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城东,火器工坊以西,释甲土山以东。
等贾琮刚列阵完毕,远方翻涌烟尘中,已冲出大队骑兵,马蹄轰鸣,刀光雪亮,铺天盖地般席卷而来。
阵前三百持盾禁军,以及后阵的枪兵,许多人没经实战,面对黑云般的骑队,整个军阵微微有些骚动。
贾琮策马在阵前飞驰,大声喊道:“敌军来袭,来势凶猛,稍有退却之心,有死无生,唯战方有生路。
所有枪兵弓箭手,听号令结阵发射,只要应对得当,你们都可以活下来!”
贾琮在阵前驰骋呐喊,面对远处上万军骑,显得无所畏惧,明光铠闪闪发光,神情肃然,令人折服。
将为兵之魂,贾琮的镇定自若,面对万军杀阵,依旧弥散的强大自信,让整个军镇很快稳定下来。
三百枪兵三连击列阵,后队劲弩铁箭上弦,所有军士全神贯注,只待贾琮下令,便立刻结阵发射。
……
残蒙精骑大队自瓦武镇出发,绕过山间官道,在开阔地带稍加结阵,便开始常规的快速冲锋。
距离火器工坊十余里的距离,在快马疾驰下,以飞快的速度缩短着,甚至已能看到周军军阵。
蛮海在上百亲卫簇拥护卫下,疾驰在骑阵中,喝道:“周军千人结阵,势单力薄,无需顾忌。
各队全力冲阵,传令下去不得发箭,以免乱中射死贾琮。
冲入敌阵,抵近砍杀,除了贾琮,不许留一个活口!谁能生擒贾琮,赏金千两,赐万户军职!”
蛮海的军令在骑阵中,飞快众口传递,骑兵发出兴奋的吆喝,人人血气翻涌,愈发杀气腾腾。
赏金千两,赐万户军职,对每个骑兵都是极大诱惑,所有骑兵都奋勇向前,抢夺这无尚军功。
并且他们都不会觉得,想获取这份功勋,会存在太大的难度,因为前方周军结阵不过千余人。
他们在万骑冲锋之下,顷刻间就会瓦解,想擒获威远伯贾琮,不过手到擒来,只看唯手快尔。
……
贾琮退回禁军盾阵之后,坐在马鞍上向前方眺望,手上的弯刀出鞘,喝道:“稳住阵势,听我号令射击!”
残蒙精骑大队前锋,呐喊冲锋,将要冲入火枪射程,蒙古骑兵狰狞面孔,甚至都已清晰可见。
万马冲锋强大气势,似能践踏摧毁一切,贾琮感到大地震荡,恍如暴躁地龙翻身,顷刻便要裂地而出。
但撕扯天地的巨响,并没糜散他的神经,反而让他更加专注,用尽所有心力精神,捕捉骑阵前冲契机。
就在残蒙骑队前锋,冲入火枪射程瞬间,蓄势待发的火枪兵,终于等到贾琮爆喝下令:“全队三连射击!”
他才话音未落,上百火枪同时发射,密集枪弹宣泄而出,爆发出闷雷般震响,瞬间掩盖住巨大的马蹄声。
刚冲入射程的残蒙骑队先锋,在火枪首轮射击之中,瞬间有几十骑兵翻身落马,整个骑队前锋顿时大乱。
原本高速冲锋的上万骑兵阵,因先锋骑兵大批落马,后队骑兵根本来不及减速,全都蜂拥而上相互践踏。
数不清的骑兵相撞落马,被后续骑兵踩踏而死,许多无主战马惊恐嘶吼,四处乱撞,骑队前阵一片混乱。
……
这是残蒙骑兵首次遭遇火枪齐射,这是他们以往从未有过的经历,毫无应对经验,难以理解火器的犀利。
甚至他们的战马从未听过枪声,上百火枪齐发巨大声响,让这些草原上等战马,瞬间吓得惊恐嘶鸣不止。
这一切因由的交织,让首轮火枪射击杀伤力,最大限度延展扩大,残蒙上万骑队冲锋,竟顷刻出现停滞。
上百火枪的首轮射击,只造成骑队数十人伤亡,但后续骑队相撞踩踏,瞬间糜烂成数百人的落马。
即便贾琮多经历火器对阵,对这样的火枪齐射效果,也感到有些意外,同时也抓住这宝贵的先机。
三百火枪兵虽大多首次实战,但是火枪三连击训练,早已经滚瓜烂熟,如同深深刻入到肌肉记忆。
首轮上百支火枪刚射击完毕,第二轮第三轮射击紧跟其上,宛如退波逐浪一般,向骑兵敌阵倾泻枪弹。
首轮射击的巨大伤害力,让所有火枪手信心大增,前进、后退、装弹、射击,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许多被撞倒的残蒙骑兵,有些侥幸逃过后军践踏,却死在后续的火枪齐射中,骑队伤亡再次扩大。
贾琮紧盯受阻的残蒙骑兵前阵,下令所有禁军弓弩手发射,不给骑兵前阵喘息之机。
雨点般的强弩利箭,将火枪射击所有空隙,封堵得密不透风。
八百人的军阵浑然一体,爆发出高效的杀伤力,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无情收割残蒙骑兵生命。
……
残蒙骑阵之中,蛮海听到震耳欲聋的枪声,看到骑兵前阵人仰马翻,哀嚎不断,顿时脸色大变。
前方副将策马来报,惊恐叫道:“二王子,这是贾琮的火器兵,手上火枪都会喷火,前队伤亡惨重。”
蛮海急声问道:“方才有多少火枪兵在对阵?”
