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昌位于长江中游,与汉阳,汉口隔江相望,统称武汉三镇。
湖北巡抚常大淳,与提督双福,趁着之前太平军主力去攻打江陵,以疯狂的姿态抓捕壮丁,寻找援军。
平定荆州拆了满城的太平军,水陆并行顺流而下的时候,三镇已有绿营团练三万余人。
屡吃败仗的清军,也是输出经验来了。
他们压根不野战,收缩兵力全都集中在了城内。
为了避免遭遇太平军的炮火打击,更是掳掠了各地百姓集中与城内,用以胁迫太平军。
当太平军在汉阳鹦鹉洲登岸的时候,汉阳守军就在城头推出了数千百姓。
且不断叫嚣‘你们不是说要给泥腿子们当家做主吗~那就来救他们啊~’
“道德绑架?”
还在船上的林道,透过望远镜见着了这一幕。
“找错人了吧?”
“我没有道德,你们凭什么绑架我?”
“传令,开炮!”
‘轰隆隆~~~’
太平军的攻城章法已经极为熟练,只要是攻城,就是先打炮。
方便携带的迫击炮群,成群结队的嗖嗖嗖~
130毫米的大管子,因为林道还没上岸,所以没有部署。
与慈父的重锤一样,这种过于沉重不方便携带运输的东西,林道都是人前显圣运去别的时空存放。
训练或者作战需要的时候,他再拿过来,方便省事。
没来得及部署130大管子就直接攻城,说明林道还是受到了些许影响。
“没办法,有了第一次的妥协,以后就会有无数次。”
“救下汉阳的百姓,以后各地的百姓就会增加百倍千倍的死亡。”
“这个套路,我太懂了。”
“只要露出了破绽,敌人就会用尽一切手段攻击破绽。”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你们报仇!”
“杨秀清!”
“破城之后,守军上下皆株连!”
半日,自太平军在鹦鹉洲登陆,仅仅半日就攻破了汉阳城。
入城之后,守军及其家眷,皆为斩尽杀绝。
此战用时虽短,可城内及周边掳掠入城的百姓,却是死伤极重。
约有十之七八的百姓,战损在了战斗之中。
“抚台大人~”湖北提督双福,微微蹙眉向着常大淳言语“向荣的计策,没什么用啊。”
广西提督向荣,一次次的逃脱了太平军的围攻。
在林道的眼中,这是一位能力顶尖的名将。
可在螨清朝廷的眼中,向荣就是不折不扣的败兵之将,逃跑将军。
逃至武昌的向荣,很快就被清廷押解回京受审。
离开之前,他给常大淳与双福,献了这么一条计策。
‘太平军既重泥腿子,那就以泥腿子们相要挟~’
‘如此,或事有转机。’
常大淳他们信了,或者说没办法的时候,什么办法都是办法。
如今看来,长毛们压根不在乎泥腿子的死活。
“汉阳已失。”
常大淳叹了口气“想必明日就会攻汉口。”
“以长毛的攻城速度,后日~”
后天就该来打武昌了!
“XXX!”
湖北提督他塔拉双福,骂了句~~~。
“老夫从军多年,征喀什噶尔,平崇阳钟人杰,扫荡各地乱民不计其数!”
“征战沙场多年,就没遇到过这么能打的兵马!”
“从广西到武昌,就没哪座城池能坚守一天以上的!”
“这帮子长毛,究竟是从哪里变出来的?!”
也难怪他失态,实在是太平军的战斗力,远超想象。
哪怕是洋人,打仗也没这么猛啊。
所谓的坚固城池,在太平军面前并不比农舍的栅栏坚固多少。
这么能打,难不成是天兵天将下凡了?
事态的发展,一如常大淳所言。
第二天,汉口一战而下。
太平军开始在大江上搭建浮桥。
原本这种大工程,需要海量的人手以及很长的时间。
可太平军那边,却是直接将沉重的大号钢铁物件,给推入了大江之中。
之后不断链接再链接,一点点的延伸向对岸。
武昌城的守军,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看着太平军从白天到黑夜,日夜不停的在大江上架桥,生生的架设起来一条横贯南北两岸的钢铁巨龙!
天光放亮,吃过早饭的太平军,浩浩荡荡的通过铁桥来到了武昌城下。
“无路可走了。”绝望的湖北提督双福,嗓音干涩“唯死战报效皇上而已~”
他也是说到做到。
当太平军的大管子,轰塌了城墙,汹涌而入的时候,双福带着自己的戈什哈,在街道上与太平军血战到底。
这些正白旗的戈什哈们,倒是展现出了足够的勇敢。
可没什么卵用。
面对火枪,厚实的甲胄只会成为负担。
哪怕凭借着不计代价的挡子弹,少部分人能成功冲到太平军将士们的面前。
可面对着加装了三菱军刺的长枪,甲胄依旧是没能起到什么作用。
真正能够有效给予太平军杀伤的,还是隐藏在各处房舍院墙街道口的小型火炮,抬枪鸟铳等。
双福死在了反击的路上。
身披重铠的他,身中数弹倒在了街上。
至于巡抚常大淳,则是将自己与家眷们锁在了巡抚衙门里,点上了一把火。
他曾经偷偷派遣心腹,去联络太平军,表示自己愿意反正。
可惜太平军不答应。
用太平军的原话说就是‘你是否是海瑞与包拯那般的清官?’
