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超声波探伤器的研制进行得很顺利。
经过跟苏总工的商议,李爱国按照后世的经验,考虑到这年代的技术条件,最终确定了航空标准。
频率覆盖2.25/2.5MHz、4/5MHz和10MHz三档,确保具备对不同材料和缺陷的检测能力。
分辨率达0.1mm级,能检测出“发丝”般裂纹。
这个标准也成为了第一批航标。
只是要提高分辨率,除了增加探头的功率还远远不够,宗先锋想了好几个办法,实验了几十次都没能搞定。
李爱国提出了个想法:“既然探头的功率不足,咱们为什么不扩大发射和接收的面积,可以做成弧面形状,达到聚集声波的作用。”
闻言,苏总工眼睛一亮:“你是说把探头制造成雷达的形状?”
“谁也没有规定探头必须得是个圆球吧?”李爱国记得后世在电视上见过航空探伤的设备,当时还觉得奇怪,为什么跟雷达差不多,原因是这个啊。
“这倒是。”苏总工琢磨了片刻,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论造雷达,苏总工也是专家,不过这圆弧探头跟真正的雷达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李爱国绘制出图纸后,圆弧探头的制造工作就提上了日程。
由于是实验性质的探头,为了方便更改,李爱国和苏总工两人亲自负责制造工作。
苏总是国内第一批专攻飞机量产的总工,对于大规模制造飞机有着很丰富的经验。
李爱国在后世没少逛论坛,对航空工业尤其是军机的发展也有所了解,虽经验不足,但是一些观点却让苏总眼前一亮。
两人一边配合工作,一边聊得火热。
“老苏,作为制造军机方面的专家,你觉得在空战中,咱们这边最大的隐患是什么?”李爱国一边测量弧度,一边问道。
“苦恼嘛,自然是总得给战鹰匹配上等马了。”苏总叹口气,回道。
李爱国也听说过这种说法,有些好奇的问道:“怎么个匹配法?”
苏总看了看李爱国,知道他的保密权限足够,这才开口道:“在北面战场上,咱们的主力战鹰是米格15,对手是小美家的F86,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之一。”
“在海那边,咱们的主力是歼5,歼 6,对手是小美家的RB-57、U-2高空侦察机,护航的是 F-4“鬼怪”。”
“为了应对对面的上等马,咱们的飞行员不得不靠技术来迎战。”
李爱国点头道:“要是有了碾压对手的实力,谁愿意跟对手玩技术!”
这话听起来有些整治不正确。
但是要知道那些堪比杂技的动作,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危险,飞行员们是把脑袋别在了战机的翅膀上在玩命。
像歼5、歼6战机最常用的一招是“跃升拦截”,怎么做的?
先是低空加速后向上冲刺,然后短暂突破升限接近目标。
这种动作却容易因极限飞行出现发动机停车、燃油耗尽等故障。
这让飞行员不得不玩命,这对技术人员来说是一种耻辱。
苏总继续说道:“为了弥补技术上的差距,我们的战机不得不高强度值班,加剧了零件耗损和故障概率。”
“我们也知道为战鹰匹配上等马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但是没办法啊!咱们造不出来啊。”
李爱国能够理解苏总的感受,补充了一句:“为弥补技术差距,我们不得不投入更多战机和人员执行密集巡逻,这占用了本可用于工业建设和技术研发的资源,导致研发迭代速度变慢,陷入“被动应对,资源消耗”的循环。”
此话一出,苏总的脸色变了。
如果说他刚才只是单独从战机和飞行员本身来分析“匹配上等马”的事情。
那李爱国已经站在全局高度了。
事实上,咱们后世战鹰的发展之所以屡屡跟不上对手步伐,跟这种被动局面也有很大关系。
要是能想办法造出一种具备压倒性优势的战机就好了,就像马上可以组装完成的武装直升机一样。
李爱国打定了主意。
苏总呆愣了许久,叹口气说道:“是啊,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造不出来啊。”
“放心吧,老苏,这只是暂时的,咱们总能造出真正的上等马,也让对方尝尝小马拉大车的痛苦。”李爱国搞定了一个配件,站起身拍拍苏总的肩膀。
苏总只当做李爱国是在开玩笑,微微点了点头。
航空超声波探伤器的研制进度飞快,只是两天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工作。
一周后,第一台航空超声波探伤器组装完成。
苏总请南飞那边送来了测试的初教6机翼。
这玩意采用了铝制悬臂结构,使用平头铆钉和应力蒙皮工艺。
看上去有些简陋,却兼顾强度与轻量化,还有效的降低了成本,难怪初教6的生命周期能高达几十年,以至于后世还能见到。
宗先锋带着南飞的技术员们做好了准备工作。
苏总看着李爱国说道:“爱国同志,你来开启?”
