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金山卫外海,日军第十军旗舰“出云号”。海面并不平静,灰色的波涛起伏。庞大的日军登陆舰队,包括运输舰、登陆艇以及提供火力掩护的巡洋舰、驱逐舰,如同密集成群的钢铁巨兽,在海面上排列出攻击阵型。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站在“出云号”高大的舰桥上,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那条模糊的海岸线。他的脸上带着一种猎人即将收网前的自信与冷酷。
“将军,第一波登陆部队——第6师团第36旅团已全部换乘完毕,登陆艇准备就绪。第18师团、第114师团依次跟进。”参谋长田道盛武少将在一旁恭敬地汇报,语气中同样难掩兴奋。
柳川平助满意地点点头,放下望远镜:“吆西!支那军统帅部果然如我们所料,将主力完全集中于上海市区。金山卫……他们在这里只有象征性的警戒部队。只要我第十军成功登陆,挥师北上,淞沪地区的七十万支那军主力,就将陷入我帝国军队的铁壁合围之中!这将是一场载入史册的胜利!”
“根据最新情报,支那军似乎已察觉到我方意图,正在仓促向西撤退。”田道盛武补充道,“不过,在昆山一带,出现了一支番号为259旅的部队,其指挥官确认是李宇轩之子,李念安。这支部队似乎在积极构筑工事。”
“李念安……”柳川平助沉吟道,这个名字他已经在战报上见过多次,“就是那个在罗店,让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都感到棘手的年轻支那将领?”
“是的,将军。此人用兵狡黠,善于防守和逆袭,其部队战斗意志也较为顽强。不得不防。”
柳川平助冷笑一声,带着一丝轻蔑:“一个凭借父辈荫庇和些许小聪明的毛头小子,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伎俩都是徒劳!我十万精锐,携雷霆万钧之势登陆,岂是他一个旅能阻挡的?命令各登陆部队,按原计划,全速前进!登陆后,第6师团主力立即向嘉兴、昆山方向迅猛穿插,不得迟疑!”
“哈依!”
11月5日凌晨,金山卫滩头。天色未明,震耳欲聋的舰炮齐射拉开了登陆的序幕。日军舰队的重炮将海岸线附近疑似有华夏军队驻扎的区域炸成一片火海。随后,密密麻麻的登陆艇如同嗜血的鲨群,冲破波涛,冲向预定的滩头。
第6师团第36旅团的士兵们,嚎叫着跳下登陆艇,涉过齐腰深的海水,冲向沙滩。预想中的激烈抵抗并未出现,只有零星的、仓促的步枪射击声,很快就被日军的火力压制下去。
“太顺利了……”在第6师团司令部所在的指挥艇上,师团长谷寿夫中将举着望远镜,看着几乎如入无人之境般涌上滩头的部队,眉头反而微微皱起,喃喃自语,“支那军……难道真的如此愚蠢,对此处毫无防备?”
很快,先头部队传来消息:登陆场周边只发现少量支那军地方保安部队的哨位,稍一接触即溃散,未发现主力部队构筑的坚固防御工事。
谷寿夫心中的一丝疑虑稍减,但多年的军事经验让他仍保持着警惕。“命令部队,不要停留!立即按预定路线,向张堰、亭林方向快速推进!第13联队为左翼,第47联队为右翼,齐头并进,目标——尽快切断沪杭铁路!我们要在支那军主力完全反应过来,建立起有效防线之前,完成合围!”
日军登陆部队初期的推进速度极快,几乎是以行军姿态在向前开进。他们的嚣张气焰也随之高涨,认为华夏军队已经彻底丧胆。
然而,当第13联队的先头中队推进至张堰镇外围,一条看似平静的河流拐弯处时,异变陡生!
“哒哒哒哒——!”“砰!砰!砰!”
密集如爆豆般的机枪射击声突然从河对岸一片看似废弃的民居和芦苇丛中响起!至少四挺民二十四式重机枪和十几挺捷克式轻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网,像一把无形的镰刀,瞬间将冲在最前面的两排日军士兵扫倒!子弹打在青石板路和泥土上,溅起密集的烟尘。
几乎是同时,几声沉闷的炮响传来,几发81毫米迫击炮弹精准地落在了日军试图展开战斗队形的区域,爆炸掀起的泥土和残肢断臂四处飞溅。
“敌袭!隐蔽!找掩护!”日军中队长声嘶力竭地吼叫着,狼狈地趴倒在路边的水沟里。
“报告联队长!前方发现支那军坚固阵地!火力非常猛烈!”通讯兵冒着弹雨,向后方报告。
“是哪支部队?!”在后方的第13联队长冈本保之大佐又惊又怒。
很快,前方士兵在弹雨中隐约看到了对方阵地上竖起的、虽然残破但依旧飘扬的军旗,以及一些工事上用白灰写下的醒目大字。
翻译颤颤巍巍的说道:“旗帜…是青天白日满地红!阵地上写着…“259旅”,还有‘誓与昆山共存亡’!”
“259旅!李念安!”冈本保之咬牙切齿,“果然是他!命令炮兵中队,立即定位敌军火力点,给我轰平他们!第一大队,从侧翼迂回,找到他们的薄弱点!”
日军的反应不可谓不快,训练有素的步兵迅速利用地形地物匍匐前进,或寻找掩体,与对岸的华夏军队展开对射。炮兵观测员也开始试图定位259旅的火力点。
但李念安布置的这第一道阻击线,极其刁钻。阵地依托河汊水网,正面狭窄,火力点经过精心伪装,且多为半地下工事,日军仓促间的炮火覆盖效果有限。而试图迂回的日军,则发现自己陷入了更复杂的水网稻田之中,行动迟缓,还不时触发埋设的诡雷和竹签阵。
战斗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残酷的胶着。日军惊讶地发现,对面这支华夏军队,不仅火力配备强于一般部队,而且士兵射击精准,战术动作娴熟,更重要的是,其抵抗意志异常顽强,丝毫没有因为日军大军压境而显现怯懦。
谷寿夫在得知前锋受阻,且对手又是老冤家李念安时,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命令第47联队,加强攻势!通知航空兵,请求战术指导!我倒要看看,这个李念安,能在我第6师团的铁蹄下,支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