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就掉呗,不掉怎么生产新的……
有人差点说出这句话来,不过理智还是战胜了本能,终究没能说得出来。
来自参协会的军人笑道:“因为我们并没有升级作战模式,只是升级了规模,在这一点上,他们是跟不上我们的步伐的。我们分析过,现在对于交趾的支持,已经是他们当前状态下最大的能力,再升级,他们”
国力强大,的确是有好处的,在同等的等级下,能做的事情更多,腾挪的空间更大。
现在的花旗,还不是高振东穿越时那个一掐脖子就翻白眼,一松手就吹牛逼的他们。这句被某些群体发明出来的话,却没想到意外的适合他们的主子。
回旋镖了属于是。
这个解释,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东方人能打是真能打,但是穷也是真穷。只要不把对方刺激到无法忍受的地步,在现有级别上扩大规模,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对方大概率不会有非常大的反应。
“我认可参协会先生的说法,对方的能力有限,在不升级形式,只扩大规模的情况下,对方无法对等跟进我们的所有行动。”
“是的,先生们要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姿态性的升级级别也许比升级规模要省钱得多,对方有能力升级作战的级别,但是不一定有能力在现有级别上扩大规模。”
“我同意……”
“我同意……”
“……”
迟来的滚雷,还是来了。
——
高振东完全没有想到滚雷的事情,他压根就把这个事情忘记得一干二净,毕竟这事儿和国内并没有多少关系,非要说关系的话,那就是高炮部队可能会面对更多、更强大的敌人,但是现在的高炮部队,可不是他上辈子的那个。
抛开导弹不说,仅仅是近炸引信,就足够敌人喝一壶的。
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高振东现在面对的不是滚雷,而是小砸炮。
没错,就是那支和PPK长相相似的小砸炮。
要说这支枪和PPK的渊源,要从52年说起,52年是真的仿制过PPK,只是因为技术和环境问题,仿制的成果不太理想。
而这支和PPK的区别就比较大了,不过高振东对这支枪并不了解,主要是因为“小砸炮”的名声,高振东上辈子对这支枪没有半点兴趣。
高振东的想法很简单,枪首先得有威力,小砸炮这个威力,实在是有些一言难尽。
毕竟比起7.62/7.65*17来说,大黑星的威力明显要大得多,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小砸炮的名声就是这么来的。
高振东上辈子没注意到的是,实际上小砸炮的子弹威力比PPK要大,之所以被诟病,有一半还是火力不足恐惧症的锅。
至于为什么这玩意会到高振东手上来,和什么验收啊课题啊都没关系,唯一的原因是,高振东是用户。
“怎么?准备用这个枪换掉我手上这把?”高振东有些嫌弃的两个指头拎着小砸炮,对三分厂内保的同志道。
“是的,这枪是去年刚定型的,主要用于高级别人员、有隐蔽携行需求的同志们、还有负责治安同志用的,您手上那支,威力有点太大了,而且不够隐蔽,另外,那枪没保险,有些危险。”
高振东乐了,对我来说,隐蔽携行还是个事儿?
不过内保的同志的话也没错,大黑星是真没保险,除了那个操作起来也挺危险的击锤半待击“保险”之外。
高振东摇摇头:“我不换。”
他是真的不想换,虽然自己枪法倒是能弥补小砸炮的威力问题,但是那玩意他拿着总觉得不得劲儿。
“可是,按照规定,您的级别应该要换的。别的不说,主要是不安全。”
高振东笑了起来:“我玩了多少年枪了,还在乎这个?不过你们要是真想给我换的话,弄支新枪吧。”
内保的同志人都麻了,搞支新枪这事儿,也不归我们管啊,我们也没那本事。
不过他们还是很老实的问道:“您想要什么样的?”
高振东拿出自己的枪:“就改三点。第一,加上保险机构,这样就不用担心不安全了。”
大黑星的原型,是仿制花旗的M1911的,不过做了极致的简化。好处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不过问题也带来不少。
简单粗暴的白熊,能干出取消所有正经保险的事情来,不得不说他们的心是真的大。
“还有呢?”内保的同志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把高振东的意见如实上报,这货他们也劝不动。
“第二,把这个握把的角度稍微再倾斜一点,大概这个角度。”高振东在纸上画了个角度。
“嗯,明白了,还有没有?”
“把子弹换成9*19派拉贝鲁姆弹,然后把弹匣改成双排单进的。”
说实话,内保的同志都不知道这个派什么东西的弹是什么东西,但是既然高总工这么说了,想来是有道理的,他们只管记录就行。
“高总工,还有没有?”
高振东摇摇头:“没了,就这些。如果能弄出来一把这种枪,我马上就换。”
对于他的执着,内保的同志没有任何办法,只好如实记录,剩下的事情,就不是他们的工作范围了。
对于高振东来说,花费不大的代价和几句话解决一下公安同志的问题,还是很值得的。
高振东没想到的是,他的话是上午说的,电话是下午打来的。
“你怎么有空关心起手枪这种东西了?”电话里委总工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笑意。
不怪他们有这种想法,高振东感兴趣的,至少也是大规模列装的、用于炮兵坦克兵后勤部队等自卫的冲锋枪这个级别的东西,至于手枪,在委里看来这东西和高振东就不搭界。
这玩意对战争的影响,实在是没有。别说战争了,就连具体的战斗,这东西也没什么鸟用,非要说的话,拼刺刀的时候能拔出来打个突然袭击?