“还您来吧。”李爱国让出了位置。
苏总愣了下冲着李爱国点了点头,也没客气,按下了启动按钮。
跟民用的探伤器相比较,航空探伤器的启动动静着实不小,嗡嗡嗡的声音是在风扇在给激发器散热。
预热完毕后,苏总调整了相关的参数,将弧形探头对准了机翼,按下了一个开关。
苏总握着探头匀速移动,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变化。
当探头滑过第三排第十七颗平头铆钉时,原本平稳的波形突然出现一道尖锐的凸起,随后又迅速回落。
“停!”
苏总沉声开口:“缺陷直径0.12mm,深度1.3mm,疑似微裂纹。”
听到这个,前门机务段工作室的同志都松了口气,毕竟南飞运送来了机翼用来测试,这机翼肯定是有问题的。
但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不对了。
南飞负责运送机翼的那些同志们脸色都很怪。
李爱国也看出了不对劲,询问负责运输的南飞技术组张工:“怎么了?”
张工指了指那机翼说道:“这机翼的内部确实有缺陷,不过不是这个位置,而是机翼的前部.”
南飞的同志也小声议论起来了。
“这机器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肯定有问题,这机翼是特制的,由咱们厂里的最好的工人制造出来,还经过四五遍的检查,这位置绝对没问题。”
“可能是机器没有调试到位吧,大家伙安静一点,听听爱国同志怎么说?”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落在了李爱国身上。
李爱国不慌不忙走上前检查了探伤器,又亲自重复了一遍操作,屏幕上依然显示那位置有问题。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机翼的暗伤不止你们设置的那一点。”
“不可能!”
李爱国也觉得南飞那边的技术应该没问题,缓了口气道:“也许是在运输中出了问题,要搞清楚很简单,拆开检查一下就知道了。”
李爱国这话看似是对南飞的同志讲的,实际上是在询问苏总的意见。
“伟人教导我们,要事实求是,要敢于质疑,既然现在遇到了问题,那咱们就解决问题。爱国同志,你放手干吧,我协助你。”
有了苏总在旁边协助,李爱国再次开启探伤器对机翼进行了检查。
这一次除了确定了刚才的缺陷点,还找到了张工提前布置好的缺陷。
“还真能看出来啊。”
“难道真如李爱国所言,第二处缺陷也存在?”
“也许吧。”
那些坚持意见的南飞同志此时也有所动摇了。
几个同志走上前,拿起工具帮着李爱国将机翼拆开了,李爱国在事先确定的缺陷处画上记号。
宗先锋和野生汽车专家小心翼翼地托着拆解下来的机翼蒙皮,拿起电锯按照记号切下,当铝合金的切面暴露在灯光下时,所有人的呼吸都骤然停滞。
一道细如发丝的暗纹赫然在目。
若不是切开了,几乎无法察觉。
张工一个箭步冲上前,他的脸色从最初的质疑变成难以置信,最后化为一片惨白。
“真……真有裂纹!”
他的声音有些发抖了,“这是机翼承力结构的关键节点,要是飞机上了天,遭遇了狂风,整个机翼都可能出问题。”
这话像一颗炸雷在人群中炸开。
刚才还质疑探伤器的南飞同志,此刻全都噤声了。
工作室里彻底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脑海里钩勒着可怕的画面。
初教6在云层中飞行,机翼突然断裂,机身失去平衡翻滚下坠,机舱内的尖叫声被气流吞噬……
想到这里,不少人后背的冷汗都浸湿了工作服。
张工也被这可怕的后果给惊住了。
“多亏了爱国同志!要是这机翼真装到飞机上,我们南飞的招牌就砸了不说,还得背上多少条人命的债!之前是我们固执己见,错怪了你们的设备,更错怪了你们的专业!”
“客气了,咱们都是为了战鹰的安全,没有什么对错。”李爱国连忙摆手。
他倒是没有责备张工的意思。
就算是在后世,也时常会发生因为零部件问题导致的航空事故。
人们所能做的只能尽量避免。
“现在有了这探伤器,我们回去之后,将所有的材料都检查一遍。”苏总则很高兴,在地面上发现问题,总好过在空中出问题。
随后,苏总将测试结果汇报给了部委,并且把检查经过没有任何隐瞒的写在了报告上。
部委领导经过短暂商议同意了苏总的复测计划,命令苏总马上带着机器返回南飞。
部委还决定重新制定战机的维护计划,战机每次执行任务回到基地后,都要及时使用探伤器进行检查。
虽然费时费力,却能保证战机和飞行员的安全。
航空部门向前门机务段下了二十台航空探伤器的订单,等制造完成后,将会分配给各家飞机厂,航空基地。
前门机务段邢段长在接到航空部门的订单后,挠了挠头:“李爱国还真把这东西造出来了?!”
