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嘎啦三国主公招揽降将的流程。
在我第一次问你归不归降的时候,你应该断然拒绝,表示不忘旧主,展示自己的忠贞不二,提升我对你的好感度。
然后我许给你高官厚禄,加官进爵,以显示自己招贤纳士,重视人才。
而你再度拒绝,请求赴死,表达视死如归的气节。
然后在我或是要杀你,或是要放你的最后一刻时,进行一次特殊的招募互动。
终于,你被我的诚意打动,表示愿意归降,我再欣然大喜,主动上前,亲自为你解开束缚,你匐地而拜,我将你搀扶起来,来一段君臣相知,如鱼得水的特殊招揽CG啊!
帐下,太史慈见吕布面露迟疑,嘴角微扬,带着几分了然:“温侯大人是觉得我投降太过干脆,不似真心归降?”
吕布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摆手:“那倒没有。子义愿意归顺,我自然欣喜非常。”
他顿了顿,斟酌着用词,“只是……”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案几边缘,“只是好奇,为何将军如此……果断?这其中可有什么缘由?”
太史慈坦然一笑,声音洪亮:“温侯既然问起,我便直言相告。”
他稍稍活动了下被缚得发麻的手腕,继续道:
“其一,我太史慈与孔北海并非君臣关系。我此番前来助阵,是看在孔北海昔日接济我母亲的恩情上。”
他的目光渐渐深远,仿佛回忆起往事:“当年孔北海在我母亲困顿之时施以援手,这份恩情,我太史慈一直铭记在心。”
“之后我一直寻找报答孔北海恩情的机会。”
“此前北海被围,我单骑突围求援,已报答了一次孔北海的恩情。”
“如今联军对战,我为报答恩情,从江东赶来陈留,为联军助阵。虽未能建功,但也在昨日乱军之中舍命护送孔北海突围,以至于力竭,被尔等擒获。”
太史慈抬起头,目光清澈:“我对孔北海的恩情,至此已经还清,不欠他什么了。大丈夫立于天地间,恩怨分明,既然恩情已还,自然可以另择明主。”
吕布听到太史慈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不由得站起身来,在帐中缓缓踱步。
不多时,他停下脚步,转身直视太史慈,有些好奇:“子义方才说可以另择明主。那依你之见,何以觉得我吕布就是明主?”
太史慈被缚的双手微微一动,朗声答道:
“温侯可知,我祖籍东莱,地处青州,与冀州仅一水之隔。两地百姓商旅往来频繁,消息最为灵通。”
他顿了顿,继续道:“自温侯大军占据河北以来,从南皮、平原等地过来的商旅百姓,每每谈及温侯治下的冀州,无不交口称赞。他们说温侯整顿吏治,惩治豪强,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太史慈的声音渐渐激昂:“当然,也有很多人传言董,吕如吃人恶鬼,治下民不聊生。”
“但我观之,这些说法,要么出自从未到过冀州的道听途说之徒,要么出自为富不仁,横行乡里的不义豪强。”
“两相对比,孰真孰假,一目了然。”
“温侯既是假暴虐,真仁义,如何算不上明主?这也是我愿意归降温侯的第二条理由。”
吕布嘴角微微上扬。
他现在很想开怀大笑,但不能笑,要绷住自己的表情,不能坏了人设。
另一边,太史慈话音并未停止,而是继续开口。
“除开上述两条后,还有其三。”
“昔日,孔文举被黄巾贼众围困时,我为报恩情,单枪匹马杀入城中助阵,之后,见城中守军不足,士气低落,又自告奋勇要突围求援。”
“然孔北海一则疑心我能力不足,难以突围求援,二则疑心我要投降黄巾,背弃于他。”
“所以,即便之后我与刘玄德兄弟解了北海之围,也未在孔文举帐下效力。”
“之后,我又去了扬州,投奔同郡的刘繇刘刺史,我在丹阳军营中,展露武艺,弓马射术,难有对手,然刘刺史亦未重用于我,只是让我做了一个巡哨的小兵。”
“但…即便刘刺史未曾重用于我,我也做好了一个巡哨兵的本分,没有过半分的偷闲渎职,扪心自问,我太史慈也不曾亏欠刘刺史。”
太史慈娓娓道来,虽然中气十足,但语气中一直隐隐带着几分怀才不遇的苦涩。
随即,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吕布:
“而今日,我与温侯会面,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温侯勇冠三军,号称无双飞将,哪怕是联军敌人,也都不得不承认,温侯乃是当今天下第一猛将。”
“而我太史慈,未曾立过什么不世之功,又在联军乱战中,被人擒拿,成了个被俘的败军之将。”
“即便如此,温侯非但没有轻视于我,反而见面第一句话就称赞我的勇武,对我以礼相待,好言劝降。”
太史慈的声音微微发颤,显然情绪激动:“这是我太史慈平生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才能被人赏识!”
“有此三条,我太史慈,岂有不为温侯效命之理?”
“哈哈哈哈!”
说到这里,吕布终于绷不住自己的表情,大笑起来。
他径直上前几步,亲自为太史慈解开了身上绳索。
“太史慈,见过主公!”
太史慈也不废话,直接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动作干脆利落,带着武人特有的干脆。
“子义快快请起!”吕布连忙上前扶起太史慈,“能得子义相助,实乃吕布之幸。”
吕布此刻的心情难以用激动来形容。
太史慈干脆利落的归顺于他,这不仅仅是招揽了一员猛将这么简单。
重要的是,这让吕布穿越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仁义道德的力量!
吕布实行仁义,多是出于身为现代穿越者的良知。
而今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人心所向!
吕布不由得回想起历史进程中的那个吕布。
那个只知逞匹夫之勇的吕布,虽然武力冠绝天下,难有敌手,最终却落得众叛亲离,被部下绑缚给曹操的下场。
而如今,他坚持以仁政治理领地,以诚心对待将士,如今,就连太史慈这样的当世名将也甘愿效忠于他。
这两相对比,其中的差距何止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