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日子过的好,青山绿水少不了。”
出身孤儿营的陈玉成,举着喇叭大声高喊“努力干活,吃上饱饭!”
他本名陈丕成,自幼父母双亡。
帮工干活放牛割草挑泥舂墙什么都干过,入拜上帝会也不过是求口饭吃。
直到被选入了孤儿营,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与关怀,方才迅速茁壮成长起来。
而且还是会首,亲自为他改名玉成。
孤儿营内的孤儿们,可以说是太平军之中,对会首最为忠心耿耿的存在。
如今林道提倡修路栽树,分配到工作的陈玉成,很是卖力。
拿着喇叭在自己负责的区域之中,卖力的鼓舞干劲。
修路简单,出钱粮招募人手,分发工具安排分工。
该挖的去挖,该填的去填,该夯的去夯就行。
可植树就麻烦了。
因为缺少树苗。
树苗穿越时空,会失去生机。
种树不能没有树苗,只能是去往山多的皖南的大山群里寻找。
“玉成~”
同乡好友李秀成,骑着二八大杠沿着坑坑洼洼的道路而来“玉成~”
“秀成,你来了?”陈玉成欢喜不已的上前迎接“配发的香叶还有没有,赶紧给我来一颗~”
“你小子~”刹住了车的李秀成,笑着掏出利群“你的呢?”
“嗨,别提了。”
满脸都是风尘之色的陈玉成,点燃香叶用力一口~
“呼~~”
“拉关系散香叶,立马就没。”
“来找我有事?”
“给你送通知的。”李秀成从军绿色的挎包里,取出了档案袋。
打开之后,抽出一份红头文件递过去。
“会首决定北伐之前,先行东征,扫平江浙诸地。”
“你们孤儿营的若是想去,可以报名参加。”
“太好了!”年轻的陈玉成欢喜大笑,紧紧攥着手中的文件“可算是能打仗了,我整日里在这儿修路种树的,头都大了~”
“哎~”李秀成收敛笑容摇头“都是会首安排的工作,不可如此轻慢。”
李秀成不是孤儿营的人,他的家人还在,是入的少兵营。
他本名以文,同样是林道给他赐名秀成。
原本家中穷苦不堪,是林道消灭了清妖,给他们家分田分地还免除了苛捐杂税。
感念林会首的恩德,家里人就将李秀成送入了少兵营,去为林会首打仗。
无论是孤儿营还是少兵营,都是深受林道的恩惠,少年人的纯粹,更是让他们对林道忠心耿耿。
“秀成说的对,是我失言了。”
陈玉成真心道歉,赶忙与副手交代一番,就在副手艳羡的目光之中,坐上了二八大杠的后座,一路说笑的返回金陵城。
林道对金陵城极为熟悉,攻破城池之后,很快就将驻地安排在了明皇城之中。
二百年前,金陵城投降之后,螨清就将明皇城改为了满城。
多年发展下来,这里驻扎的八旗兵多达五千余人,随军家属更是高达数万。
攻城之时的抵抗,甚至超过了荆州。
满城被攻破的时候,甚至到处放火,烧毁了大半城池。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急修缮,方才逐渐有了些起色。
今天举行动员会,就在已经化为白地的广场上举行。
“鞑虏无道~”
“二百年暗无天日~”
“文字狱~”
“亡国灭种~”
“天下义士~”
“誓师东征!”
“驱逐鞑虏,光复中华!”