副将说道:“大致有三四百人,他们的阵法十分古怪,中军大队冲阵受阻。”
蛮海目露奇光:“不过才三四百火器兵,就能削弱前锋骑队冲势,大周的火器果然十分厉害。
贾琮实在是大能为人物,要是能将他生擒活捉,为蒙古也造出这等火器,何愁不能横行天下!
他只有三四百火器兵,即便能一时逞威,还能挡住我上万蒙古勇士,他终究还是我囊中之物。
传令中军减速后退,避其锋芒,从两侧迂回,击其他侧翼,左右钳制,务必要生擒活捉贾琮!”
……
三百火枪手连续射击,动作节奏越发流畅,后队弩箭持续发射,将残蒙骑队压制在射距之外。
但是贾琮神情却愈发凝重,因为光凭八百枪手弩兵,绝对无法长久抵挡上万骑兵。
蒙古人首次遭遇火器,因有些不知所措,才会暂时处于下风,但这种状态维持不了多久。
那位统领两万军骑的将领,绝不是什么泛泛之辈,他只要稍受挫折,很快便会想出对策。
艾丽笑道:“玉章,他们前锋骑队,减慢冲锋马速,有退却迹象,蒙古人真是不堪一击。”
艾丽无心之言,贾琮却脸色大变,他想到残蒙中军突然退却,必定是对方主将已经有所醒悟。
中军骑阵强行冲锋,即便冲破己方枪阵,也会付出惨重代价,所以躲避锋芒行侧翼击破之计。
一旦八百军阵两翼被攻,顷刻间就会陷入重围,到时不要说战胜,所有人都要死于万骑之下。
贾琮立刻飞身上马,喊道:“所有骑兵立刻上马,往释甲土山撤退,避开残蒙骑兵侧翼。”
他叫过禁军牙将于承忠,说道:“我会带骑兵西撤,引开蒙古骑兵大队,你们马上往城墙撤退。
只要进入城头弓箭覆盖范围,多半就能保住性命,此战如能得胜,你我都生还,我必为你请功!”
于承忠面色郑重,说道:“末将等能保住性命,全赖威远伯以身引敌,卑职感激不尽,伯爷千万保重。”
贾琮的三百骑兵和五百禁军,几乎在顷刻间散阵,各自往不同的方向退却。
三百骑兵策马奔驰,自然是来去如风,于承忠五百禁军,险象环生之下逃命,退却速度可比战马……
就在五百禁军向后退却,经过火器工坊时,看到工坊中冲出五辆马车,飞快追上三百神机营骑兵。
……
残蒙骑兵大阵之中,蛮海正指挥中军退却,骑阵左右两翼包抄,意图击破对方侧翼,最终包围歼灭。
只是他刚指挥中军退却,左右两翼还未及发动,却见对方八百军阵停止攻击,毫无预兆的散去阵型。
而且周军阵势散去以后,竟分成两拨不同人马,向着不同方向退却,让人顾此失彼,不知去追哪头。
特别是那三百骑兵行动如风,几乎在间不容发之际,便冲出了蒙古精骑右翼前方,向西北快速退却。
蛮海气得摔了马鞭,他在瞬息间,便损失中军数百骑兵,对方却未伤一人,在他眼皮底下快速脱身。
忍不住大声骂道:“该死的贾琮,竟如此狡诈,趁我军阵调动间隙,居然能快速变阵应对,逃之夭夭。
怪不得他能在辽东灭了女真三卫,战阵之上,眼光之准,应变之快,当真非同凡响!”
