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穿成农家长姐后,种田致富养娃娃 > 第77章 县试,考上童生

第77章 县试,考上童生

    年夜饭上,宋大郎和宋二郎夫妇只觉得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自家还是靠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可三房已经走出宋家村在城里买了铺子。

    过完年宋启明还要去参加县试。

    倘若考上,三房一飞冲天,差距只会越来越远。

    宋大郎和宋二郎不由地看向自己的儿子。

    一样都是读书,宋启明念了一年就能下场,宋永年和宋耀祖却还要继续待在蒙馆。

    等转到经馆后还要再读一年,可能不止一年。

    宋高力不就第一次考没考上,还要再读两年。

    越往后想两人的心里就越没底。

    巨大的差距令他们感到泄气,担心钱花出去没得到一个好的回报。

    尤其是宋二郎,明年开春给宋耀祖交完束脩,家里就真的穷的叮当响,他从秋收结束后一想到这件事就心慌。

    过完元宵,宋今昭驾着马车送宋启明去郑秀才家。

    担心睡觉冷,还特意多带了两床厚被褥。

    郑夫人盯着正在把被褥搬进房间的宋今昭,眼神久久没有移开。

    她扭头看向郑秀才,“宋启明的姐姐今年十六了吧?”

    二八年华,正是谈婚论嫁的好年纪。

    郑秀才思索后轻点下巴,“好像过完年刚满十六,你怎么想到问这个?”

    郑夫人眼中荡开笑意,用手帕遮住唇角小声说道:“我娘家嫂子打算今年给逾白议亲,你觉得宋启明的姐姐怎么样?”

    郑秀才驻足在窗前,望着站在门口认真叮嘱弟弟的宋今昭。

    他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觉得不合适,你娘家在皓月城,启明还在读书,他妹妹和他年纪一样大,家里还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幼弟,你让宋今昭怎么放心?”

    “她就算是嫁也不会远嫁。”

    郑夫人眉尖微蹙,不高兴道:“她家里还有祖父母,两个伯伯也还都在,总不会拖着一个孙女不让她嫁人。”

    郑秀才摇头,“他们要是靠得上,宋今昭就不会独自抚养三个弟弟妹妹,她应该暂时没有嫁人的打算,不信你可以问问。”

    郑夫人手中的帕子缠成了麻花,“等开春后我找人打听打听,顺便也问问我娘家嫂子的态度。”

    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眼瞅着县试还有几日就要开始,宋今昭先回铺子把屋子清理出来。

    寅时未至,县衙门口就已经挤满了赴考的考生,衙役举着火把维持秩序。

    宋老爹早早便从村里赶过来,非亲自要送宋启明进考场。

    宋今昭把准备好的竹篮递给宋启明,轻声叮嘱道:“好好考,别紧张,照常发挥就行。”

    宋启明握紧竹篮用力点头,“阿姐放心,我一定会通过县试的。”

    宋老爹环视周围乌泱泱一片人,这么多考生通过率只有两成。

    十个里面挑两个,难度不小。

    一声锣鼓炸响,衙役大声叫喊“列队”。

    考生五人一列,县衙开始唱名,一个个排队核对身份检查身上带的东西。

    整个县试要持续五天时间。

    第一天考四书八股文,第二天考诗赋,两天后才能知道是否可以参加第五日的复试。

    三场全部通过才算获得童生资格,去安阳府参加府试。

    府试通过才有资格参加院试考取秀才,没通过就只能是童生。

    临时建造的考棚空间不大,堪堪只能容得下一个人。

    宋启明将竹篮放在地上,沉下心等待考试开始。

    从刚开始阿姐在家里给自己启蒙,到后来进入私塾念书,一年多的苦读就是为了今天。

    若是考不中,哪还有脸面对费心培养自己的长姐。

    试卷发下来后,宋启明粗略扫一遍题目,心里已然有数。

    他沉下心开始提笔。

    从日出考到日落,随着一声锣鼓炸响,宋启明看着试卷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当他走出县衙时,站在对面的宋诗雪和宋今昭早已等候多时。

    望着正朝自己挥手的长姐、妹妹,宋启明眉眼弯弯,嘴角飞扬。

    他拎着竹篮跑过去喊“阿姐”,声音里充斥着浓浓的依赖之情。

    宋诗雪忍不住开口问道:“哥哥,你考得怎么样?”

    宋老爹睁大眼睛盯着宋启明脸上的表情,生怕听到一句考的不好的话。

    宋启明笑着点头说道:“我觉得没那么难,应该没什么问题。”

    第二天考完诗赋出来,郑秀才立刻就把人叫走了。

    问清楚参加县试的几个学生是怎么答题的,才把人放回来。

    宋今昭他们没回村,就在城里等正场的成绩出来。

    两天后,盯着榜上宋启明三个大字,宋诗雪高兴地跳了起来,转身揪住宋启明的衣服喊道:“哥你过了。”

    参加复试的人和刚开始比少了近一半,考棚里有一半位置都是空的。

    考完后不用去私塾上课,宋启明就待在家里复习功课。

    三日后宋今昭还在吃早饭,宋老爹便跑过来催促他们去城里看榜。

    “得赶紧去,否则里外全是人,瞧都瞧不见。”

    宋启明捏着胡饼说道:“阿爷,太早去县衙太没贴呢。”

    现在卯时不到,放榜至少得等到辰时。

    实际上宋老爹整个后半夜就没怎么睡觉,一闭眼就梦到从上榜到落榜,扰得他心神不宁,完全无法入睡。

    等他们收拾好东西出发的时候,刚好在村口碰上同样去看榜的宋高力一家。

    因为不是第一次考,他瞧着比宋启明紧张多了。

    两家人来到西宁城时还没放榜,县衙门口围了一大群人,瞧着比考试当天人还要多。

    辰时一到,看到有人拿着榜文从县衙里面出来,人堆就像是疯了一样拼命涌上去。

    赵捕快带着衙役将人拦住,直到榜文贴好才离去。

    宋启明怔怔地望着写在第一行第二列的名字。

    宋今昭眉开眼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考得不错,我家启明是童生老爷了。”

    一句夸赞惹得宋启明面红耳赤,“阿姐我才十二岁。”

    站在身后的宋老爹见状,忍着喷涌而出的喜悦大声确认道:“是考上了吗?”

    宋诗雪指着榜单笑着说道:“考上了,哥哥考了第二名。”

    宋老爹伸长脖子去看,瞧着好像是宋启明三个字。

    “我考上了,阿爹,我考上了。”

    不远处宋高力激动地指着第二行中间朝宋大壮说道。

    站在一旁的宋满仓看着孙子的名字欣慰地笑了,总算没辜负这些年的努力。

    宋今昭见宋启明望着宋高力父子二人发呆,低眸按住他的肩膀说道:“走,我们去买纸钱,得让爹娘马上知道才行。”

    宋启明双手握紧,对父母的思念涌上心头,眼眶有些涩。

    他用力点头应道:“好。”

    宋老爹捂住泛红的眼睛跟在后面。

    他盯着四个孙子孙女的背影,仿佛瞧见了小儿子的身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