站在点讲台上,面前摆着麦克风的林道,说这些动员话语,早已经是烂熟于胸习以为常。
看着眼前成千上万,规规矩矩成排成列端坐的身影,心头跳出了个念头。
‘怎么有些当校长的感觉啊~’
高台两侧有许多文书,正忙着伏笔疾书,将林道的言语统统记录下来,之后复印发放各处。
这些文书,只有少部分是军中夜校培养出来的。
毕竟时间太短,哪怕是学的白话文,也没办法那么快出师。
大部分人,还是各地的读书人。
这说的读书人,不是那些地主士绅之家培养出来的,而是百姓之家的读书人。
百姓们不傻,直到想要改变家族命运,就得供养读书人考取功名。
也的确是有不少家庭,宁愿卖田卖房,也要供养孩子读书。
可能成才的,百不足一。
成才了也不是说就能有功名,还得去参加一级级的考试,至少要到举人的等级,才算是真正的出头。
每一次的突破,基本上都能刷掉九成以上的人。
这些被刷掉的人,日子过的极为艰难。
洪秀全,本质上也是如此的一个落第童生,连秀才都不是。
这些人,只要家里没有五十亩以上的田地,与螨清上下也没有牵扯上关系,例如家里的哪个女眷,成了某位官爷的妾侍通房丫鬟什么的,都可以加入太平军。
至于前提条件,那就是放弃儒学,拥抱新学。
所谓新学,就是白话文与算学为基础,追逐提升以往儒家鄙夷唾弃的奇技淫巧,林道谓之曰科学。
对于这些穷苦出身的读书人来说,抛弃苦读多年却不可得的儒家,毫无心理负担。
因为他们多年来只有投入,甚至投入到家破人亡,却是都未曾见着回头钱。
等到转身投奔科学之后,反过来踩儒家最狠的就是他们。
开始的时候,林道是安排他们担任教学工作,在军中负责夜校。
其中表现出色的佼佼者们,被挑选出来,逐渐开始负责一些文书工作。
甚至有人被安排到了地方上,组建各级行政机构。
看到的希望的读书人,比赛似的努力工作。
只可惜,他们都有天花板。
真正无上限的,是林道眼前这些多数出自孤儿营,少兵营的年轻人。
这些人,才是未来的基础。
他们较为纯粹,接受全面的教育,能力与忠诚乃至于清白方面,都远超旧时代的文人墨客。
林道的攻击速度组建加快,就是源于这些大力培养的核心们,开始大规模出师。
太平军再度出征。
水陆并进沿着大江顺流而下。
一路攻城略地清扫地方,均田免税推广宣传。
各地村镇主动要求参加太平军的地痞无赖们,非但不收,公审大会被人指认罪行,还要吃枪子。
真正有资格加入太平军的,是那些分了田地之后的良家子们,以及各地收拢的孤儿。
孤儿也是要挑选的。
太野的不要,送去管教所。
管教所会给他们进行纠正,确认不会造成危害之后,或是分田或是安排工作。
身有残疾与重病的,送去安置处。
救治之后,会安排轻松些的工作,让他们有机会活下去。
至于城里就简单了。
无论是县城府城还是省会,破城之后就执行军管。
搜捕溃兵逃亡衙役官吏的同时,抓捕全城乞丐与各式灰色势力成员,青楼老鸨,乃至于粪霸,就连跑江湖的也抓。
之后就是严格的审讯。
罪责轻些的,会被罚做苦役,矿山主要是煤矿,将会成为他们的归宿。
罪责重的,一部分人会被安排去挖掘特殊的矿石,能搞放射的那种。
更多的,则是进行公审大会,交给当地百姓们去处置。
唯一的例外,是乞丐。
采生折割,拍花子等等罪行,一旦被确认,立刻拖去刑场进行抽签。
抽签之中包含剥皮充草,凌迟处死,点天灯,放风筝,种荷花等等许多刑罚。
具体挨哪一种,给他们自己选择的机会。
用林道的话来说就是‘如何赎罪的命运,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曾经做过的孽,犯下的罪行,必须得到应有的惩处!
这不是什么迟到的正义,而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太平军的队伍,行军速度不算快,却是犹如泰山压顶,所有抵抗都被无情粉碎,彻底的粉碎。
而且太平军的规模,也是在急速扩大。
分田分地与公审之后,当地百姓都会踊跃参加太平军,还有组建地方上的民兵武装。
各支工作队与宣传队,都是不断的向分到田地的百姓做工作。
一遍遍的告知他们,只有太平军打赢了,只有会首赶走了螨清,他们分到的田地财产才能算是真正自己的。
否则,一旦清妖杀回来,你们分到的财产都会被抢走,自己与家人的性命也会葬送在清妖的屠刀之下!
中土的百姓们,从来都不傻。
怎么做才有好处,他们能分得清楚。
切实拿到了好处之后,他们也不含糊,纷纷送家里的儿郎们加入太平军。
不但是为了保护自己家得到的成果,更是可以免税。
万一儿郎们在外面混出头了,说不得族谱都得单开!
太平军一路打仗,一路均田,一路消灭黑恶邪坏魑魅魍魉,一路不断扩充膨胀。
到达太湖岸边分兵绕行太湖两岸的时候,粗略统计的规模,已经是高达数十万之众。
这都是在册的。
林道命杨秀清领一路人马,走太湖南岸奔杭州而去。
离开之前也是认真嘱咐了,西湖岸边的满城,记得清扫干净。
至于他自己,则是直奔沪城而去。
过了江阴,抵近苏州府的时候,江面上出现了一支舰队。
肆无忌惮的就往太平军的船队冲过来。
英吉利人从港岛调遣的舰队,来‘教训’愚昧无知的东方土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