身边副将说道:“二王子,敌阵分成两拨退却,我们到底该去追哪拨,还是立刻分兵去追?”
蛮海说道:“自然要去追堵骑队,你没看见骑队领头,那身极显眼的明光铠,那就是贾琮!
另一拨逃走的散兵游勇,根本没必要去理会,方才从工坊还冲出五辆大车,跟随骑队退却。
难道这些车上装了要紧东西,可能就是工坊营造的精良火器,右翼转前队,全军追击,不能放走贾琮!”
随着蛮海军令下达,万人骑阵改变方向,整体向右侧回旋,使原先侧翼包抄的两翼,仓促间生出紊乱。
整个骑阵花了片刻功夫,才顺利导正方向,如同黑色狂潮,仿佛漫天席卷,紧紧的咬在三百骑阵之后。
只是残蒙骑兵大阵调整方向,委实花费了一些时间,双方追逐的距离被拉开一段距离。
……
神京城东城墙,大批五军营弓箭手,守护城头每一处空隙,弓箭虚张,严阵以待。
忠靖侯史鼎带领守城将官,人人眺望城下那场对战,虽然双方力量悬殊,却格外针锋相对。
当贾琮以区区八百军阵对敌,使得残蒙万骑前军人仰马翻,城头众人都不由自主发出欢呼。
但双方兵力实在悬殊,对阵不过片刻之间,贾琮便收阵撤退,引得蒙古精骑大队穷追不舍。
城头观战将领皆心生担忧,不少人都请命出城救援,但都被忠靖侯史鼎拒绝。
五军营中军参将王麟,日常跟随在史鼎左右,所以对事情根源知道几分。
赞道:“大帅,威远伯虽兵力远逊对方,但极善于扼要战机,战阵应变迅捷果断,实在是一等一将才。
即便当年先荣国公在世,也难有这等果敢勇略,荣国贾家当真后继有人。”
……
史鼎方才看到贾琮以数百之军,正面迎战上万残蒙精骑,心中十分担忧,甚至后悔原先商议。
几乎就要改变初衷,领兵开城救援,但最终克制住冲动。
因残蒙来敌是赫赫两万精骑,神京城虽是大周国都,但城内骑兵不过才数千,无力与数万敌骑抗衡。
如果贸然领兵出城救援,等待他的只有全军覆没,而且会撼动大周国都安危。
等看到贾琮以八百军阵,迎战上万残蒙精骑冲阵,临危不乱,指挥若定,靠着火器犀利强劲,竟能抢夺战阵先机。
他心中才重重松了口气,心中的担忧才渐渐放下。
史家和贾家乃姻亲之好,他日常经常出入贾府,听多了贾琮的事迹。
但他毕竟是武将,贾琮文华鼎盛诸般事迹,史鼎虽觉得惊佩,少有感同身受,多半听过就罢。
至于贾琮在辽东扫平女真,虽然战功显赫,对他只是道听途说,对其将才武略从未亲眼得见。
如今目睹他率军以少战多,蹈临生死之间,将才奇略指挥若定,实在是从未见过之惊心动魄。
……
贾家能竟出这等麒麟之子,让史鼎实在是羡慕不已,想到两家默许联姻之事,心中越发炙热。
史家如得这等俊才佳婿,庇佑家门,辅助家声,对贾史两家都有巨大好处。
他想到贾琮还在三年大孝,等到他满了孝期,湘云也将及笄之年,两家联姻之事,便可着手操办。
即便贾琮身具赐婚之荣,自己身为圣上肱骨之臣,或许能向皇上讨这桩圣恩……
正当史鼎心思暗涌,身边王麟说道:“大帅,虽然威远伯占到先机,但他毕竟只有数百骑兵。
如被大队残蒙精骑紧追不放,一旦马力困乏,只怕就要陷入重围,到时该如何施救?”
史鼎微微一笑,说道:“谁说他只有数百之军!”
参将王麟听了这话,心中微微惊讶,但想到贾琮战法迅捷诡异,即便另有伏兵也不算稀奇。
史鼎问道:“城墙靠近释甲土山一侧,三千名弓箭手是否都到位了?”
