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起来!”董兰不耐烦下了最后的通牒。
素年明白了,在屋里的这些下人都是一些被大董氏他们收买的人。
“母亲,真要弄的如此难堪吗?我只是回去换身衣服而已?“白素年一直未曾对董兰说话,在她眼里,一个与华琅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不值得他放在心上。
“你背着华子去偷人,还好意思换衣裳?你这是想掩藏罪证吗?“大董氏为了收买这些下人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唐筱婉的母亲为了女儿能嫁给华琅给了她二十万两银子,可最后唐筱婉嫁的却不是华琅,所以这二十万两银子她就是放在钱袋里也是不稳当的。
就如同董兰说的,唐筱婉父母虽然死了,但她父亲的老部下很照顾她,她的义父也很有来历。
唐筱婉现在的夫君更是转眼之间就成了二品的将军,这不就说明了唐筱婉的能力么?
所以为了这二十万两银子能好好的被她握在手心里,大董氏也豁出去了。
就在这些下人准备以下犯上时,他们一个个地身影却在转瞬之间被丢出了厅堂,一个接一个的相互堆了起来。
皇太子的侍卫队对付这些空有些蛮力的下人,犹如砍瓜切菜般简单。
大董氏和董兰见状气的是脸色青白,尤其是大董氏看到白素年施施然地离开回房换衣服,那心里别提多么憋屈。
在大董氏想冲上前去阻止理论的时候,几个侍卫拔出了明晃晃地寒气四射的长剑挡在大董氏的身前。
大董氏脸色铁青,“我是她的婆婆!我是华将军的亲娘!你们敢这么对我?“
“我们的主子只有华夫人。“领头的是白棋,从皇太子将他们拨给白素年时,他们就是白素年私人侍卫队,就算他们这些侍卫心里都有不甘,但服从命令是他们的从小被训练时所谨记恪守的头一条。
“娘!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倒要看看她待会会怎么解释。“董兰递了一个台阶给大董氏,在镇西将军府,这些侍卫连华将军都使唤不动,更别说她们了,有这些侍卫在,她们想动白素年,还真是不可能。
董兰心里想着对策,手中将大董氏扶着坐了回去。
厅堂外哀嚎一片,忽然听到了姜管事的训斥声,很快,外面的声音就渐进消失了。
“母亲,我已经换好了衣裳。“白素年换了一身淡兰色的裙子,整个人清雅脱俗。
“现在你可以说说你方才是去干什么了!“先机已失,此时大董氏的问话,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气势。
“我去了东宫,见皇太子殿下。“白素年没有如大董氏所愿,站在那里给她们审问,而是在春夏的侍候下,坐了下去。
春夏又叫人给夫人泡了一杯上好的茶水送过来。
那些侍卫也让白素年吩咐回归了原位。
“你现在已经是华子的夫人,一个有夫之妇,你不但没考虑到华子的名声,反而一心要给华子戴绿帽子,华子有你这样的娘子,真是上辈子没做好事,这辈子遭报应!“
大董氏说的话,董兰都忍不住嘴角抽搐。
也不知道大董氏这才是训斥白素年,还是在嘲讽华琅。
“母亲,清者自清,人云亦云者都是脑子不清楚的糊涂人,这样糊涂人说的话,当不了真。若说华琅,或许还真是上辈子没做好事,这辈子没有亲人缘,爹死,娘改嫁,从小缺爱,长大孤僻,与人相处难……“白素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太多惋惜和怜悯。
大董氏一个口气差点没吐出来,白素年是在明着讽刺她改嫁的身份。
这改嫁的身份在大董氏这里什么时候都是一根刺,华琅的身份越高,这根刺就扎的越深。
“这样的天气,你去东宫干什么?“董兰拦住大董氏发火,直接问事情的中心。
“我是皇太子殿下的义妹,我去看义兄有何不可?“白素年反问。
“义兄?呵呵,白素年别给脸不要脸,你分明就是和别人有一腿!“大董氏尖酸的说道,她真是搞不懂,那个长的比女人都好看好多倍的皇太子,有权有势的,怎么就看中白素年这个骚货?
“母亲,别人欺我,辱我,我可以不计较,但你不行!虽然你已经改嫁,可你毕竟是华琅的亲娘,我敬你,尊你,却不能容你与别人一样辱我。母亲若是不信,大可以跟我一起去东宫对峙,或者去后宫让皇后娘娘评判!“白素年眸光委屈又坚韧。
大董氏是个典型的市井小民,欺软怕狠,她哪敢去做什么对峙?还去找皇后娘娘?
“白素年,你不用吓我们,如果你真的跟殿下有关系,皇上皇后也不会放了你。“董兰咬牙道。
董兰听唐筱婉说了很多,勉强知道一些事情,所以皇太子就算爱慕白素年,皇上也不愿意皇太子与一个臣子的妻子,勾勾搭搭。
皇太子还没登基,名声此时很重要。
白素年眸中一动,心想,董兰还算有点脑子,不算满脑子浆糊。
“对!皇上皇后不会放过你的!“大董氏听董兰如此说,立即气焰又高了起来。
“皇太子殿下是我的义兄,这点皇上和皇后娘娘都清楚,不用你们提醒。“白素年想着明日还得去百里府上做客,便想着找理由离开,去准备明日上门的礼物。
“既然你自已清楚,我跟娘就不多说了,华子成日在外忙着,你一个妇道人家,没事就不要往外跑,免得被人说三道四。这女人的名声大过天,你的名声差,能给华子带来什么好处?你别说华子相信你不在乎你的名声如何。你也不想想,如果能有个名声好,风声佳的妻子,华子会不喜欢吗?”董兰看上去说的很是苦口婆心。
白素年心里微动,对方说的话,确实是有那么点道理。
“谢谢兰姐姐的劝告,我明白的。”
董兰见白素年认同了她说的话,心里忍不住高兴了一下,唐筱婉教的话,果然还是有用的。
“以后出门多带些人,多去参加一些宴会,这样对华子也有帮助,我听说现在军中很多人跟华子唱反调,华子也累得很,你在家就不要添乱了。”董兰对唐筱婉记得不是很清楚,但大致意思还是记得的。
白素年有些小吃惊,不是华子在军中的事被董兰猜到,而是董兰会跟她说这样的话,很让她意外。方才董兰还不是气势汹汹?怎么转眼,她就成了苦口婆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