他这一次倒是没有因为前门机务段的订单过多而郁闷。
就算是亲自上阵,也得及时完成交付工作。
本来按照计划,测试成功后将举办庆功宴,现在也只能取消了。
下午,李爱国将苏总和南飞的同志送上火车,苏总冲着李爱国挥了挥手:“爱国同志,这次真得感谢你了,我们南飞随时欢迎你去做客。”
“哈哈,那你可得备好酒菜了,对了,我这人没什么爱好,最喜欢吃老虎肉。”李爱国半开玩笑的回了一句,举手挥别这些战友。
李爱国回到前门机务段已经是傍晚时分了,由于火炬厂的电池已经送到了,宗先锋带人正在改造,还得几天时间。
明天是周末,李爱国也打算休息一天。
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了,前门机务段给作出贡献的职工们分发了电风扇,李爱国拿到了一台。
卧室里面已经有了风扇,这一台正好放在书房内,免得来回搬了。
刚插上电插头试了试,外面就传来了何雨水的欢呼声。
“爱国哥,嫂子,成绩出来了,我考了410分。”
李爱国推开门走出去,只见何雨水兴奋得犹如吃到了大白兔奶糖的孩子。
也难怪她会如此高兴,这年代的中招考试采用四科模式,语文(120)、数学(120)、政治(100)、理化(100),总分 440分。
410分已经能够位列前茅了,可以随便挑选优秀的高中。
李爱国也为何雨水感到高兴,这姑娘十分聪明只是被傻柱耽误了,要是考了大学,将来的前途会更加光明。
特别是何雨水还有些数学天赋,就连陈资料都觉得她将来可以继续学习数学。
能够被陈资料看上眼的学生并不多。
“爱国哥,你答应过我的,明天要带着我去开鸭子船。”何雨水拉着李爱国的胳膊说道。
陈雪茹从屋里出来,眉开眼笑:“放心,明天你爱国哥不用上班,肯定带你去。“
何雨水这才满意的蹦蹦跳跳离开了屋子。
何雨水中招考试得了410分的消息很快在大院里传播开来。
这让许多住户有些羡慕了。
“将来我家的孩子能考在全市前列就好了。”
“也是雨水这丫头命好,遇到了李爱国,又被刘大娘收为了女儿,要是傻柱还在,这会说不定就上中专了。”
“是啊,这么好的成绩将来肯定能考大学。”
“我也要上大学。”听到声音,住户们纷纷抬头看去,只见棒梗正拎着根棍子蹲在地上捅蚂蚁洞。
住户们纷纷摇了摇头。
棒梗这孩子整天捣乱,住户们也很头疼。
只是秦淮茹怀着孕,也没办法管棒梗,住户们更不好跟一个孩子计较,现在的棒梗几乎成为了大院里的一害了。
“别着急,一大爷晚上要开会讨论这个问题了。”三大妈消息灵通,说道。
住户们一听这个,就更着急了。
易中海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把棒梗送走吧?
由于何雨水取得了好成绩,刘大娘特意买了点肉和豆腐,晚上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
李爱国和陈雪茹带着三个孩子都来到刘大娘家吃饭。
饭桌上很热闹,小红升还举着小手说道:“我以后要像雨水姑姑学习。”
这话引起了一阵笑声。
这边晚饭结束,外面也传来了三大爷敲破铜锣的声音。
李爱国已经从刘大娘那里知道了开会的事儿,便晃悠着朝着中院走去。
来到中院的时候,大院里的住户已经聚齐了,刘海中,三大爷,阎解成,许大茂全都在。
易中海见人都到齐了,很少见的没有废话,直接说道:“今天开会讨论贾家的事,淮茹大着肚子,她自己也需要照顾,很难照顾到两个孩子,尤其是棒梗。
另外,淮茹生了孩子后也要上班,更没时间照顾棒梗了,大家伙有什么看法?”
话音刚落,许大茂照例唱反调。
“一大爷,听说一大妈答应照顾秦淮茹,那顺带着把棒梗也照顾了呗,棒梗说起来算是你徒孙的。”
这话立刻引来了住户们的赞同。
“是啊,一大爷没有孩子,棒梗长大后可能给他养老送终。”
“贾东旭就算是在地下,也会安心。”
“一大爷是咱们大院里的道德模范,不会是这点小事都不帮忙吧?”
