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 第640章 盛产太上皇的时期

第640章 盛产太上皇的时期

    看到宇文赟这个名字,李世民想起来,他曾和魏征讨论北齐后主高纬与北周宣帝宇文赟的优劣。

    他认为这两人皆是残暴,但略微有些差异。

    高纬在位期间,性格怯弱,决断力和领导力严重欠缺。

    面对北周的军事威胁,他不仅不及时组织有效的抵抗,反而沉迷于和冯淑妃的享乐。

    在北齐后期,中央领导软弱不堪,导致国家权力分散。

    政令竟然不是统一出自皇帝之手,而是政出多门,国家管理混乱不堪。

    相比之下,宇文赟比高纬还是好上一些。

    宇文赟生性骄狂凶暴,行为举止常常违背常理,却能牢牢掌控朝政大权,使下属屈服于其淫威。

    对此,魏征还做出了总结。

    高纬是因为缺乏才能导致昏庸,而宇文赟却是属于有才能而昏聩。

    若是能遇上名相管仲辅佐,宇文赟或许可以成为齐桓公般的人物。

    高纬则不然,十个管仲都不能达到同等境界。

    不过李世民还是觉得,这两个人皆是残暴且行事荒诞,即使有名相辅佐,又能怎么样呢?

    这两人看着就从根上坏掉了啊!

    ......

    【等唐朝统一后,华夏就迎来了盛产太上皇的时期。】

    【唐朝历史上有六位太上皇,分别是唐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顺宗李诵、唐昭宗李晔。】

    【还有一位比较特殊,武则天。】

    【在武则天退位后,唐朝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帝”。】

    【这是在唐中宗李显复位之后,唐朝认可的太上皇身份。】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说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女皇帝——因为“则天大圣皇帝”这个头衔,是唐王朝自己认可的。】

    ......

    李世民的眉头紧紧皱起。

    这是为何啊?!

    为什么要认可一介女子为太上皇,甚至是女皇帝啊?!

    那段时期,到底发生了何事啊?!

    大唐女子干政且不说,为何还会出现女皇帝啊?!

    李世民看了这么久的天幕视频,还是没想明白这个问题。

    ......

    李显大概是知道母亲为何要退位的。

    如今是神龙年间,是他第二次在位时期。

    他第一次在位时,使用的年号还是嗣圣。

    然而,母亲觉得他庸碌无能,仅仅一个月,便下令废黜了他。

    后来,母亲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母亲让位于他。

    他便第二次登上皇位,复国号为唐,并改年号为神龙。

    在母亲退位前,她自愿去除皇帝称号,并以唐高宗皇后身份与其合葬,入李唐宗庙。

    此番动作,表示她此前的种种行为,并非是篡唐。

    而是辅佐他治理国家,待朝堂政权稳定后,主动还政。

    他也明白这一点。

    若是否认母亲的统治,就意味着承认唐朝的传承出现了断代。

    类似于王莽的新朝,将汉朝分割为东汉和西汉。

    而若是后续的所有唐朝皇帝均为母亲的血脉后裔,否定其正统性将直接动摇李唐王朝的合法性来源。

    且朝中还有不少武氏族人任职,若是强行剥夺母亲的帝号,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解读为朝廷要对武周旧部进行清算。

    而他新帝登基,理应避免激化矛盾,维持朝纲稳定。

    最终他力排众议坚持将父母合葬,并强调此乃先帝唐高宗的遗愿。

    所以,此举也是模糊了母亲统治的正当性。

    也就相当于默认吧。

    ......

    【这六位能当上太上皇的皇帝,模式都特别统一,都是被人强行升级的。】

    【其中李渊最具代表性,他是唐太宗李世民亲封的太上皇,含金量自然是没的说。】

    【此后下克上,即晚辈倒逼长辈,就成了大唐的祖宗之法。】

    ......

    李世民忽地一顿。

    他好像是开创了什么了不得的制度?!

    ......

    【而唐睿宗李旦比较特殊,《资治通鉴》中说,他是乐呵呵主动当太上皇。】

    【但《旧唐书》里说,他的主动是心不甘情不愿,是被儿子李隆基硬抬上来的。】

    【刚当太上皇时,李旦还牢牢把控着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但是在先天政变之后,他就彻底躺平养老了。】

    【所以他这个太上皇,前期话语权大,后期就没什么影响力。】

    ......

    李旦不由得露出一阵苦笑。

    后人怎么不提他两度登基,三次让出皇位,最终禅让于儿子李隆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