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祸害大明 > 第 1261 章 误闯老家——紫禁城?

第 1261 章 误闯老家——紫禁城?

    这座王宫曾经也是湘王府的选址之一,然而,开工不久后,工程却突然停滞不前。

    据朱樉所知的内幕,当时负责督建湘王府的是一位淮西老将,而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朱柏的未来老丈人靖海侯吴祯。

    吴祯向皇帝密奏,称在地下挖掘时发现了一个泉眼,而泉眼中竟有一条死去已久的巨蟒干尸。

    这个发现让人们心生恐惧,有人怀疑这是南平王高从诲的孙子——高继冲的鬼魂在作祟。

    高继冲继位不到四年,命运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宋军以借道之名,趁机攻入了江陵城中。

    面对强大的敌军,南平王高继冲无力抵抗,只得无奈地选择纳土归降,从此成为了亡国之君。

    此后,高继冲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抑郁之中。

    不到十年,他便在郁郁寡欢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而这一年,高继冲年仅三十岁。

    洪武帝朱元璋向来对鬼神之说嗤之以鼻,但他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儿子朱柏像高继冲那样英年早逝。

    因此,洪武帝毫不犹豫地挥挥手,下令在荆州城内重新选址,建造一座新的湘王府。

    然而,朱元璋纵然机关算尽,却怎么也料想不到,历史上的湘王朱柏会在二十八岁时,因建文削藩而选择点火自焚,成为那场靖难之役的“导火索”。

    朱樉本以为太晖观在经历数年停工后,此地理应沦为一片荒芜之地。

    可事实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太晖观不仅没有半点停工的迹象,反而还在陆陆续续,不断地增加一些亭台楼阁和宫室大殿。

    林林总总,这些建筑占地竟高达上千余亩,规模越来越大,远远超出了一座王城应有的规制。

    见到如此景象,不仅是马车上的朱樉惊得目瞪口呆,就连他身旁的朱椿也都看傻了眼。

    如果说十一皇子朱椿的蜀王府是一座高仿的“迷你”紫禁城,那么眼前这座大气恢宏、雄伟壮丽的“道观”简直就是一座货真价实的紫禁城!

    朱椿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座壮观的建筑,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惊叹。

    他指着护城河上的五座石拱桥,只见那汉白玉围栏的石坝上,依次雕刻着九颗栩栩如生的龙首,每一颗都仿佛要腾空而起,气势磅礴,象征着九五之数。

    朱椿满脸震惊地转头看向朱樉,声音略微颤抖地问道:“二哥,这……这该不会是京城的五龙桥吧?”

    朱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戏谑,笑呵呵地回答道:“没错,红墙金瓦,看来咱们这一趟阴错阳差,回到咱们的南京老家啦。”

    朱椿当然听出了朱樉话中的嘲讽之意。按照民间的传统,藩王就藩就如同儿子分家一般,从此与京城的紫禁城再无瓜葛。

    以前那个他们从小长大的地方,那个充满了童年回忆和皇家荣耀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他们这些成年皇子的老家,一个只能在梦中回味的地方。

    看着眼前这座高达三丈三、长达九里九尺的红墙金瓦,朱椿不禁瞪大了眼睛。

    这座建筑与紫禁城的规制竟然一模一样,甚至连那隐隐约约、肉眼可见的三座宏伟大殿,也与奉天殿、谨身殿和华盖殿毫无二致。

    朱椿心中暗自思忖,这个聪明伶俐的小胖子,用他那肥硕的屁股都能猜到十二弟朱柏背地里在干什么勾当。

    这个湘王分明就是打着修建道观的旗号,在荆州城外,以一比一的比例,完美地复刻了一座南京紫禁城!

    朱椿面露怯色,小心翼翼地在二哥耳边轻声问道:“二哥,现在这情况,咱们还要进去吗?”

    朱樉却哈哈大笑着回答道:“来都来了,能在这异地他乡看到老家的景色,不正说明这一趟咱们没有白来吗?”

    然而,当他们的马车缓缓驶向那座形制如同皇城一般的“太晖观”时,却发现门口竟然布置了重兵把守。

    朱樉的马车刚一靠近,那帮侍卫便如临大敌般地手持兵器围了上来。

    侍卫们面色阴沉,满脸不善地高声大呼:“王室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朱樉缓缓地抬起手,轻柔地敲了敲那扇紧闭的车门。随着轻微的声响,车门缓缓地打开,发出一阵轻微的嘎吱声。

    朱樉站在车门前,目光凝视着正在驾车的平安,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亮明身份,让俞通渊出来见我。”

    说罢,朱樉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象征秦王身份的金印递了过去。

    这枚金印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他权力的象征。

    此时的朱樉已经抵达了湖广的腹心之地——荆州府。

    这里是他行程中的重要一站,也是他展示实力的关键节点。

    他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已经没有必要再隐藏自己的身份了。

    楚王和朝廷的平叛大军此刻正自顾不暇,无法对他构成威胁。

    于是,朱樉果断地选择了直接摊牌,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

    俞通渊,这位已故河间郡公俞廷玉的幼子,与他的二哥一样,都是湘王的未来老丈人,江阴镇四卫暨长江舟师总兵官,靖海侯吴祯的部下。

    而如今,湘王府的荆州左、中、右三卫的指挥使一职,都由俞通渊一人兼任。

    听到秦王的吩咐,平安迅速接过金印,然后将头探出车窗,对着外面高声呼喊:“秦王殿下有命,传令荆州三卫指挥使俞通渊出来迎谒!”

    他的中气十足,声音如同洪钟大吕一般,在石桥上回荡,远远地传了出去。

    在这个时代,竟然没有哪个骗子胆敢如此嚣张地冒充藩王四处招摇撞骗,更何况还是骗到了另一位藩王——湘王的头上!

    当侍卫们看到平安手中的金印时,那上面赫然刻着四个篆体字:“秦王之宝”。

    这可是藩王的信物啊!他们自然不敢有丝毫怀疑,急忙转身向内通报。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太晖观”的偏门缓缓打开,一个身着红衣官袍的中年男子步履匆匆地走了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