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1994:菜农逆袭 > 第480章 财神爷归位

第480章 财神爷归位

    “谁这时候又要建菜场?!”

    农业局局长万思源生气的拍了拍桌子,“局里前几天才发了通知,要警惕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这通知白发的吗?”

    来人拿着一份等着盖章的文件,道:“局长,不是新建,而是转让。”

    万思源接过文件,道:“现在滞销这么严重,谁还敢在这时候接手?”

    “靠谱鲜生。”

    万思源也看到了文件中的名字,随即默默地在盖章申请上签了字。

    “拿走。”

    “是,局长。”

    来人仿佛已经预料到了这个场面,默默的绷着,等出了门才裂开嘴笑了起来。

    如今市里好多蔬菜基地,无论国营还是民营,都在向政府诉苦。

    敢于逆向扩张的很少。

    靠谱鲜生是一个,而且还是最有份量的一个。

    因为靠谱鲜生让花城走在了建设无公害蔬菜城市的最前列,还在全国各省市中露了脸。

    现在他要扩张,得,领导们还巴不得他大力扩张。

    …

    有了市里的备案后,陈家志也快速行动了起来。

    11月中旬,他便在江心菜场与区景泰签好了合同,随后又让财务去把钱打给了区泰记。

    “陈总,希望你好好经营东升农场,我是番禺人,我会再把它买回来的。”

    “我会用心经营的。”

    陈家志与其握了手,他觉得区景泰不会再有买回来的机会。

    交易完成。

    从此以后,东升农场也属于靠谱鲜生了。

    陈家志觉得东升农场这个名字取得很好,他也就保留了这个名字。

    正适合用来种生菜,东升西落,美国人的生菜也是时候在东亚退场了。

    “走,永锋,和我去巡田。”

    “好,志哥。”

    今天是个阴天,陈家志、戚永锋还有几个菜场的小组长等骑着自行车完成了对东升农场的第一次巡田。

    从地理条件来说,东升和江心没多大区别。

    只是东升弄得比较杂,种菜是它的主业,但也还有鸡鸭养殖、水稻、水果、鱼塘等多种副业。

    基地总面积1500亩,实际种菜的面积大概有1200余亩。

    戚永锋道:“老板,要大改么?”

    巡完田,一排自行车停在了东升的办公楼前,东升的设施也很齐全,冷库、库房、机械器具、车辆,乃至东升也有泡沫箱厂。

    基本是在模仿江心菜场。

    陈家志沉吟道:“大改就不必了,把菜田弄好就行了,也不用管理,直接休耕上肥,准备下一茬菜。”

    戚永锋惊讶道:“现在地里的菜不要了么?”

    “不要了,反正也卖不了几个钱,收菜的人工费都不一定够,直接打了肥田,趁这段时间,菜场也能继续招人,同时育苗场培育生菜种苗,东升农场下一茬主种大利生菜……”

    陈家志徐徐道来。

    这时候就不要婆婆妈妈,直接按他的安排来就行。

    因为以戚永锋现在的才能,很可能还搞不定2400亩的大菜场。

    但也不能不让他干场长了。

    所以陈家志直接定下了种生菜的大方向,后续戚永锋管起来也简单。

    等戚永锋熟悉了大菜场的管理,再让他来全盘操作,这样会更稳一点。

    “好,老板。”

    离开前,陈家志又和戚永锋交待作好调整管理架构的准备。

    两个菜场迟早会合并。

    现有的小组长不够用,在小组长和场长之间还得增加一个总管的职位。

    同时也还得有副场长。

    另外,技术部的植保员也要调整。

    至于人事、财务、采购等部门则会由陈家志负责调整。

    “永锋,早点联系洪中,把有机肥先上了,争取能在春节前看到生菜上市。”

    “志哥,包行的。”

    两个多月时间,戚永锋认为怎么也该够了,他现在虽然稳重了,但那颗又快又猛的心可从未熄灭。

    把事情都交待清楚后,陈家志才又回了城里。

    即使开始降温了,蔬菜市场寒冷的行情也并未终结,很多商户都还在苦熬着。

    只有靠谱鲜生,档口菜价虽然低,但每个销售员都很热情。

    对他们来说,每一个稳定的客源才是长期的财富。

    “我回来了!”

