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哥喜欢古诗(近体诗),偶尔也能胡诌几首,但在正文中,弦哥有一个执念,只能集句古人的诗句,断不能用自己写的诗,因为那样才真是跳戏了。
弦哥认为作者不能在正文中在角色之外插入自己写的诗(角色多是外国人,没法让他们写),那相当于自评,作者是不能在正文中穿插自评或注解的(金宇澄老师除外)。
前言和后记以及题外话不是正文,在前言中,弦哥写了一首七言绝句,题目是《天卫二十八》。
这里是后记之后的题外话,不算正文,加上弦哥有强迫症,自作七律一首,作为对前言的呼应,算是回应书友想看弦哥自己写诗的要求,同时也作为对于创作过程和整部的一种别样的总结。
七律《未完待续》
拾来古镜照今途,
摒去新诗仗旧符。
地气澄清昌荐藻,
天王缭绕弱蜘蛛。
行人得伴循玄道,
汗水温冰润玉壶。
两命无通还竞戏,
五星有信自连珠。
七律是近体诗中格律要求最严格的一种,弦哥希望通过自评此诗,将学诗心得与书友分享。
关于押韵:
后记中已经介绍了平水韵,唐宋近体诗多用。除此,有清朝人归纳的词林正韵,对严苛的平水韵进行了简并,更宽泛的还有中华新韵。
弦哥的这首七律押平水韵,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途、符、蛛、壶、珠均为平水韵“七虞”韵部,且都是现代常用字,现代读音也都符合新韵。所以,这首诗用的是更严格的平水韵,也可称为“净窄韵”或称为“新平水韵”(别找度娘,这两种叫法是弦哥独创的)。
关于平仄:
平仄对于绝律诗最为重要,每句偶数字必须平仄相间,上下句组成一联,相应位置平仄必须相对(相反),而联与联之间则需相粘(相同)。
总结一下:考察偶数字,句中平仄相间,句与句平仄相对,联与联平仄相粘。
这是一条铁律,一首声称是近体诗的作品,偶数字平仄错用,哪怕只有一字,立即被一票否决,判定为“不及格”,不及格这个词汇就出自于此。
那奇数字呢?七律第7个字,押韵的用平声(韵脚),不押韵的用仄声(白脚),否则同样判为不及格。
除三平尾、孤平等特殊规定,1、3、5字平仄错用不为错,也就是常说的“一三五不计,二四六分明”。但二四六位置的平仄必须用对。
比如被史家称为的千古第一七律,杜甫的《登高》,有的1、3位置上的平仄就不对,弦哥把这些字挑出来,分别是:“风、渚、沙、百、多”。全诗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另有诗评家以崔颢的七律《黄鹤楼》为第一,而黄鹤的“黄”字平仄就是不合的。
再强调一次,除特殊要求外,1、3、5位置平仄不合,完全是合格的,不能判为错。
但另一方面,诗歌是文人的文字游戏和雅趣,并不是1、3、5不计就乱用平仄,除非不得已还是会尽可能用对,叫作:“求工”。
古人“求工”的证据体现在统计结果上,如果不考虑1、3、5的平仄,那么8句就有24个字不计平仄(实际规则很复杂),分布概率应该是每首七律有12个字平仄不合。
实际情况是,好事者票选的排名前100首的七律中,平仄不合的字最多的有八个,最少的只有一个字,远低于12这个平均值。可见诗人们很自律,都是尽可能求工的。
流传下来的古人七律中,有平仄完全符合格式表的吗?应该有,只是弦哥暂未见过,有心的书友可以找一下。每个字都合平仄的叫作:“满工”。
弦哥这首七律平仄如下:
诗中“缭绕”的“缭”字和“得伴”的“得”字,现代读音都是扬声(二声),属于平音字。但在古汉语(诗词)中,“缭”和“得”都是上声(三声),是仄音字。
拾来古镜照今途,
平平仄仄仄平平
摒去新诗仗旧符。
仄仄平平仄仄平
地气澄清昌荐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天王缭绕弱蜘蛛。
平平仄仄仄平平
行人得伴循玄道,
平平仄仄平平仄
汗水温冰润玉壶。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命无通还竞戏,
仄仄平平平仄仄
五星有信自连珠。
仄平仄仄仄平平
弦哥的这首七律是满工吗?
不是,有一个字不合,本应用平声,诗中是仄声,就是五星的“五”字,因为位置是第1字,所以不算错。
弦哥不是有强迫症吗?把“五”字改一下,不就可以“满工”了吗?
不能改!如果弦哥能改,古人亦可改,为何唐诗成百上千首七律之中未见一首满工?不是说古人也有强迫症,尽力求工吗?
