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媚甩开那些复杂的想法便收拾东西回家去。
电梯门“叮”地一声打开,苏媚刚迈出脚步,就看见商骁靠在自家门口。他难得换下了笔挺的正装,穿了件浅灰色家居服,领口松垮,少了几分凌厉,多了些居家的松弛感,却依旧挡不住周身的气场。
苏媚愣了愣,连日奔波于老家和片场,她脸上难掩疲惫。商骁的目光落在她眼底的青黑上,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玩味的试探:“怎么,知道我是商骁后,就不把我当好邻居了?”
这阵子苏媚回老家陪奶奶,回来后又一头扎进工作,两人总在电梯或楼道里错开,商骁难免觉得,她是在刻意躲着自己。
“没有。”苏媚回过神,扯出一抹淡笑,语气诚恳,“当然还是好邻居。”她掏出钥匙,侧身让了让,“怎么了?有事吗?”
“把你的《微光向暖》计划书给我看看。”商骁直截了当,没有多余的铺垫。
苏媚彻底愣住了,几秒后才反应过来,连忙打开门:“先进来吧。”她把包放在玄关,从里面翻出那份被好几家投资方退回的计划书,心里满是疑惑——众星娱乐手握无数大制作资源,怎么会看上她这个小成本现实题材项目?
商骁在沙发上坐下,接过计划书翻看起来,指尖划过纸张的动作沉稳,目光专注。苏媚坐在一旁,看着他的侧脸,忍不住暗自思忖:按行业惯例,他们这种头部公司,要么押注S+级流量项目,要么扶持名导力作,确实不会对这种没流量、没大卡司的小项目多看一眼。
没等她多想,商骁已经翻完了最后一页,合上计划书放在茶几上,语气干脆:“如果是这样,那我不会投。”
苏媚的心沉了一下,却还是忍不住直接问:“为什么,是剧本本身有问题吗?”
“剧本没问题。”商骁抬眼,目光锐利如鹰,直击核心,“故事内核够扎实,女性救赎的主题也贴合当下市场情绪,但这份计划书,太‘朴素’了,完全没抓住投资人的眼球。”
他指尖点在计划书的市场分析页:“你只罗列了同类题材的过往票房,却没做差异化拆解——现在现实题材扎堆,《微光向暖》的‘救赎’不是新点,你得说清,它和《我的姐姐》的亲情救赎、《找到你》的母爱救赎有什么本质区别?是聚焦职场女性的隐性困境,还是原生家庭的和解?这个核心差异点,你藏得太深了。”
“还有制作预算部分。”商骁翻到预算表,语气专业且犀利,“你把宣发费用压到了总预算的15%,这在当下的市场里几乎是自杀式操作。现实题材不靠话题发酵,很难破圈,你得明确宣发的核心渠道——是绑定女性情感KOL做提前点映,还是联动公益组织做主题传播?空泛的‘线上线下结合’,打动不了任何投资人。”
他顿了顿,看向满脸惊讶的苏媚,继续说道:“你忽略了‘风险对冲’方案。小成本项目最怕的是口碑扑街或排片被挤压,你没写备选发行路径——比如流媒体保底合作、分线发行的可能性,也没提如何用剧本的社会价值争取艺术院线支持。投资人看的不是‘我能赚多少’,而是‘我亏的概率有多低’。”
最后,商骁抛出问题,眼神带着引导:“苏媚,你入行这么久,该清楚——好剧本是根基,但计划书是敲门砖。你现在的文件,像给同行看的创作阐述,而不是给投资人看的商业方案。你得想明白,除了‘故事好’,你能给投资人提供什么确定性?是可控的成本回收周期,还是可预期的话题热度?”
