了声音。
她心中愈发疑惑。
“萧君临怎么突然对音律感兴趣了?”
不过她也松了一口气,“还以为他们有什么事瞒着我,幸好只是探讨音律,也是……萧君临最近态度虽然变了,但肯定还是喜欢我的,怎么会跟别的女人纠缠不清,而且还是我的好姐妹,即便他愿意,知音也不会愿意的。”
苏婵静放心下来,眼看院子里还有一堆杂活等着她。
咬咬牙,苏婵静去看干活了。
……
一个时辰过去。
房间里一道音乐没出现。
“不错不错,沈小姐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京中有善口技者……”
面前,沈知音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也不知道是委屈,还是被呛着了。
“满意了吗……咳……满意了我们永远别再见!”
沈知音起身准备离开。
萧君临忽然捏住她那张梨花带雨的俏脸:“回去帮我带句话给你爹沈青山,朝堂沉浮,想要保住乌纱帽,今后,就从姜战那里割席,以我为首!”
“萧君临!你!”沈知音羞怒不已:“刚刚我都帮你做这种事了!你还想要挟我爹,你不要得寸进尺!”
萧君临冷笑依旧:
“只要尚书配合,我保他官运亨通,也保他那个独苗男丁平认祖归宗,要是不愿意……”
门外。
把活儿都干完,满身汗珠的苏婵静,突然听到里面的动静。
“奇怪,知音还没走?”
她心头一紧。
刚准备进来,就看到沈知音,失魂落魄地从里面冲了出来。
那张平日里骄傲美丽的脸上,此刻煞白如纸,双眼红肿失神,嘴唇更是异样的红艳,眼角挂着未干的泪痕。
她仿佛没有看到门口的苏婵静,踉踉跄跄地跑远了。
苏婵静心中大惊,立刻冲进房内,正看到萧君临用雪白丝帕,慢条斯理地擦拭裤子。
苏婵静秀眉紧锁,怒目质问,道:
“萧君临,你把知音怎么了?
你们在里面到底聊了什么,聊了这么久!为什么她会哭成那样?”
萧君临抬起头,瞥了她一眼,将那块丝帕随手扔掉。
“人家是大夏琴甲,我跟她聊天,当然是讨论音律。”
他一脸单纯地看着苏婵静,“干嘛,你也想探讨,你会吗?”
“我……”
苏婵静语塞,“我不会又怎样,你们会弹琴了不起呀!”
说罢气哄哄地走了。
萧君临懒得理会她。
沈知音的父亲是户部尚书沈青山,在朝堂算是第三梯度的权臣,有私生子这个秘密,加上跟沈知音的浅尝即止,沈青山算是被他拿捏了。
大夏王朝第一梯队,乃是皇权,唯皇帝一人。
再往下则是皇族,以九位皇子、后妃,捆绑的夺嫡争储阵容,姜战便是其中之一。
第三梯队便是权臣,以相国、国公为首,六部尚书,御史台为次,以及朝堂百官。
当然,朝堂归朝堂,在权力之上,还有真理。
比如北境百万镇北军,他们就是真理。
“单单有一个户部尚书还不够,若是能拿捏独孤相国……或许,我可以从独孤求瑕下手……”
……
萧君临盘算着的同时。
苏婵静那边,委屈巴巴,本想回娘家,却收到了一个消息。
“什么?我爹进宫面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