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顾明礼一脸坚定地看向自己的奶奶,郑重其事地说道:“奶奶,我娘生我养我,我绝对不会让你卖掉我的娘亲。今日若要分家,那便分吧,但我每月最多只能给你二百文铜钱,再多一分我也拿不出来了。”
听到这话,一旁的崔氏顿时愣住了,她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的儿子,满脸都是难以置信和心疼之色。然后,她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轻轻拉住了顾明礼的胳膊,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眼眶,声音哽咽着说:“我的儿啊!咱家从哪里能凑出这二百文铜钱呢?你年纪尚小,又如何承受得起这般压力呀……”
这时周围有些村民听见吵声就都围过来看热闹,挨着的邻居大概了解是咋回事,自从顾大勇没了后,顾三婶天天骂崔氏,大家伙都听得见,今天这又开始吵架,闹分家。
有人了解是咋回事后,就说道:“顾三婶,你这也太黑了吧!你咋能要一个月一两银子呢!你家大勇在的时候一个月挣到一两银子了吗?你现在张嘴向人家孤儿寡母要这么多的银子,你的心也太黑了吧!”
另一个村民也在一旁说:“就是啊,这老太太咋想的呢!就是一个大男人一个月也挣不来一两银子啊!更何况还是一个孩子呢!况且就是挣来那人家母子不吃不喝吗?”
顾三婶见周围的人都在向着崔氏说话,这火气就噌蹭的直冒,双手叉腰骂道:“你们这些长舌妇,我们家的事与你们何干,用的着你们在这指手画脚的吗?”
站在旁边的村长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他暗自思忖道:“这顾三婶简直就是在故意刁难崔氏嘛!人家连亲生儿子都已经不在人世了,难道她还有脸向崔氏索要钱财不成?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真是世间罕见呐!”
村长快步走到顾三婶面前,眉头紧皱,满脸严肃地说道:“顾老三家的,你也别太过分了。崔氏孤儿寡母的,日子本就艰难。如今明礼这孩子肯每月给你二百文,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顾三婶一听,立刻跳了起来,双手叉腰,扯着嗓子喊道:“二百文?这点钱够干什么的?我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现在他没了,我以后靠谁去?不行,至少得五百文!”
顾明礼咬了咬牙,眼神坚定地说:“奶奶,二百文已经是我的极限了。我会努力干活,以后日子会慢慢好起来,到时有银子了我会多给你一些的,但现在我真拿不出更多。”
崔氏也强忍着泪水,拉着顾明礼的手,对顾三婶说道:“娘,你就体谅体谅我们吧。”
顾三婶依旧不依不饶,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顾三婶太贪心了,人家孤儿寡母也不容易。”
就在这时顾三叔在屋里拿着一根烟袋走出来,看着围着的众人,清清嗓子说:“都散了吧!这我们的家事,我们怎么处理与你们无关。”
顾明礼见自己爷爷原来在家,看来奶奶要卖了娘亲的事爷爷是知道的,还有刚刚提分家奶奶要银子爷爷也都听的见,只是没有出来阻挠罢了,看来爷爷和奶奶的想法是一样的。
顾明礼看向爷爷,说道:“爷爷,你也同意奶奶说的吗?”
顾三叔的脸上看不出表情,看样子也是站在自己老伴那一边的。
顾明礼小小年纪此时内心愤怒又悲凉,这些天他跟着娘亲辛苦劳作,深知生活的艰难,可爷爷奶奶却如此狠心。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猛地提高音量,对着面前的两个人喊道:“爷爷、奶奶,如果你们真的可以这样无视亲情,那么这个家就分定了!告诉你们,我跟我娘根本没办法一个月给你们五百文钱,最多也就只能勉强拿出两百文而已,要是奶奶你仍然坚持不肯让步,那我们也没别的办法了,恐怕只好一起跑到县衙门口去打官司了。”
听到这话,原本还想要继续破口大骂一通的顾三婶顿时愣住了,她刚要张开嘴巴反驳几句时,却突然感觉到一只大手紧紧地抓住了自己的胳膊。
原来是一旁的顾三叔及时出手拦住了她,并示意她不要再说了。此刻的顾三叔正默默地凝视着眼前的顾明礼,眼神里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尽管内心十分纠结,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保持沉默,并未再多说一句话。
看到顾三叔居然也是这般态度后,站在旁边一直观察情况的村长忍不住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对顾三叔说道:“唉,我说顾老三啊,你们也别得寸进尺了!毕竟人家小娃娃能主动提出每个月都固定付给你们二百文钱作为生活费,其实已经相当不错喽!而且据我所知呢,咱们夏国好像并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孙子来赡养祖父母的,所以呀,你们最好还是见好就收吧……”
围观的群众也是指指点点,这时赵嫂子刚好路过,就大声喊道“顾三婶,你儿子没有了,你就这样欺负这孤儿寡母的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顾三婶听了这话,望向赵铁柱媳妇,就骂道:“你个小老婆,我们家的事还轮不到你在这说啥呢!你要是看她们可怜,领你家去啊!”
赵嫂子可不是省油的灯,听了顾三婶的话,怒怼回去“她们又不姓赵,我为啥要领回我家,那顾明礼可是你家孙子,你这做奶的都不要了,你是咋想的,你就不怕你儿子半夜找你。”
顾三叔听了大家的话,觉得在闹下去恐怕丢人的只能是自己和老板老伴了,于是就说:“都别吵了,这家必须要分,就按之前说的,家里的东西什么都没有你们的,只把你们自己的衣服和铺盖给你们,你们一个月给我们两个老的二百文钱就成 ”
顾明礼见爷爷终于答应了自己,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至于不给自己和娘东西,他不怕,他可以去挣,只要和娘在一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