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武人并不在意王朝更替,同为汉家王朝,改朝换代并非亡族灭种。
至于异族,则又有不同。
国亡于内,不过是新旧秩序更迭。
国亡于外,整个种族都将沦为下等!
正因二者区别,扶汉杀倭,才是大义!
林镇南借大义倒逼大越江湖,无疑是一招妙手。
江湖门派,除少量臭名昭著者外,多受限于名声义气,若对大义加身的林家出手,一派声名,也将毁于一旦!
不说主动回护林家,至少也不会太过。
林青此刻,全然明白了父亲的一片苦心。
“倭寇实力不弱,父亲在君山上,千万小心。”
他如此说道。
没有说什么将林家搬来此地的幼稚言语。
那样做非但辜负林镇南心意,半途安危,都难以预料。
毕竟当下,杀倭扶汉的声音,都尚且没有那么响亮。
不出南平府,林家尚且安全,林镇南也更能全心促成此事。
林镇南拍了拍林青肩膀,笑道:
“为父也不全为了自家。”
“昔年北地沦陷于故人之手,汉家难逃,倚仗大江天险方得保全。北方诸地,沦丧凡百二十年方才收复!”
“彼时彼刻,那些异族将我汉人视若牛羊!肆意杀戮,更有甚者,为食为肥!倭寇较之羌胡,有过之而无不及!为父扯旗聚义,何尝不是为了江左汉民?”
林青默然,那一段历史,他也曾见于书籍。
闻听于口耳。
那是一个类似于前世历史上,五胡乱华的时代。
衣冠南渡,北地失陷。
羌胡肆虐,牧汉民如牛羊,分人为四等,汉民在第五等,不当人视……
到一百多年后,北面失地,才被大周光复。
大周传国二百余年,齐国代之。
至今四十余年,是以正值鼎盛。
至于大越,虽偏安江左三百余年,然衣冠南渡之痛,北地沦陷之耻,汉民血仇之深。
至今犹未敢忘。
越人视齐国汉民,犹疑血统不纯,偏激者更斥之为蛮汉。
以江南之地汉人为正统。
岂可令倭人入主?
是以,扶汉杀倭,大义所彰。
只是倭寇实力非弱,林镇南要为此事,也不啻于刀口舔血。
否则,事若轻易可以成全,千年百年间,怎不见他人为之?
林镇南知晓儿子担忧,却是豁达笑道:
“不入宗师,人活百年,终是一死。”
“等死,死义可乎?”
“况此举还能解家中危局,已有不得不为的理由了!”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又道:
“如今所需,也就是取得两匪勾结倭寇之实证,将倭人欲侵江左之心公之于众。则义旗不落,家中可得安寝。”
“不过此处却不需你来出力,一家之中,有一人效死则可,保族也要保家!”
“你下午便下山去,回转南平吧!我很担忧你母亲。”
林青却摇摇头道:
“父亲,且容孩儿住上几日。”
“今孩儿修行,又有长进,体内灵气,较之当初充盈许多。”
“南平府有孟叔父在,白鹤观陈道长如今押镖也当回转,母亲安危暂时应当无虞!我以灵气为父亲滋养身体之后,再回家中!”
林镇南听罢,知晓这是儿子一片孝心,便也不再拒绝。
况且,灵气养身,确实并非无用之功。
他自己能够体会到其中好处。
左右不过几日而已,没有拒绝的必要。
他也不过是劝林青早日离开这是非之地而已。
当夜,林青前半夜为林镇南温养身体,后半夜则回房调息。
“灵气养身,作用虽缓,好处却也总算可见,上一次为父亲祛除体内暗伤,未尽之功,这一番,可以成矣!”
林青心中实在欣喜,因为切实的感觉到了自己父亲身体的变化。
上一次在家中,相聚时间太短,他还多在习练先天罡气。
温养身体,不过一夜而已。
且那时候灵气储量不足,一夜之功,尚且不及如今半夜。
他心中估算,再有三五夜,自己父亲体内的陈年暗伤,便可以尽祛。
再有,灵气还有提升资质之用,此白鹤观历代之实践。
如今两次温养下来,林青已经看出一丝端倪。
灵气入体,驱人体之浊气,成无垢之身躯。
炼气习武,皆可事半功倍。
只是林镇南体内,终究无有灵根。
不过,林青主动以灵气为他温养一夜,效果可堪比李浩然修行一二年。
白鹤观功法虽能接引灵气,但效率委实不高。
以林青炼气六层的灵气总量,送给李浩然吸收,都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吸收殆尽。
只是以灵气入无灵根之人身躯,譬如以灵气灌注凡物之中,损耗不可忽视。
效率随之降低。
一夜温养,虽堪比李浩然之一年,可要成无垢之体,也非朝夕之功。
只能日积月累。
白鹤观传承至今,也未见得有身怀无垢之体的武者。
只是数十年如一日,接引天地正气,积涓滴而成江海,累尘沙而起山丘!
终有所成。
否则,虎榜前十,白鹤观也不能占据三人!
没错,白鹤观中,还有一位弟子,排在虎榜第十!
这拔群之姿,正赖二三十年接引灵气而已!
若非是牺牲了一定战力,再加上白鹤观一直兴盛强大,只怕传承之法,也早有人图谋了。
“修炼!”
林青在榻上盘坐,这一刻只觉得:世上无难事,只要灵气多!
与此同时,一个想法,也在他的心中悄然滋生……
又三日,林青接连为林镇南滋养身体,终于将其体内暗伤,尽数抚平!
林镇南活动身体,只觉得浑身舒泰,身体之中,从前时常萦绕的酸胀微痛之感,竟然尽数消退。
这让他不由得发出畅快笑声。
“是天让我得此麟儿!青儿,有你,是我家之福啊!”
林青被夸的脸红,颇觉不好意思。
又听林镇南道:
“如今功成,我儿该早些身退了!明日用过早饭,便下山回家去吧!”
这一次,林青也没再拒绝,只点了点头。
离别在即,父子二人难免多说几句。
到子时末,林镇南正要叫林青回房歇息,忽然门外传来朱赤龙的声音:
“帮主!有弟兄探得了一处倭寇水寨!想是海中补给之所!”
“我即带弟兄们去捣毁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