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五百三十八章险

第五百三十八章险

    婉后冷漠又厌恶地看着白素年,身旁的大宫女罗浮几步下了台阶走到白素年的身边,动作粗鲁地拔下了她头发上的金钗。

    这枚金钗,白素年识得,正是老侯爷夫人送给她的。

    不过……

    这凤尾明明不是九尾!

    白素年脸色白了一白,奇怪的地方还不止这一点,这枚凤钗本来应该在她的怀里才是,怎么跑到她头上去了。

    心中种种疑云都来不及理清,白素年缓缓下跪道:”凤钗确实在臣妾的头上出现,但请皇后娘娘容臣妾把话说清楚。“

    婉后居高临下的俯视着白素年,作为在宫斗里的胜利者,这样栽赃嫁祸的把戏并未瞒过她。她清楚是有人对白素年栽赃陷害。

    但白素年这个女人,她也是容不得的,柏羽因为她而和她这个做母亲的离了心,并且柏羽的名声也因为白素年而污了!

    若是趁此机会杀了白素年,对她来说,对皇儿来说是一件好事。

    只是……

    婉后并不确定,那块黑金牌究竟还在不在白素年的手里。

    婉后的沉默,白素年当做了默许。

    “臣妾不久前来百里府上的时候,头上还并没有这根金钗,这点百里夫人和其他夫人可以为我作证。“白素年说完看向百里夫人,她觉得她应该不会和老侯爷夫人一起合谋害她……

    “娘娘,华夫人来的时候,头上确实没有这根凤钗。“苏樱雪满心担心,但皇后问话她又插不上嘴,此时能有她说话的时候,她忙出面证明。

    白素年心底一松,无论如何,娘没有指证她……这证明,娘没有想害她……

    “百里县主和其他小姐离开老侯爷夫人院子的时候,我的头上也并没有这根凤钗,不知道……百里县主是否愿意为我作证?”白素年看向目光闪烁的百里珺瑶。

    百里珺瑶聪慧归聪慧,但年龄就在那儿,反应能力有限,她此时心慌意乱,不知道该怎么说。

    所有人都知道白素年不会这么傻在皇后娘娘面前戴这根代表母仪天下的凤钗,但这根凤钗确实是出现在白素年的头上。

    去年,苏贵妃因为戴了属于皇后娘娘才可以佩戴的饰品,最终被皇上罢了贵妃一位,打入冷宫,不久后就被赐死。

    换成别的娘娘,或许还有活路,但婉后,她别的还好说,但占有欲尤其的霸道,她的东西,任何不该碰的人碰了,都是死路一条。

    “百里县主!你怎么不说话?华夫人说的可是真相?”婉后不耐地看向百里珺瑶。

    百里珺瑶神情一震,心更加乱了,平时皇后娘娘对她也颇为宠爱,还喜欢唤她瑶儿,而现在皇后娘娘却没有那般亲昵的喊她。

    “回娘娘……我当时并没有注意。”百里珺瑶最终还是选择了中立,她不敢帮白素年,帮了她,不就等于害了她的祖母?

    “那其他人呢?”婉后眯眼冷声道。

    接连数人从各自母亲身边出来跪在白素年的身边。

    她们的答案跟百里珺瑶一样,百里珺瑶都不敢说的话,她们又怎么敢说?

    “华夫人!你现在还想说什么?”婉后讥诮的问道。

    “臣妾还有话说。”白素年深吸了一口气,她之所以没有在一开始就说出金钗是老侯爷夫人所送,也是因为她开始就将老侯爷扯出来,这样就没有人轻易肯为她做证。

    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是好了不少。

    她没有说出有关老侯爷夫人的事情,所以百里夫人帮她说话,也不算与老侯爷夫人为敌,老侯爷夫人应该也不会过多责怪百里夫人。

    她……毕竟是她的娘亲。

    百里珺瑶没有反驳对她来说已经是个艰难的选择,现在白素年只能靠自已。

    “这支凤钗在臣妾昏迷之前是不存在于臣妾的头上,这点臣妾可以证明。”白素年笃定的说道。

    “你要如何证明?”婉后锐利的眸子看过来。

    白素年迎向她的目光,“臣妾想单独跟娘娘说。”

    婉后想拒绝,但白素年的目光太过执着和尖锐,婉后又想到那块黑金牌,若是白素年将黑金牌当众暴露出来就不好了。

    所以婉后答应带着白素年去了苏樱雪安排的一个偏室。

    苏樱雪听出了这些事情跟她婆婆有关,可她也不能去责问她的婆婆,今日这个事情就算是他们百里家背上也讨不了好。

    白素年进去时,苏樱雪眸光带着担忧和歉意,白素年安抚的朝她看了一眼就头也不回的进了门。

    “你有什么证据?”婉后直接问道。

    “娘娘,你可知唐筱婉已经投向了安王?”白素年问道。

    “你想说什么?”婉后心里一凛,面上多了几分寒意。

    “东有戎国虎视眈眈,南有突芒逞凶,西有藩国不时起乱,北有高丽猖獗。我简中王朝虽兵强马壮,他们也并非心腹大患,可却如跗骨之蛆,挥之不去,若不重军务,何来天下之安宁?”

    白素年看着婉后不耐烦的神色,又道:“唐筱婉的义父武将军手握了简中王朝一半兵权,唐筱婉的夫君许山林也是个有勇有谋的将军,唐筱婉父亲的老部下也一直记着唐老将军的好,照顾着他的后人。”

    婉后此时已经明白白素年究竟想说什么,唐筱婉投靠了安王,就证明安王掌握了她背后的那些势力。

    若是安王得势,这些武官自然会得到重用,但若是皇太子殿下等级,武将军这些人未必能留下几个,就算能留,也不可能在重要的位置上,不可能掌权。

    所以武官在现在和以后都是稀缺之人,未来简中王朝重文轻武的现象将会一去不复还。

    “臣妾夫君虽然只是乡下出身,但习武有成,有胆有识,向武之心或可成为百姓之表率,也能吸引更多的人从武,此举也能为新皇分忧。”白素年不慌不忙地行礼,引实例,表态度,言辞也恳切,让婉后不得不动容。

    华琅的本事是皇上都赞叹过的,兵部段尚书也说华琅有领兵之才,大将之风。

    “危言耸听,我朝能领兵大战的老将不止就是武将军一个!”婉后心知白素年说的很对,但让她这么轻易放过白素年,她却是不甘心。

    如果承认了白素年说的对,这一次,为了皇儿未来的国家安定,她无论如何都不能动白素年,让华琅心生怨气。

    否则朝上的武官十有七八都成了安王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