王麟说道:“按照大帅军令,天亮后已布置妥当,并且配置足够箭羽。”
史鼎说道:“到时听我号令,敌军如靠近释甲后山,立刻发乱箭拒敌。
那里在弓箭射程内,绝不能让他们靠近,如果他们无此意图,根据战况仰射扰敌……”
…………
城下两支实力悬殊的兵马,皆在全力追逃,贾琮率领三百骑兵,将追赶蒙古大军拉开一段距离。
艾丽所骑的黑马追风,是马中少有的英物,贾琮所骑战马也是诺颜送的大宛宝马。
两人马速快过其他骑兵两个马身,为防止身后大队蒙骑包抄,随机改变急驰方向。
身后三百骑队因保持适当距离,使其能随之灵活改变线路,骑队不断向土山靠近
三百骑队应对大队精骑兵追敌,展现出极高超的游弋技巧,这和贾琮时常带队巡弋,积累下的默契分不开。
等到三百骑队终于靠近释甲山,贾琮和艾丽带领骑队回旋,斜向擦过释甲山前道路,让后续追兵猝不及防。
上万骑兵大队要调整前进方向,比起数百骑兵要困难许多,等到残蒙大队靠近土山,贾琮已越过释甲土山。
残蒙骑兵大队有近二万精骑兵,被贾琮导引调整前进方向,会陷入巨大惯性,无法灵活调整大队前冲路线。
上万骑兵如同奔流汹涌的潮水,紧贴着释甲土上疾驰而过,土山松林中一千七百名火枪兵,早已蓄势待发。
暴雨般的枪声毫无预兆的响起,在狂奔的残蒙骑队的侧翼,撕开一个巨大口子,上万人骑队仿佛瞬间截断!
许多骑兵猝不及防中中枪落马,后队骑兵即便没有被击中,被疾驰的骑队携裹,因无法减速纷纷相撞落马。
土山上有一千七百神机营枪兵,即便分成三连击列阵射击,每轮都射出五百枪,威力是方才三百枪兵数倍。
庞大的万人骑队中段一片大乱,每轮五百火枪的连番轮射,让疾驰的骑队侧翼,在毫无防备之下遭受重创。
蛮海因率领骑兵前队紧追贾琮,已早一步冲过了释甲土山,突然听到枪声如雨,回头见骑军后队人仰马翻。
顿时脸色苍白,气的暴跳如雷:“该死的贾琮,太过狡诈无耻,他何时在此设下伏兵,为何斥候没有探知!
马上传令骑队中军稳住阵脚,躲避火枪,弓箭反击!”
但是一万八千人的骑队,实在太过庞大,等到蛮海军令传达到位,土山上的火枪兵已完成三轮三连击射击。
比起火枪兵正面列阵射击,这种侧翼大面积突袭,在密集骑队毫无防范前提下,造成的杀伤力大幅度上升。
近两千火枪兵向残蒙骑队,密集发射三千多发枪弹,使得骑队两千余人伤亡,顷刻将被撕开血琳琳的缺口。
等到残蒙骑队稳住阵脚,开始向释甲土山射箭反击,千余枪兵早已撤出松林,密集箭雨根本无法造成伤害。
……
神京东城墙之上,史鼎和许多守城将领,亲眼目睹土山上伏兵阻击一幕,人人心中震撼,各自惊叹不已。
史鼎不住颔首,笑道:“好个贾玉章,土山伏兵竟然是这等用处,击其中流,断其首尾,用兵颇为精妙。”
中军参将指着土山树林,说道:“大帅,三轮三连击后,土山上的枪兵已后撤,正好推开敌军箭羽抛射。”
史鼎说道:“你难道没有发现,每次残蒙骑队遇袭退却,火枪兵都立刻收枪回撤,每次都巧妙躲避反击。
这是贾琮吃透了火枪排射的不足,还有骑兵快速应变的长处,他才敢以两千火枪兵,对阵上万残蒙骑兵。
此乃用兵细微之大道,大周如多几名这种将领,四海臣服,万邦来朝,都不是什么难事。”
身边一众五军营将领听了这话,心中都暗自震撼,今日一战之后,贾琮必定会再次名动天下。
自当年辽东削平女真,再次展示惊人兵谋将略,或会让他在大周军武,立下难以撼动的威望。
史鼎注视城下战况,沉声说道:传令城头三千弓箭手,向土山外侧敌军抛射箭雨。
阻挠敌军靠近土山,让山上火器骑兵顺利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