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出两根手指,“其一,可彰显对天子的尊崇,以显主公忠义报国之心;其二,若荀衍借三公之名,世家之势向主公提出什么非分之请,主公也好借天子之势从容应对。”
吕布目光在陈宫脸上停留片刻,嘴角微扬:“公台此言甚善。”
他转头对侍立在旁的亲兵吩咐,“让那荀休若在帐外等候片刻,派人速去行宫,恭请陛下。”
“喏!”
亲兵领命而去,帐中一时寂静。
吕布站起身,负手在帐中踱步,战靴踏在毡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陈宫与张辽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之色。
“文远,”吕布突然停下脚步,“你觉得这荀衍所为何来?”
张辽抱拳道:“末将以为,无非是来试探主公对世家的态度。”
陈宫点头附和:“文远将军所言极是。这些世家大族最是谨慎,每逢改朝换代,必先派人试探。”
吕布冷笑一声,手指轻轻摩挲着腰间的剑柄:“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好好看看,本侯是如何对待天子的。”
……
行宫内的偏殿中,烛火通明。
小皇帝刘协正趴在紫檀木食案前,一双眼睛瞪得溜圆,盯着面前琳琅满目的佳肴。
他左手抓着一只金黄流油的烤鸡腿,右手握着玉箸,正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着一块炙羊肉。
嘴角沾满了油渍和酱料,腮帮子鼓得老高。
“唔…这个好吃…”他含糊不清地嘟囔着,又伸手去够那盘清蒸鲈鱼。
自打被吕布接到这座行宫,他的伙食待遇简直天翻地覆。
刘协在曹操手下,一天到晚竟是些清粥寡水,肉汤都只是初见面才有。
而吕布这边,吕布坐拥河北,司隶之地,还有两都内不知道多少年积攒下来的粮仓,以及两次大破联军缴获的军粮,完全不愁吃的。
吕布直接大手一挥,给刘协伙食拉满,只要不浪费,刘协就算一个人能吃十个人的粮食,还能吃穷他不成?
而对于刘协来说,在吕布这边光是伙食就足以让他嘴角流下感动的泪水。
想起在曹操军中那些清汤寡水的日子,少年天子忍不住打了个饱嗝,满足地眯起眼睛。
正当他准备向一碟晶莹剔透的虾仁发起进攻时,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一名身着青色官服的侍从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躬身行礼:“陛下,温侯派人来传话。”
刘协头也不抬,含糊道:“什么事?”
侍从小心翼翼地回道:“陈留城内世家派来使者荀衍求见温侯,温侯特请陛下移驾军帐,一同会见。”
“唔?”
刘协终于抬起头,油乎乎的小脸上写满困惑。
他放下啃了一半的鸡腿,歪着头问道:“那个…谁去见温侯将军,这怎么还让朕去呢?”
侍从见皇帝满手油污,连忙递上温热的湿巾,恭敬解释道:
“陛下明鉴。昔日曹孟德虽口称奉迎天子,实则事事借陛下名义为自己牟利,何曾让陛下参与过军国大事的决断?”
他见小皇帝若有所思,继续道:
“而今温侯大人会见使者之前,特地派人来请陛下圣驾,这意味着温侯凡是军政要务,都希望让陛下知晓,请陛下圣裁。这正是温侯大人忠心大汉的体现啊!”
刘协擦手的动作突然顿住,稚嫩的脸上浮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凝重。
他回想起在曹操军中的日子:那些诸侯表面上跪拜称臣,背地里却将他视若傀儡;那些所谓的“奏请”,不过是一纸通知。
“你说得对…”小皇帝缓缓放下湿巾,声音带着几分哽咽,“曹孟德何曾真正让朕做过主?就连每日膳食,都要以‘节俭’为名克扣…”
他站起身,整了整有些凌乱的衣袍,小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朕这就去,绝不能辜负温侯将军的一片苦心。”
正要迈步,他突然想起什么,小心翼翼的将手中鸡腿放在自己碗里,然后转身看向侍从,指着食案上那半只鸡腿,郑重嘱咐:
“这个…给朕小心看管,一会儿回来还要接着吃。可不许偷吃!”
侍从忍俊不禁,连忙躬身应道:
“臣遵旨,定当为陛下好生看管。”
刘协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迈着还有些稚嫩的步伐向殿外走去。
走到门口时,他又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那满桌佳肴,咽了咽口水,这才依依不舍地转身离去。
……
两刻半钟后。
西凉帅帐。
刘协端坐在主位之上,虽然身形尚显稚嫩,但已经努力挺直腰板,摆出天子的威仪。
吕布侍立在他身侧,玄甲在烛光下泛着幽光。
张辽、陈宫等文武分列两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刚刚入帐的使者身上。
荀衍在西凉兵的引领下缓步走进,他身着青色深衣,头戴进贤冠,举止从容不迫。
他的目光先是在帐中扫过,最后落在主位的少年天子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整了整衣冠,郑重行礼:
“臣荀衍,拜见陛下,拜见温侯。”
刘协微微抬手,声音尚带稚气,却已学着天子的腔调:
“平身。”
他侧头看了眼吕布,继续说道:
“陈留城内军政要务,朕已全权交由温侯将军处置。你此来所为何事,直接与温侯将军说便是。”
“谨尊陛下之令。”
荀衍再拜,起身后,他转向吕布拱手:
“温侯大人,在下此来,一是恭贺大人迎回圣驾,平定陈留;二是代荀氏一族及陈留各大世家,略备薄礼,以表心意,还望陛下与温侯笑纳。”
说着,荀衍从袖中取出一份礼单。
吕布抬手示意西凉兵取来给自己,扫了几眼。
说是薄礼,但荀衍的礼单上面,金银器皿、上好锦缎、古籍竹简等名贵之物数不胜数,极尽奢华。
不过吕布对这些东西没什么兴趣,他看了几眼之后,直接将礼单给了小皇帝刘协。
接着,吕布望向荀衍,上下打量他一番:
“我记得那曹孟德麾下,有谋臣荀文若、荀公达二人,他们与你是什么关系?”
闻言,荀衍不慌不忙地答道:“回温侯,文若正是在下的亲弟弟,家中排行老五。”
“公达虽年纪尚轻,按族中辈分却是我的堂叔。”
说罢,荀衍稍稍停顿,语气转为坚定:“不过请温侯明鉴,他二人为曹孟德效力,并不代表我荀氏一族的立场。”
他向前一步,声音清晰而有力:“在下此来,正是代表陈留各大世家,向陛下和温侯表明归顺之意,我等世家一直心向朝廷,绝无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