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历史国战:开局黄巾起义 > 第737章 一计不成再来一计!

第737章 一计不成再来一计!

    “混仗!”

    “这能被偷袭?!”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武昌外围。

    今日一早刚起来的巴托就接到了个让他震惊的消息!

    用来赎人的钱被截了!

    艹!

    接到这个消息的巴托差点没疯掉。

    那可是五十万!

    这钱不光是用来赎人,更是他用来钓鱼的!

    按照他想的,本来是要用这钱把对面那些太平教的人调过河来找机会偷袭一波。

    再不行也能把博尔忽换回来。

    结果现在倒好,鱼饵还没运过来,先被鱼吃了!

    “大汗...”

    “这下怎么办?”

    “要不再运点银子过来?”

    刚进门的耶律楚材看着火冒三丈的巴托,嘴角微微一抽。

    这下是真舒服了。

    啥事没办成还倒贴进去50万两。

    可真是折了夫人又折兵!

    “你当我们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他们能抢一次,那就能抢第二次第三次。”

    “然后再送他们50万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可惜...本来想用这50万做饵的。”

    巴托一听这话瞳孔顿时瞪大许多。

    他这次调集银子本就突兀,想的就是速战速决尽快把银子运到平原。

    结果太平教开始反应了过来。

    显然是有探子在四周一直观察着。

    这种情况下要继续运钱,那可真就是给对面送!

    见巴托似乎没了继续运钱的想法。

    耶律楚材暗暗在心中笑了声。

    他本就觉得这个法子不怎么靠谱。

    就算银子运了过来,这太平教的人敢不敢过河交换都得打个问号。

    一旦双方开始算计那机会就是对等的。

    眼下这情况保住武昌不丢就能保住自家的利益最大化。

    没必要铤而走线。

    “那博尔忽咋办?”

    “没银子对面是不会放人的。”

    “要不我们现在派兵马过去看能否将钱抢回来。”

    虽然心里开心,但耶律楚材脸上却是表现的很是愤怒。

    不管怎么说博尔忽都是同僚。

    主公的出发点是好的,肯定是得附和两句。

    “还能怎么办?先写封信过去,把那诸葛亮好好骂上一顿!”

    “我就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

    “至于派兵去追剿...还是算了吧。”

    “那边全是山地,追也不一定追得到。”

    “而且我们这一动,万一河对面的太平教趁机过河扎营怎么办?”

    巴托其实也想过,要不现在就派兵去了山里搜寻。

    以他手中的人马追回部分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但是想来想去还是算了。

    他这一动来回定要两三天的时间。

    万一太平教的人趁着这时间过河强攻武昌,那整个计划就会被彻底打乱。

    眼下还是得先保住武昌不丢。

    “是。”

    “可继续这么僵持着,对我们也有些不利。”

    “武昌内的钱粮并不多,而且得优先保证那些倭寇自己的用度。”

    “我们的粮草则大部分要通过河南那边转运,本身就得绕路,而且指不定就会被各种袭击。”

    “长此以往下去亏得厉害。”

    嗯。

    瞧着自家大汗已经彻底冷静下来。

    耶律楚材点点头,随即才又问出一个问题。

    这家是长距离作战,这后勤补给本就困难,可不能拖太久。

    “无妨。”

    “短时间内问题不大。”

    “而且倭寇的支援就在路上,只要他的支援抵达,这些太平教的人就得全部撤走。”

    “估计最多两个星期。”

    巴托摸摸头也知道这事有些麻烦。

    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是尽全力去帮助倭寇占住湖广最后的几块地盘。

    先这样着吧...

    否则倭寇一旦丢了湖广,那整个长江以南的局面就彻底崩了!

    ----------------------------------

    另一头。

    收到周仓那边得手的消息。

    贾诩此时虽然欢喜但并不算太多。

    主要还是那河对面的草原蛮子并没有他预想中那般暴跳如雷。

    反倒是像不知道这事一样。

    显然,对面并没有起兵追剿的打算。

    “啧啧...”

    “看来某些人的算盘打空了。”

    “这些蛮子还是有几分战略眼光的。”

    “知道什么重要,什么次要。”

    “现在咋办?”

    “这河也过不去,只能是这么干瞪眼。”

    大营内,李儒看着地图忍不住调侃了两句。

    这草原蛮子倒是比他们预计的能忍许多。

    看来只能是另寻他发了。

    “没事。”

    “领兵打仗本就七分看人,三分看天。”

    “既然他们不上当,那就换个法子。”

    “这样。”

    “你让人把这封信件给主公送去。”

    “问问他的想法。”

    “继续拖下去于我们不利,还是得想办法破局才行。”

    贾诩倒是一脸淡定。

    从袖中抽出封信件递给了李儒。

    信件并没有封口。

    李儒眉头挑了挑将里面的内容拿出来看了两遍。

    “这...”

    “会不会太冒险了。”

    “虽然成功的可能性不低,但万一倭寇倾巢来救怎么办?”

    这里面的内容并不多,总的来说就是个计划。

    贾诩想让主公在长沙外围留下疑兵,然后亲率三万人马从远处连夜过河。

    同时让曹操那边也开始行动。

    待到两边同时过江,则由自己这方担任主力做出要强攻武昌的样子。

    只要这些骑兵敢在江边拦截,那待到主公和曹操两支大军合围过来,就可将其困死在武昌城外。

    这个计划就是妥妥的阳谋了,但虽然看起来很不错问题依旧是有的。

    那就是长沙府内的倭寇会不会倾巢而出进行解救?

    如果倾巢而出,那他们可就危险了!

    “不会,这草原人和倭寇之间关系没这么好。”

    “而且倭寇被我们困在岳州和长沙两座城池内,外围消息相当闭塞。”

    “先不说他们能不能第一时间拿到情报,就算拿到了肯定也得怀疑这是不是我们布下的计策,想要诱他们出城。”

    “这些倭寇之前可是被我等人算计怕了。”

    “只需稍微筹措几天,武昌这边必成定局!”

    “就算这些草原人认怂第一时间跑了,那我们也可趁机在武昌城外扎下几座营地。”

    “就算还是拿不下来武昌,这主动权至少是在我们手里。”

    “但如果真的把这支骑兵给逮着了,将其重创!”

    “那这武昌城可就是唾手可得!”

    贾诩轻笑一声,语气笃定。

    他可不觉得这两家之间关系有多铁。

    倭寇是绝对不会冒着倾巢而赴的危险出来救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