潜意识中,这东西和高振东的“级别”就对不上。
高振东笑了起来:“其实我也没注意这东西,不过同志们想要我换枪,说实话,那枪我实在是看不上,总觉得拿在手上没底。”
“嘿,你还嫌弃上了。那是专门研制的高级人员用枪,给你配上是正好的。这可是去年刚定型的,没生产多少呢,就给你配上了,你还不乐意?”
这枪虽然去年就定型了,但是产量并不高,真正的量产已经是80年代的事情了,此时的确是不多。
其实对于高振东手上的枪是不是要收回来,委里也是讨论过的,结果被领导一句话就给否掉了。
——“如果高振东碰上了需要用枪的场合,他不管手里有没有枪,你猜他会不会冲上去?”
这一句话就结束了所有的讨论。
是啊,以高振东同志的风格,真遇到了这种情况,他是不管手里有没有家伙都会冲上去的,就好像上次在他们厂门口他几枪就崩了一名特务一样。
把他的枪收了,反倒是给他带来危险。
至于枪在高振东手里是不是会带来别的危险?这个问题同志们倒是没去考虑,开玩笑,这东西在他手上再安全不过了,他会用这东西去做坏事?有这功夫和这想法,他只要躺着吃老本就行了,带来的危害比一支手枪大得多得多。
所以枪就不收了,该换就换得了。
“那枪给高级人员和有隐蔽携行的人用是可以的,不过我就算了,我又不是高级人员,哈哈哈。而且,这枪给搞治安的同志们用可差点儿意思。”
“为什么?说说。”这才是总工打电话的原因,虽然高振东那三句话总共就花了他两分钟不到,这还得算上内保的同志记录的时间。
至于你算不算高级人员,你说了不算。
但是既然高振东说了,而且还有很明确的意见,那就值得重视了,手枪也是枪嘛。
高振东的精神一下子就来了,你要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小砸炮我不太了解,但是大黑星我还是很清楚的。
高振东道:“对于治安口,只要是隐蔽携行需求的同志,小砸炮威慑力太差了。”
这是治安口的同志对小砸炮最大的诟病,吓不住人,至于威力都是后话。
“啊这……”委总工一时语塞,你还取上外号了,小砸炮,忒损了。
但是顺着高振东的话往下想想,好像有道理。
这是65年,经历过战争年代和大剿匪的人可基本都还活着,见过大世面的人们对小砸炮这玩意,估计是真没啥感觉。
诶?我怎么都跟着叫上小砸炮了,总工哭笑不得。
高振东: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所以你的意见,对于这些同志,还是要用仿TT33?”
“对,但是仿TT33的毛病也不少,所以我才提那些意见。”高振东道。
“有什么毛病?除了保险之外,这东西是真的不安全。”
刚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同志们,对于治安上要用什么枪,心里还是不清楚的,不过大黑星的那个保险,倒是都知道,的确是出了不少的事故。
这也是想给高振东换枪的原因,这货可别一不小心把自己给打了,虽然他也是老枪手了,但是这事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花旗佬的巴顿打了一辈子的仗,不还是被自己的手枪给崩了?
小砸炮的4重保险,在这方面比起仿TT33可谓是断崖式的领先。
所以总工的意思就是,保险的事情我明白你就不用说了,说别的。
对于这个问题,高振东有的是话说。
“老总,您也打过仿TT33吧?”
“嗯,打过,挺好的啊。”除了没保险之外。
高振东道:“那您回忆一下,你自然抬起枪的时候,枪口指向什么地方?”
虽然打得不多,但是高振东这话在第一时间就勾起了总工的回忆。
“枪口偏下!”
“对了,就是这个问题,所以我才说让把握把角度往后斜一点。”高振东笑道。
不愧是真上过战场,收割过敌人狗命的,细节太到位了。
但是……
“可是你可能不知道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子弹的原因,TT33系列的枪,握把的角度就做不大,否则可能会造成供弹故障。”
这就是TT33那个角度近乎垂直的握把的最大原因,毕竟不管是大白熊还是我们,都不是傻子,这么明显的问题不可能想不到。
和直弹壳的.45ACP、9*19派弹不同的是,瓶颈壳的7.62*25子弹为了多装火药,弹壳是有锥度的,这就造成角度过大的弹匣供弹会有问题。
而大白熊对此的解决方法也很简单粗暴而且便宜,把握把角度做小。
至于指向性不好?无所谓,人适应枪就行。
实际上大黑星的握把角度和TT33相比是有改进的,但是还是不够彻底,就是因为弹壳锥度问题。
“我知道,所以我建议换9*19派弹,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派弹在这种角度下的供弹,相比7.62*25要好得多。”
“啊……难怪……”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带来问题的子弹?
这可不像是高振东的风格,他要求换子弹,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那你换子弹的其他原因是什么?”
高振东的笑意,隔着电话都能感觉到。他想笑的原因,主要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些反传统。
“最主要的愿意,是威力过大,不对,确切的说,是穿透力过强。尤其是对治安口的同志来说,这是个不小的缺点。”
“穿透力过强?穿透力强不是好事?”这就是答案反传统的原因,一向在火力上有不治之症的高振东和部队,怎么可能嫌弃穿透力过强?毕竟治安口也算得上是部队,当年可是有治安兵的编制的。
“您想想,处置治安事件的场合下,在敌人背后,最多的是什么?”
敌人背后?敌人背后不是敌对势力嘛……委总工刚想到这里,突然觉得不对。
豁上老命都要看热闹的是谁?是广大群众。
穿透力太强,一颗子弹可能就是两条人命。
还得是振东同志,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安全放在心上。
既然这样,那问题可又绕回去了:“那小砸炮穿透力没那么强,不是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