弦哥后来想明白了,这是古人的一种自谦和留白(这里的白指小过错)。
满招损,谦受益,满工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白玉无瑕则溢美,有瑕而近真!
上善若水取其低,不争也,进退忧先而乐于人后也。
这是写诗的哲学,也是中华文化中独特的谦、礼、退、让的审美观。
比如那个著名的故事写成的诗句:“退他三尺又何妨?”
另外,虽然“五”星改为“三”星,平仄相合,意思也对,五星能够连珠,三星也能连珠呀!但五星连珠是弦哥中破解玛雅长纪历的重要计算依据。
玛雅长纪历中的与阿托盾有关的对称性计算刚好是13的平方,即169次五星连珠,230多亿天,折合6300多万年,也正是给定的时间跨度,不能改!这就叫:
退三尺有让,换四邻和睦,
忍一字不工,全五星之德。
关于孤平:
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按照主流(称为甲派)代表人物王力先生的定义是:韵句中除韵字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五星有信自连珠”的平仄是:仄平仄仄仄平平,不属于孤平。
而按照乙派所说:两仄夹一平即为孤平。按此苛刻标准,唐人犯此孤平者众,公认自我要求最高的杜甫就常犯此种孤平,比如:“一行白鹭上青天”和“野航恰受两三人”,都是仄平仄仄仄平平。
按照乙派观点,弦哥的这句诗也犯了同样的孤平,可将第3字改为平声,进行“拗救”,比如“五星凭信自连珠”。
但弦哥以为似无必要,因为若是为了避免此种所谓的孤平,把“一行白鹭上青天”改成“一行红鹭上青天”,恐怕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不会答应。
还有一句诗,就是白居易的“一重浪灭一重生。”也是仄平仄仄仄平平,这句诗能改吗?
弦哥不知道全天下读书人让不让改,但是,弦哥知道,这句诗若是改了,《火爆波长》的书友们不答应!
关于对仗:
对仗的手法有很多,弦哥结合这首七律,介绍以下几种:
基础对仗:
天对地,有对无,还对自,两对五,竞戏对连珠等等。
作为七律,中间两联多为对仗,首联和尾联可以不对仗,杜诗圣显然是完美主义者,前面提到的《登高》,即为四联全对仗的“满对”。
弦哥七律采用了满对的手法,有心的书友可以检查一下。
句中自对:
意思是,上句诗中自含对仗字词,多为反义词,下句也自含对仗,形成句中前后,对句上下双重对仗。《火爆波长》的镜像叙事手法其实就是一种对仗,系“古”对“今”;新科技内容以古体集句诗压章是“新”对“旧”。
弦哥七律首联:
拾来古镜照今途(古今),
摒去新诗仗旧符(新旧)。
古人范例:
陆游:
万卷古今消永日(古今),
一窗昏晓送流年(昏晓)。
杨万里:
新旧年头将替换(新旧),
去留花眼费商量(去留)。
同旁迭对:
上句有两个同偏旁(部首)的词对下句相应位置也是同偏旁(部首)的词。
弦哥七律颔联(第二联):
地气澄清昌荐藻(澄清、荐藻),
天王缭绕弱蜘蛛(缭绕、蜘蛛)。
古人范例:
杜甫:
宛马总肥春苜蓿(苜蓿),
将军只数汉嫖姚(嫖姚)。
赵孟頫:
春酒蒲萄歌窈窕(蒲萄、窈窕),
秋沙苜蓿饱骅骝(苜蓿、骅骝)。
孪生字对:
由两个相同偏旁或部首组成的字对应另外一个同类字,孪生字有林、竹、秝、弱、冒、昌、吕、炎、回等等。
弦哥七律颔联:
地气澄清昌荐藻(昌),
天王缭绕弱蜘蛛(弱)。
古人范例:
杜甫:
锦席淹留还出浦(出),
葛巾欹侧未回船(回)。
白居易:
大历年中骑竹马(竹),
几人得见会昌春(昌)。
邻旁减变:
同一句中,三点水字邻一个两点水的字,对双人旁邻单人旁,或减少偏旁,如冰变成水,对雪变成山。
弦哥七律颈联(第三联):
行人得伴循玄道(人得伴),
汗水温冰润玉壶(水温冰)。
古人范例:
许浑:
寒水欲春冰彩薄(水冰),
晓山初霁雪峰高(山雪)。
苏轼
残雪照山光耿耿(雪山),
轻冰笼水暗溶溶(冰水)。
同旁多字:
上句中有多个相同偏旁的字,对应下句另一同偏旁的字。
弦哥七律颈联:
行人得伴循玄道(行、得、循),
汗水温冰润玉壶(汗、温、润)。
古人范例:
洪炎:
日日寻香穿窈窕(穿窈窕),
行行止渴漱潺湲(漱潺湲)。
方回:
老从杨柳樱桃去(杨柳樱桃),