这番话直击要害,没有半点虚言,全是基于当下影视行业的现实痛点——当前资本收缩,投资人更看重“确定性”,小项目若不能在计划书中展现清晰的商业逻辑,再扎实的剧本也难获得青睐。
苏媚坐在原地,脑子里像被重锤敲了一下,之前被撤资的困惑、对计划书的迷茫,瞬间有了清晰的方向。她看着商骁,眼底闪过一丝亮意,原本疲惫的神色也褪去了大半。
商骁的一番话,让苏媚豁然开朗。她之前满脑子都是打磨剧本、推进拍摄,竟完全忽略了这些商业层面的核心逻辑,此刻回想起来,只觉得自己之前的思路太过局限。
她忍不住在心里感叹,商骁不愧是年纪轻轻就执掌众星娱乐、稳坐商家掌舵人之位的人,眼光毒辣又精准,几句话就戳破了计划书的致命短板,这份对行业的洞察力和专业度,确实远超常人。
更让她意外的是,向来惜字如金、传闻中冷漠寡言的商骁,竟然会为了她这个小项目说这么多,每一句都切中要害,没有半分敷衍。
苏媚不知道的是,商骁早就等着她主动找上门求助——毕竟上次已经暗示过可以帮忙,可她却半点动静没有,只顾着自己硬扛,完全没想到求助这个好“邻居”兼众星娱乐的老板。实在等不及,他才主动找了上来。
“苏媚,你是不懂资源利用吗?”商骁看着她恍然大悟的样子,语气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调侃,眼底却藏着一丝笃定。
这句话像一记警钟,让苏媚瞬间回过神来。对啊,商骁就在自己面前!他不仅是手握顶级影视资源的资本方,更是对行业规则、市场逻辑了如指掌的专家。
就算他不投资《微光向暖》,凭借他的经验和视野,随便点拨几句,都比她自己瞎琢磨、被投资方来回拒绝要强得多,他本身就是一个能给她带来巨大帮助的“资源”。
想通这一点,苏媚脸上的迷茫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真切的认可与一丝不好意思:“确实是我之前想得太片面了,多谢商总指点,受益匪浅。”
商骁看着她眼底亮起来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带着几分了然。
苏媚定了定神,语气诚恳又带着几分试探:“商总,如果您不嫌弃,以后在这些方面,还请您多多指教。”她此刻已经放下了之前的刻意疏离,只想抓住眼前这个难得的机会。
“可以。”商骁勾了勾唇角,笑意比刚才更深了些,语气却依旧沉稳,“等你把商业计划书改好,直接来众星娱乐找我。”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炸得苏媚愣在原地。她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商骁这是愿意投资?!
巨大的惊喜扑面而来,她压在心底的石头瞬间落了地。《微光向暖》现在最缺的就是起步资金,只要有了这笔投资,项目就能重新启动。而有众星娱乐这个行业巨头背书,不仅后续的宣发资源能得到保障,也能吸引更多优质团队加入。
这部电影能不能打响名气,她和沈冰的影视梦想能不能迈出关键一步,她心心念念的“微光”品牌能不能站稳脚跟,全看这一举了。只要后期宣发到位,剧情能真正打动观众,就没有理由不被市场认可。
“谢谢商总!”苏媚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眼底闪着泪光。
商骁看着她失态的样子,眼底的柔和更甚,又补充了几句建设性的意见,语气专业且长远:“你想创立自己的影视品牌,拍自己想拍的东西,这个方向没错。但不要局限于单一题材,《微光向暖》之后,可以尝试做‘现实题材+’的系列化布局——比如现实+悬疑、现实+成长,形成品牌标签。”
“另外,要尽早搭建自己的创作团队,绑定优质编剧和新人导演,签长期合作协议,这样才能保证内容输出的稳定性。”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品牌初期可以和众星娱乐做联合出品,利用我们的发行渠道和资源背书,等你的品牌有了知名度和口碑,再独立运作,风险会小很多。”
这些话句句都说到了苏媚的心坎里,既考虑到了当下的项目推进,又为她的长远规划指明了方向。她认真地听着,不住点头,心里对商骁的敬佩又多了几分——他不仅愿意伸手相助,还愿意为她的未来铺路,这份格局,确实让人折服。
苏媚按捺住心头的激动,很快冷静下来,抬眼看向商骁,语气坦诚:“商总,和众星娱乐联合出品,总该有条件吧?这世上哪有白捡的便宜。”
她在圈子里摸爬滚打十年,太清楚资本的规则——没有无缘无故的扶持,所有的资源倾斜背后,都藏着等价交换。众星娱乐手握顶级发行渠道和品牌背书,这份助力太过珍贵,她不敢轻信“免费”。
商骁看着她眼底的审慎,指尖轻轻敲击着茶几,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条件自然有。”
他顿了顿,语气不疾不徐,带着商业谈判的精准,却无压迫感:“第一,《微光向暖》的发行权归众星娱乐独家运作,宣发预算我来追加,具体到时拟定合同。”
“第二,你的影视品牌成立后,未来三年内,优先向众星娱乐开放两个项目的联合出品权,我们不干涉创作,只提供资金和渠道支持,分账比例另行协商。”
“第三,”商骁抬眼,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真,“不用你做任何超出行业规则的妥协,也不用依附谁。我投的是你们的剧本、你的能力,还有你做原创影视的决心——众星娱乐需要优质的内容补充,而你需要一个跳板,我们是互相成就,不是谁施舍谁。”
这番话既清晰又坦荡,没有暗藏的陷阱,也没有苛刻的附加条件,完全是基于双方需求的平等合作。苏媚愣住了,她预想过各种可能——让渡部分版权、接受创作干预,甚至绑定长期合约,却没想过条件会如此公允。
商骁看着她惊讶的神色,补充道:“我做投资从不吃亏,但也不占不该占的便宜。你值得这个机会,而众星娱乐也能从优质内容里获利,这才是长久的合作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