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霞殿里上演着苦肉计,容妃未战先败。
柏羽与华王也已经到了皇上跟前。
皇上将文武全臣都召到了宫里。
柏羽跪在殿中,目光看着上方的九五至尊,“父皇,请您相信儿臣,六弟绝不是我所害,请父皇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找出真凶。”
皇上看着面前这个他心尖尖上的儿子,他的生辰和他的生辰是一日,连属向都是一样,他还是他最喜欢的女人给他生的儿子。
此刻那双跟他极为相似的凤目之中一片洗练澄净,神情轻淡如月华皎皎,坦荡如高山巍峨。
“万岁!臣有本要奏!”
一大臣从侧而出弓腰行礼道。
皇上身边的随侍接过了大臣的奏折。
这封奏折来自御史台新上任的御史许墨之手,这位许墨正是这次会员中探花郎。由于他刻意的奉迎拍马,皇上已经让他从国子监的录事升到御史台中做了从六品的御史。
皇上知人善用,知道这位探花郎野心不小,所以把他调入御史台。
御史是言官,没有实权,就是他再有野心,也只能局限在一个范围。
御史台的职责是监督百官和当今,所以许墨要想升官就必须得罪人,御史的职责不就是找人把柄然后把人给撸下来吗?
所以皇上利用他的野心,试着将他磨练成一把刀。
谁知,这把刀现在正对着他最爱的儿子磨刀霍霍。
这个时候,一个御史有本奏,除了弹劾皇太子殿下,别无他想。
不少御史都佩服许墨很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即使现在朝臣不会闻皇太子之名而色变,但依旧不敢得罪他,遇到皇太子的事,纷纷噤若寒暄夹着尾巴做人。
连御史中的刺头白一鸣都未进言,但许墨却是一点儿也不顾忌地直言不讳,在奏章里不但将皇太子以前的恶行指责了一遍,还引经据典地将皇太子痛斥了一番,指责他残害手足,残暴无良,无宽厚之心,不配为皇太子之等等“十大罪状”,还毫不客气地把看重皇太子的皇帝皇后也顺道骂进去了,什么“亲小人,远贤臣”,“妇人之智”,“自取覆亡,为天下笑”,满含挖苦嘲讽之意。
皇上看了奏折之后,神情语态未露丝毫暴怒之色,却已令满室之人各自敛目垂首不敢出一声大气,倒真正有几分是兵不血刃、不怒自威的帝皇气度。
“把这份奏章给朝臣们念出来!”
皇上身边的随侍将奏折读了出来,读完之后,已经是后背冷汗直冒。
这个许墨许御史真是吃了豹子胆了!居然这么指责皇太子和皇帝皇后?
就算皇上不杀言官,但让言官生不如死也很容易的。
一般这种敢将皇帝皇后太子一起骂得这样狠的臣子有两种,一种是满脑子礼仪道德,只觉得皇帝就该是满脑子孔孟之乎者也,一种是以直谏犯龙颜为荣,只想着如何为自己博一个前程和忠臣名声的伪君子。
早前认为白一鸣是个死脑筋古板不懂变通的大臣,现在都在抹汗,暗中想着他们是冤枉了白御史,白御史跟许御史比起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白一鸣也微微用袖子按了按微湿的额头,那些话……他是不敢说的,他的奏折都是与素文一遍遍讨论过后才决定下来的,言辞犀利,却又都在皇上的底线之中。
明着看,他得罪了不少人,但实际上他得罪的人越多,皇上就是越信任他。
不过……
这下他是达不到女儿的做纯臣直臣的期望了,他比不过许墨这么敢直言……
皇上在随侍读完奏折之后,目光定定地看了柏羽一会儿,问,“对于许御史奏折里所说,你有何说法?”
柏羽没有抬眸,却敏锐地觉察到了皇上话中隐含的质问之意,不禁轻蹙眉头,将头低得更深了。
“怎么不说话?朕的皇太子哑了不成?”皇上的口吻已经染了几分盛怒下的不耐烦。
柏羽只能咬牙道,“儿臣以前脑子发昏,干了很多错事,但如今儿臣已经悔改,秦王的事不是儿臣所为,但若因从前的事获罪,儿臣毫无怨言。——死无可惧,惟愿皇上和朝臣莫再将儿臣当做那等残暴无良刻意加害手足的卑劣之徒。”
皇上面上不露分毫,实际心底对柏羽的这番话,很是欣慰。
他没有为以前的坚持而后悔,那么像他的儿子怎么会如世人所说的那般草包?
他最爱女人为他生的儿子怎么会那般无用?
浪子回头金不换!
“若你能遵守你自已所言,没有伤害手足,朕也在此向你承诺,从今日起,到三十天后,针对你的弹劾无论多少,不拘真假,朕都会为你压下。无须顾忌,只放开手脚去查究竟谁杀了朕的秦王。其余一切交由朕平定,等一切事毕后,朕若在位一日,便保证我儿皇太子的位置永不换人。”
略顿一下,皇上的眼睛里渐渐弥漫开笑意:“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柏羽想过皇上会如何惩罚他,想过会如何逼迫他找出真凶。但他从未想过,他得到的是皇上的信任和近乎无条件的回护。
对于柏羽来说,皇上的信任是远比皇太子之位更难得的恩赐。
隆恩太重,由不得柏羽不惶恐。
在皇上这般看重之下,风兰生实在不免迟疑,如果他还是以前的皇太子殿下,皇上还这么执着的让他坐稳皇太子这个位置吗?
哪怕利用另一个儿子的死也要巩固他的皇太子之位?
“父皇为何……”
为何要这么信任他这样的一个人?
皇上看出儿子的心思,微微一笑,“你从小是朕一手教导长大,可也因为朕忙于政务,将你忽略了……从前你那么调皮捣蛋,朕不是不失望,但朕最多的是自责。好好的一个儿子,被朕给误了。是朕没教好你。”
说罢,皇上略略移开视线,轻声道,“父皇在世时曾言,身为帝王最幸之事不是开疆拓土平定天下,而是能在有生之年得遇良臣,如秦孝公之得商鞅,如汉武帝之得卫青。所以朕不能给你留下良臣,朕也不会将皇位传给你。朕想只要为你找到这样的大臣,只要你珍之重之,亲之信之。就算你没有帝皇之才,不能开疆扩土,你也能君臣连袂,缔造一个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
随后皇上又笑道:“你就是有千百个缺点,但是有一点,朕欣慰,你从来都没有骗过朕,做不到的事也只会抱着朕的腿哭求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