易中海心中几乎将许大茂骂得狗血淋头。
他要是想照顾棒梗,还用得着开会吗?
“咳咳,大家伙可能也知道,我身体一直不好,小孩子太吵闹了,再说了,照顾秦淮茹,我老伴已经很吃力了。”
“大家伙还是看看别家,有没有可能照顾棒梗,最好是孩子比较少的人家。”
听到这个,住户们这才明白易中海的用意,这是把烫手山芋推出去的节奏啊。
大家伙互相对视一眼,都没有接易中海的话,谁也不愿意把棒梗带到自己家里。
这时候,一道声音响起了。
“二大爷家教育三个娃,是成功的三个娃,是懂事的三个娃,要不,二大爷帮着照顾点棒梗。”
大家伙循着声音看去,说话的正是李爱国。
刘海中本来没打算掺和这事儿,毕竟他家有三个孩子。
可是仔细一琢磨,刘光齐去了三线厂,刘光天和刘光福都大了,打咳咳,教育起来没那么顺手了。
要是把棒梗领回去,也可以继续伟大的教育事业了,在大院里能力压三大爷一头。
只是这里还有个问题.
刘海中抬起头说道:“我是大院里的二大爷,倒是不介意帮忙,只是大家伙都知道,我家的教育方式很特殊,我担心秦淮茹有意见。”
众人又把目光投向了秦淮茹。
秦淮茹也为棒梗感到头疼。
贾张氏把棒梗教坏了,没少闯祸,哪个母亲也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走上邪路。
秦淮茹犹豫了片刻,咬着嘴唇跺了跺脚:“二大爷,以后棒梗就拜托给你了,您放心,我绝对不会拦着您教育他。”
棒梗本来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无论到了谁家,还能拦着他棒梗?
现在却有些着急了。
“娘,不要啊,我不要离开你.”
刘海中已经大步走了上去,揉了揉棒梗的头发,嘿嘿一笑:“棒梗,以后你就跟光天和光福一块,我保证把你当成亲儿子对待。”
“啊?!”棒梗脸色煞白差点晕倒在地上。
散会后,刘海中领着棒梗回了家。
刘光天知道棒梗以后要归刘家教育后,立刻来了精神,光着脚丫下了床将棒梗的裤子扒拉下来。
“爹,赶紧打!”刘光天将铜扣皮带递给了刘海中。
三大爷在随后的日子里也不以自己老教员的身份骄傲了,接连夸刘海中教育有方。
易中海巴不得有人能接手,也难得对刘海中竖起了大拇指。
大院里的住户们见有人管着棒梗了,都松了口气。
秦淮茹则希望棒梗在刘海中的教育下能够重新走上正道。
刘大娘都夸李爱国这个办法特别好。
许大茂则觉得李爱国是为了四合院除害了。
大家伙全都赢了。
周一,李爱国照常带机务段上班。
有了火炬厂送来的电池,铁道专用超声波探伤器的量产工作已经提上了日程。
李爱国专门研究了那电池,放在这个年代来说已经算是黑科技了,能量密度一点都不弱于国外的同类产品。
以后要是发展新能源电车,可以考虑跟火炬厂合作一把。
这也是李爱国要跨行搞那么多事情的原因,只有方方面面的关系都拉起来了,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
铁道专用超声波探伤器的量产很顺利,两天后第一批就从车间里运了出来。
外观看上去有些简陋,一个铁盒子,一根铁棍子,还有一个木头盒子装示波器。
不过效果倒是不错,李爱国在废铁轨上实验了几下,每次都能准确的找到铁轨内的暗伤。
“先把这一批送到线路车间吧。”
宗先锋负责送货,同时还能顺带着教授那些巡道工们该如何使用。
做完这些事情,李爱国转身朝着工作室走去,打算继续帮着齐教授尽快把武装直升机搞出来。
还没进门,他就接到了邢段长的通知。
“爱国,那个中东大胡子来了,说是要取车。”
“大胡子?萨达木?”
李爱国也被这个消息惊住了。
那辆定制大越野已经在工作室内存放了大半年了,萨达木那边一直没动静。
怎么这会过来了?
难道小伊家有什么变动,萨达木失败了,到这边来避难的?
不过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李爱国自己否决了。
萨达木能光明正大的过来,就说明他自身的安全没问题。
那是为什么呢?
不管如何,还是应该做好准备工作。
李爱国进到办公室里,给气象站挂了个电话,汇报了情况之后,便让野生汽车专家给那辆定制的大越野做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