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布置完毕,陆川身形一晃,来到了长安城的皇宫之中,赵云、吕布、黄忠、陆越等人已经出现在了城墙上,城外的五十万大军也已经就位,能够清楚地看到他们正在打造各种攻城器械。
五十万大军黑压压一片,就算只是站在城墙上看,也让人觉得压力极大。
陆川懒得理会皇宫理的天子,从皇宫出来,亲自登上城墙查看敌情。
北边和西边是曹操和刘备,这个不用想,陆川根本就不想跟他们正面作战,至少现在不想。
南边是孙坚和袁术,而且还有孙策、周瑜这样的强势组合,再加上鲁肃、吕蒙、甘宁、程普、韩当等人,也不是轻易就能打下来的。
毕竟在江东猛虎孙坚的带领下,东吴就不再是鼠辈,而是一股强大的势力,再加上袁术相助,也不是轻易就能打下来的。
只有东边的袁绍和马腾组合,看起来好欺负一些。
袁绍麾下的主要将领也就颜良文丑算是猛将,高览还差了一些,也就是巅峰时期的袁绍其实也就是兵多将广,但真正能打的猛将并不多,而来到这里,他只分到了六万军队,属于史诗级削弱了。
马腾也只是看起来强,但实际上麾下的将领也就马超和马岱能看得过去,而且身边也没什么像样的谋士,实力不怎么样。
其他诸侯,诸如乔瑁、袁遗、陶谦、张扬,都是酱油角色,没什么需要注意的,所以陆川决定先从东城门外面做突破,不求一举击败袁绍和马腾,但也要把粮草抢过来。
没错,就是粮草。
世界意志只给陆川提供了少量粮草,就算有系统的帮助,也不够五万大军一个月之用,所以陆川的首要目标就是抢粮草。
东城门外有十三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只要陆川能抢过来一部分,也能让他在长安城里多坚持一段时间了。
只是如今十八路诸侯都很默契地没有发动进攻,陆川要是这个时候突然出兵,反而可能会被十八路诸侯包围,所以还是要等一等。
等到十八路诸侯开始全面攻城,陆川再找机会发起反击,给袁绍和马腾一个惊喜。
第二天清晨,陆川接到汇报,十八路诸侯已经打造了大量攻城器械,而且全都推了出来,摆明了马上就要开始攻城了。
陆川赶紧来到城墙上查看情况,果然看到曹操那边先动了。
曹操麾下有八万大军,外加张邈、张超、孔融、鲍信四路诸侯,完全就是一拖四的打法,但架不住曹操太强,能够完全掌控张邈四人,所以在第一次进攻的时候,曹操安排张邈和张超这一对兄弟先上。
张邈和张超两人合计有两万兵马,自然不可能一股脑全都压上去,而是各自先派出三千步兵发起试探性的进攻。
虽然只有六千士兵发起进攻,但赵云也不敢放松,更不会轻易带着铁甲云骑出城冲杀,因为曹操的八万大军还没动呢,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张辽这些猛将都在后面虎视眈眈呢。
西城门外面,刘备让魏延带领一万步兵发起了进攻,公孙瓒则是暂时没有动。
虽然刘备现在的实力远远胜过公孙瓒,但两人是同窗,早期的时候刘备还受过公孙瓒的恩惠,所以刘备没有让公孙瓒出兵,而是他主动承担了试探进攻的任务。
南城门外面则是孙坚发起进攻,袁术负责给孙坚提供后勤,甚至还主动把六万军队分出来两万交给了孙坚。
这个操作就很迷,完全不是历史上袁术应该做出的事情,但考虑到这里不是历史,世界意志也会想办法恶心陆川,所以多半是世界意志认为袁术这个骷髅王表现太拉胯,打算让孙坚拉他一把。
东城门外就是袁绍和马腾在后面看戏,乔瑁和陶谦先一步率领军队发起进攻。
很明显,四个方向上都选择了试探进攻,没有一上来就拿出他们全部的实力,压力都不大。
陆川巡视完之后就来到了东城门,先观察袁绍和马腾的情况。
乔瑁和陶谦合计两万军队发起进攻,看起来像模像样,但军队的士气和战斗意志都不怎么样,在攻城的时候遭到一点挫折就开始后退。
这也怪不得乔瑁和陶谦,毕竟他们两个诸侯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巅峰时期,他们麾下的军队战斗力也不怎么样,更没见过这样的大场面,在战场上表现拉胯也是很正常的。
只可惜乔瑁和陶谦没有亲自冲锋陷阵,要不然陆川倒是可以考虑带着铁甲云骑冲杀一番,看看能不能将他们两个杀死。
第三次考验的时候,刘备在定军山明明还有一战之力,却选择了保全实力,主动撤退,这肯定引起了世界意志的不满,所以在第四关考验的时候才会加上条件,必须要将十八路诸侯全部杀死才算是完成考验,否则陆川就要一直追击下去。
所以这次考验也存在了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一旦十八路诸侯战败,果断逃跑,陆川就这么点兵力,恐怕很难追上。
还好世界意志没有那么不当人,还是让十八路诸侯主动发起了进攻。
试探性的进攻没什么好说的,陆川靠着长安城墙的优势,很轻松就挡住了十八路诸侯的进攻,甚至都没出现多少死伤。
当然,十八路诸侯的死伤也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三千人。
要知道这一天的战斗,单单进攻一方就有六七万人,却只出现这么点损伤,只能算是伤了一点皮毛。
如果放大到五十万大军来看,三千的死伤,那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这样的情况,陆川也不着急,因为任何一场战斗,在最初的阶段都只是试探,只有双方慢慢加大筹码,从互相试探转变成激烈战斗,才能找到重创甚至是击败敌人的机会。
如今陆川还有曹操、刘备、孙坚、袁绍等人都在等这样的机会。
在机会出现之前,他们宁愿继续僵持下去,而不是贸然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