醉肯螟蛉蜾蠃豪(螟蛉蜾蠃)。
关于用典:
七律中间两联多为对仗,鼓励用典,多数唐宋七律是用典的。
所谓用典,就是使用经子史集中的故事、人物和词汇,借用和表达本诗的意境。
弦哥七律中间两联四句用了四个典故,都在每句结尾的两个字,分别是:荐藻、蜘蛛、玄道和玉壶。出处和寓意如下:
荐藻,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可吸收二氧化碳,提高氧气含量,这正是中的情节,特斯拉和玛利亚澄清地球大气的方法。
《春秋左传·隐公三年》有言,大意为蕴、藻等等微小的水生物“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意思是小东西虽小,却有小的用处,后来,荐藻被引申为有小贡献和作用。
杜甫诗中也用过: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几个小荐藻是无法澄清地球大气的,除非它们“昌盛”,铺满海洋,所以弦哥在诗中用了“昌”字,这正是:地气澄清昌荐藻。
蜘蛛,小昆虫,《西京杂记》中,刘邦的谋士陆贾说:“蜘蛛集而百事嘉小,天以宝为信。应人之德故曰瑞应”。意思是见到蜘蛛好事就会发生。
欧阳修引李贺诗云:拂面蜘蛛占喜事,入帘蝴蝶报家人。
弦哥在这句诗中用蜘蛛两字,在前言中已经讲了弦哥预言天卫二十八的故事,蛛网是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小精灵,弦哥希望新卫星被命名为蛛网,诗中以蜘蛛指代。
七律诗句中,蜘蛛指代天卫二十八,它又暗又小,可谓“弱”爆了。不过,它的发现对于天王星系却是个大“喜事”,因为它的轨道在天王星最外侧,它的发现,大大扩展了天王星系的范围。
于是有:天王缭绕弱蜘蛛。
荐藻微小,如“昌”则使地球大气变得澄清通透,温室效应“弱”化;
蜘蛛暗淡,虽“弱”能令天王星系增加缭绕轨迹,星系范围“昌”展。
昌而弱之,弱而昌之,两句合起来相互印证了中国哲学朴素的辩证法。
玄道,出自《道德经》,书友们都熟悉,不多解释了。
行人得伴循玄道,前五个字都与“人”有关,除了对仗安排的机巧之外,弦哥想特别说一下“行人得伴”的意思,显然,这里的“伴”指的不是驴友或酒友。
《论语》开篇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先想明白第三句,前两句就很好理解了。
如果你是个“行者”,思考研究某领域的学问,探究其中的规律,自认有所发现。你说给周围的每一个人,但他们都不能理解你,也不认同你。
你怎么做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呢?
人不理解,你不生气!
虽然不生气不愠怒,但你感到孤独吗?
回到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什么样的朋?就好理解了。
当然是使你不再孤独,志同“道”合地愿意与你一路循序前行的“伴”。《火爆波长》的书友就是弦哥引以为豪的“伴”!
玉壶:典故出自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个家喻户晓,更不必多说。
《火爆波长》中有一个贯穿始终,多次出现的英文词汇:VESSEL,中文意思是容器、血管(动植物脉管)、大船,对每个语义都有想象和对应的解释和延展。
VESSEL在宗教语境的意思是信念和灵魂的盛器,这个寓意在中被安排成一个重要的“包袱”,金星人万般无奈之下,把60亿人的意识(灵魂)寄刻在灵神星上。
灵神星就是VESSEL!信念和灵魂的盛器。
VESSEL的这个含义如何准确翻译成中文词汇呢?里使用的是“圣杯”,但圣杯是中国字,却不是中国词。
弦哥找到了一个中文词汇:玉壶。
王昌龄所说的玉壶里盛放的是什么?千百年来一代代传唱,似乎每个人都明白,却又从来没人说清楚。
弦哥认为玉壶中盛放着很多“东西”,至少包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一颗通透纯良而又悲天悯人的玻璃心。
玉壶更是天下士子们人道合一、家国所系的心灵家园!
那不正是信念和灵魂的盛器吗?
