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大秦帝国(套装) > 正文 诸子百家_阴阳家

正文 诸子百家_阴阳家

    阴阳家是战国时主要学派之一。以提倡阴阳五行学说为宗旨,故名阴阳家,又称

    “阴阳五行家”或

    “五行家”。《汉书·艺文志》列为

    “九流”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战国末齐国的邹衍。阴阳本指事物两种相互对立的方面,

    “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传》),庄子将之定义为气所包含的矛盾对立要素,

    “阴阳,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阴阳家则把阴阳矛盾作用引起的变化神秘化,

    “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战国时五行说相当流行,有相生相胜即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和

    “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的观点。阴阳家以五行为五德,认为历史朝代的嬗变即遵守五行相生相胜之道,是为‘五德终始说’。

    司马迁称邹衍

    “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以五行相克的循环变化决定历史朝代的更替,如夏、商、周三代之变,就是金(商)克木(夏)、火(周)克金,秦汉统治者均以此为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寻找根据,对后世特别是汉代有很大影响。

    《汉书·艺文志》云:“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作为一个学派,阴阳家魏晋以后已不复存在。

    《汉书·艺文志》着录阴阳家著作

    “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都没有流传下来。但是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还可以看到一些关于阴阳家的学说内容。

    而阴阳家在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性,则是具体化了自然世界对于人事的影响。

    这种想法,还可以在现在的黄历或是农书、农历里看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