‘若是,当可活命~’
很明显,他不是。
那就只有死了。
调遣而来支援武昌府的总兵常禄与王锦绣等部,同样是被消灭在了城内。
万余守军,最终只有几百人有幸成为俘虏。
可哪怕只有几百人,太平军也是秉持着原则。
军官不留,军士们十抽一杀,剩下的还要互相检举揭发定罪。
最终能活下来的,都被塞入了苦力营与死士营。
做最危险的活,承受最惨烈的损失,唯有取得旗兵首级,方能得到赦免,成为辅兵。
兰贵人献的计策,正在推动之中。
像是礼部侍郎曾国藩等人,已经开始筹备各自行动,拉起地方团练与太平军对抗。
只是这需要时间。
以螨清的行动能力来说,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才能初具规模。
而林道这里,则是行动加速。
攻克武昌府之后,林道留下陈亚贵负责清理湖北各地的螨清衙门,地主士绅。
自己则是继续领着大军顺江而下,轻松攻克九江,夺取安庆,直奔金陵而去。
“会首~”
“江面上有艘装轮子的船,挂着洋人的旗子。”
“那叫明轮船。”林道挥挥手“应该是来找我的,派小艇去接人过来。”
不多时的功夫,几艘大发艇靠近了明轮船。
一番交涉之下,一行洋人爬着缆绳下到大发艇上,一路飞驰来到了林道的旗舰旁。
又是一番折腾爬上来。
来的有七个人,五个穿着燕尾服的洋人,外加两个~~的通译。
五个洋人里面,只有两个人戴着高顶圆帽,另外三人的帽子,在路上丢了。
没办法,大发艇跑起来飞快。
几个洋人神色古怪,不断打量着大发艇以及林道的这艘旗舰。
“上帝~”
“这船竟然是铁壳船!”
其实几十年前就已经有铁壳船出现,甚至如今各国海军也都在研究制造铁甲舰。
所以铁壳船不稀奇。
稀奇的是,居然出现在了落后的东方!
洋鬼子们打赢了螨清,从此就将以往对东方的畏惧抛诸脑后,心中只剩下了鄙夷与轻视。
如今见到铁壳船,以及速度飞快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大发艇,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坐在马扎上的林道,安静的看着一行人向自己摘帽躬身行礼。
‘叽哩哇啦~’
其实林道听得懂,却也没什么值得显摆的。
毕竟这方时空,以后的世界语言,必然是汉话。
以后的孩子们,再也不用学什么外语了。
“尊敬的将军阁下~”通译在一旁翻译“我们是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代表~”
“这次前来拜访,是为了与将军阁下商议合作事宜。”
“哦。”林道冷颜相对“我当是谁,原来是鸦片贩子。”
通译的翻译,明显让洋鬼子们不满,叽哩哇啦的争辩一番,说是公司是作正当生意云云。
林道懒得与他们废话,干脆询问其来意。
“我等奉命来此,是想与将军商议,合作进攻清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发挥自己的无赖本色,百般阻挠英吉利人的商品倾销。
被各种手段给折腾到头皮发麻的英吉利人,实在是受不了了,干脆掀桌子。
既然谈判桌上得不到,那就从战场上得到,这是他们的一贯套路。
数年之后,搅屎棍们就会拉上高卢鸡,发起第二次的鸦片战争。
现如今,他们密切关注着太平天国运动,因为多了一条可以利用太平天国逼迫清国接受要求的机会。
“如果将军愿意接受大英帝国的条件~”
“我们将全力支持将军~”
“您将会得到大英帝国的友谊。”
“~~的友谊,我可没兴趣。”林道笑了“不过既然来了,那就说说条件吧。”
英吉利人开出的条件是,提供包括银元,布匹,粮食,火枪火炮火药等各类物资援助。
还可以出动船只,帮忙运送太平军渡海北上天津。
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承认太平军~~的合法性等等。
林道不为所动,再度出声询问“你们想要什么?”
“首先将军需要承认~~~~~~条约文本。”
“其次将军要割让~~~~,开放沿海各处口岸~”
“承认~~~~~~~等~”
“最后将军要给予回报,所有支援都必须以市场价格进行结算~”
通译说完,几个洋鬼子又伸手指了指大发艇,以及脚下这艘改装的二手渔船说了一番。
“还有,这艘船与那边几艘快艇,也要以合适的价格出售给大英帝国~”
“说完了?”林道努力呼出口气,让自己的情绪平缓下来。
他站起身,竖起根手指晃了晃。
“记住了,我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