所以弦哥认为VESSEL作为信念和灵魂的盛器时,对应的最为准确的中文翻译是“玉壶”。
你的同路人从远方来,捧着纯净的玉壶,里面承载着他那颗通透的冰心,你呢?用你一路前行凝结的热情和汗水化作暖流,温润那颗冰心。
于是,玉壶明润,前路遥遥,你们玉壶冰心,结伴远行再出发。正所谓:
行人得伴循玄道,
汗水温冰润玉壶。
这两句除了字面的对仗,还有一层语义上的对仗,上句是“躬行”,下句是“养心”。对应的主要冲突,即科技发展和伦理道德的矛盾。
更广义的对仗,上句是“行道”,下句是“守仁”。《火爆波长》传递的价值观正是行道之时,须常守仁心。
关于形延:
诗人作诗是给读者的,“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吟诵,另一种是写成书法作品后“默看”。格律诗望名生义,严苛的平仄规则就是为了保证吟诵时能够抑扬顿挫。
古往今来的诗人和诗评家对于用字的词性、平仄要求严苛,似乎很少关注用字的笔划、结构。
为利于吟诵而注重平仄,为利于书法作品的疏密有致就要考虑入诗的字形。弦哥把在作诗时为书法家考虑,有意选择更适合的字形的做法称为“形延”。
行人得伴循玄道,
汗水温冰润玉壶。
如果你把上面这两句诗当做一副对联,写成书法作品,你会有意把哪两个字写得小一些呢?弦哥猜是“玄”和“玉”。
这就叫“形延”。
作曲家要考虑演奏者,说得再通俗些,建毛坯房完工走人的时候,别让接手的装修队在你身后吐口水。
在一句诗中难免会有笔划繁多的字,书法写成繁体,笔划则会更多,此时,诗人应该考虑在相邻字选择书法中易写成小字的笔划收敛的字。
比如,日、石、金、玉、玄,出等等,但并不是笔划越少书法家写得越小,比如字形开放的人、千、水、大等等。
按惯例弦哥找古人的“形延”范例,竟然一时没能找到,后来努力之下才勉强找到了。
古人范例:
米芾:
百寮卑处瞻丹陛(丹),
五色光中望玉颜(玉)。
赵孟頫:
宫柳风微金缕重(金),
御沟冰泮玉鳞生(玉)。
弦哥努力之下,只找到两例,那说明所谓的“形延”并不是古代写七律的诗家要考虑的规范。
弦哥定睛一看,笑了,米芾和赵孟頫?
为什么大书法家作诗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考虑了字形呢?
原来他们既要搞土建,又要自己装修,不考虑形延不行呀,因为他们是“精装修”交房的。
声明一下,“形延”是弦哥臆造发明的,不是近体诗的硬性要求。从古至今的诗论中并没有“形延”的说法。
但在拟对联时,用字时除词性、平仄之外必须考虑字形的对称性,否则贴在门框上不好看。
七律要求高,很难写,前面说的不过是基本的格式要求,做得再好,也只是及格,工整,巧对而已。
至于立意、通顺、情景、气韵和境界等等软性标准不一而足,不可言说,给书友们留白吧。
两命无通还竞戏,
五星有信自连珠。
这一联概括了的主要情节,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迈克尔都没能完全通关,但他们都没有放弃,或许在遥远的太阳系边缘的X行星,在五大行星再次连珠之时,相隔6500万年前赴后继的两代人能够相遇。
大地有情,苍天有信,灵神有所寄,铭刻有所托。
两命无通又何妨?
五星自有连珠时,行身挥汗,再来一局!
最后两句诗还有另一层意思,弦哥已经发表了《致暗频率》和《火爆波长》两部,承蒙书友捧场,小有反响,却未能通关达顶,弦哥还会继续这个文字游戏吗?
第一部《致暗频率》从开书到完本,弦哥有幸从Lv1晋升到Lv4级作者。《火爆波长》也完本了,弦哥若有幸升到Lv5级,忝为五星作者,当然要有信用,继续“连珠”。
感谢书友一路追读和陪伴,读你们的评论受益良多,感慨万千!
有你们作“伴”,真好!
来吧,让我们一起——
吟诵泰戈尔的诗句:相信爱!无论是喜是悲,英雄本色,在我胸中起伏够。
唱响贝多芬的歌曲:致希望!哪怕千年万年,沧海桑田,须信天工造化长!
借用第64章中的千秋岁(念奴娇)以及这首七律的题目与书友共同寄托和期盼——
爱的颂歌,未完待续!
《尼古拉·特斯拉的绳子》第三部再见!
&
压章集句诗:
星汉垂文示八方,宋,杨亿
会看毫末耸千章。宋,张纲
重来谁与同心胆,明,郭钰
又出宗支一派长。宋,王庭圭
二纪编酬老朋伴,宋,苏颂
万年历数在天潢。明,鲁铎
乾坤浩荡身如寄,明,张弼
点染神奇造化忙。明,陈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