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书在听到胯下二两肉的时候,整个人都震惊的瞪大了眼睛,怪不得郑和丰要死要活呢。
原来是伤到了那里,在古代其实还好,有专门的职业。
她想着,用手攥成了拳头,放在嘴边清咳了一声道:“那个郑二伯,你这也不是大问题,只是少了个物件,宫里像你这样的人很多,你担心什么呢?”
“万一成为了太监总管,不是还能光宗耀祖吗?”
她话都没有说完,就被里正一个眼神给制止了,这样的光宗耀祖他可不想要。
只是小丫说的话也对,最少不会让郑老二觉得自己是个废人。
郑和丰显然是听进去了,他朝着郑清书看了一眼,脸上的神色有些复杂。
他真的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吗?
入宫的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或许真的是他最后一条路了。
郑和宇带着许太医走了进来,他看到已经清醒过来的郑和丰,面色顿时一喜,对着许太医催促道:“许太医劳烦你帮忙看看我二弟的身体还有没有可能恢复。”
郑和丰小时候就喜欢上蹿下跳,后来去当兵,结果人还没有什么功绩,就伤了根本。
他才二十六,一直想着当将军,到现在都没有成家,结果却成了这个样子。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的叹息了一声。
许太医往前走了两步,视线就落在了郑清书的身上,对着她道:“郑家丫头,我要给他看伤势,你还不赶紧的出去?”
郑清书朝着许太医看了一眼,抬脚朝着外面走去。
等出去之后,郑和宇的夫人曾氏也跟着走了出来,她对着郑清书微微行礼道:“今天多谢你了。要不是你出手的及时,二郎怕是没命了。”
曾氏和郑和宇成婚的时间比较久,加上那个时候里正比较忙,郑和丰几乎就是曾氏带大的。
现在看着他这个模样,她心如刀绞,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断胳膊断腿,还是个男人,那个地方伤了,人就不全了。
只是二郎自小学武,那么要强的一个人,真的入宫他受得了吗?
越想她越是难受,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
郑清书看着曾氏这个模样,有心安慰她几句,只是一想到郑和丰的身体,又觉得什么安慰都是徒劳,到最后只能道:“伯母还是放宽心才好,人最少还是活着的。”
“要是死了,才是什么都没有了。”
许太医提着药箱从里面走了出来,他转头看着郑和宇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道:“郑大人,郑二郎的身体实在是无力回天,现在想要保住性命,最好是去宫里请一位师傅过来。”
“他们对这种事情比较熟悉。”
许太医没有说是什么师傅,但是郑和宇却知道郑和丰的身体怕是没办法恢复正常了。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保住性命。
郑清书听着俩人的话,朝着里面看了一眼,对着郑和宇道:“郑伯伯,玉佩你先拿着,有什么事情就去国公府找我。我还有事情就先回去了。”
郑家的事情她也不过多的参与,毕竟她和郑和丰、郑和宇也只是见了一面。
就是心里记着里正的好,也没办法在人家的家事上指手画脚。
郑和宇点头,有些感激的道:“今天多谢你了。”
“等二郎的身体好起来,咱们再话家常。”
郑清书笑着摆了摆手,抬脚朝着外面走去。
钱嬷嬷跟在她的身后,对着她道:“大姑娘,你今天不该出手的,要是今天的事情传出去,您的名声就坏了。”
郑清书脚下的步子不停,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嬷嬷,那是一条人命。”
她说完俩人朝着外面走去。
风悄悄的吹过,带着刺骨的寒意,在这一刻,仿佛又多了一份温暖人心的热气。
钱嬷嬷看着郑清书的侧脸,看着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为她镀了一层金光,好半晌才念念自语道:“是啊,那是一条人命。”
从郑家出来,郑清书和钱嬷嬷俩人直接去了老陈的面摊,已经过去饭点,这个时候面摊跟前却还是站满了人。
老陈在看到郑清书的瞬间,双眸变得明亮了起来,他胳膊夹着拐杖迎了过来,热情的道:“我还以为大姑娘不过来了呢,正和几个老伙计商量着,让他们先回去等消息呢。”
郑清书笑着解释道:“出来的时候遇到了一些事,这才来迟了。”
说完她的视线朝着一旁的人看了过去,嘴角含笑道:“我把配方给拿了过来,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是没有问题的话,明天就开始采买。需要多少银子,就让人给我捎信。”
老陈笑的牙不见眼,他对着郑清书点头道:“好好,我一定好好的操办。”
他说着接过郑清书手里递过来的东西,只一眼脸上的笑容就慢慢的收敛了起来,他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大姑娘,这东西真的能用?”
泥炉,砂锅,这两样价格不便宜,但是也能买得起。
而羊杂,牛杂,猪杂这些东西,能吃吗?
就是能吃也带着一股子怪味,基本上没有人要,要是拿出来卖钱,不是要被人给骂吗?
除了这些就是鱼,鱼在码头上都有。
最主要的是好好的桌子要掏洞,是不是有些浪费了?
郑清书看着老陈脸上的表情,笑着道:“你就放心吧,这都是必须要用的。”
说着她对着老陈问道:“我之前让你找的辣椒和各种香料,你找到了没有?”
国公府里的东西不少,但是国公府里的东西属于关中,她不能动。
只能让老陈去购买。
老陈闻言,面色有些为难的道:“买了一部分,还有不少咱们这边没有,我托人打听了一下,在巴蜀地区就有。”
“我也在找那边的商人,要是能找到的话,就能和他们合作。”
郑清书笑着点头道:“老陈叔,那你就先忙着,我等下次来的时候带着东西过来,让你们尝尝这火锅如何。”
郑清书把图纸放下,就和钱嬷嬷往回走。
一上马车,她就靠在马车上闭目养神。
钱嬷嬷看着郑清书闭着的眼睛,心中警铃大作,这样安静的大姑娘,怎么让她有种暴风雨要来的感觉?
她不会是想要回去之后找大小姐的麻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