    这天下午,去了沪市一个月的李才回到了花城,脸色红润,留着时下流行的中分刘海。

    一走进办公楼就引起了妇女少女们的注意。

    “财神爷,你再不回来,我都差点把你忘了。”

    “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天天看老板一个帅哥都快看腻了,换个类型的也还可以。”

    “呸,要不是老板结婚了,我估计你巴不得天天看。”

    李才有些受不了这种热情,也没心思与这群人显得他在沪市的辉煌经历。

    他径直回了自己办公室,果不其然,姐姐和姐夫都在。

    “回来了,坐着喝会儿茶,正旭对象送的红茶。”

    “呃……”

    提到对象,李才就觉得这茶烫嘴,赶紧提起了沪市的情况。

    “曹安市场档口的生意开展起来了,已初步积攒了些客源,后续做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按靠谱鲜生的经营方式,货源会很稳定,客源只会越来越多。

    “做得不错。”

    “嗨,也是运气好,宣桥和浦江菜场的菜才上市没几天,沪市的报纸和电视台也报道了靠谱鲜生逆势向日本出口叶菜。

    这名气一下子就起来了,就连沪市蔬菜集团的配送中心都在拿我们的菜,还有不少酒楼酒店客户……”

    陈家志和李秀安静的听李才聊着,时不时附和或者称赞两句,让李才给说爽了。

    半响后,又喝了一杯茶水,李才问道:“总部这边怎么样了?”

    陈家志笑了笑,“挺好,叶菜出口日本的生意一直没停过,越秀档口也基本做起来了,布吉档口增幅慢一点,但总体也在上涨。”

    李才沉吟道:“那接下来我就主要抓一抓布吉档口吧,深城现在经济发展得很快,也得重点拿住。”

    陈家志颔首道:“我也有这个想法,只是可能没那么容易。”

    “我知道,合兴和永隆嘛。”李才说:“布吉供港的菜大多是通过他们,布吉77号的叶兴文就是与合兴合作,此前我们的鸡心芥就有通过他流向香江。”

    “还有这事?”

    陈家志讶然,他还和叶兴文通过电话,没想到是合兴的货源。

    “嗯,合兴在改开前就和五丰行合作,是供港三趟快车的重点分销企业,几十年的底蕴了,根深蒂固也正常。”

    五丰行即华润五丰,国字号企业,是改开前香江农副产品最主要的供应商,现在也是其一。

    “确实是块硬骨头。”陈家志说:“只能一点一点撕咬他的肉。”

    “只能这样了。”

    “过两个月可能有一次这样的机会。”陈家志和其说了大利生菜的计划。

    李才却关注到了另一件事,“志哥你说公司把东升农场给买下来了?!”

    “是的,才签合同两天。”

    “……”

    李才突然感觉他在沪市的成果有点不值一提了,亏他还有点沾沾自喜。

    陈家志又给李才倒了一杯茶。

    李才一口喝了,“我们现在有多少基地?”

    陈家志说:“珠三角有近8000亩地了,合利农场还在扩,最终应该会有8400亩地左右。”

    李才喃喃道:“加上沪市的三个场,公司已经有一万一千多亩地了?”

    陈家志笑了笑,“是的。”

    “呼~”李才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靠谱鲜生是不是已经是全国最大的民营蔬菜公司了?”

    “哈,哪那么容易?”陈家志揶揄道:“前段时间的新闻你没认真关注啊!”

    “什么新闻?”李才和李秀姐弟都一脸疑惑。

    “叶菜出口日本频遭退货。”陈家志笑了笑,“其中就有提到一家山东企业,龙大集团,新闻上说他们自有基地就有几万亩,合作和辐射的基地更是超过十万亩。

    龙大集团最初好像也是做出口日本的蔬菜生意才发家的。

    另外,他们还做水饺、汤圆等其它食品出口,公司总营收早已达到了数亿元。

    小日本针对国内菠菜出口,可能主要就是针对龙大集团,他们是国内最大的菠菜出口企业。”

    李才和李秀都睁大了眼,不得不说,两姐弟的眼睛有点神似。

    “还有这么牛逼的蔬菜企业?”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可不要小瞧了任何人,其它省份说不定还有更牛的企业。”

    顿了顿,陈家志沉声道:“同志们,革命尚未成功,仍需继续努力!”

    李才似乎又找到更大的目标了,道:“好,先把合兴干掉!”

    李秀瞪了瞪眼睛,“先找媳妇,正旭过年都要带对象回家了,你今年带什么回去?”

    李才想说过年又去增城钓鱼,但面对姐姐的眼神,说去钓鱼估计得挨揍!

    带一条鱼回去见父母啊?

    咋办,咋办~

    陈家志适时开口道:“财神爷可能挑花了眼,就他这长相,快赶上我了,又有钱,想找个对象多容易。”

    李秀说:“还是得找个贤惠的。”

    陈家志笑道:“对,找个像你这样的就合适。”

    李才又说:“志哥,那哪有那么容易,我姐这样的太难找了,也就是我们十里八乡没有比你更帅的了,不然我姐哪能看上你。”

    “瞧你们俩的德性~”李秀留下一句话走了。

    李才这才松了一口气。

    “你自己泡茶喝,我还有点事,得处理下。”

    陈家志在笔记本上唰唰唰的写了起来,他在写一份招聘启事,算是为前世老板王晓东量身打造的。

    王晓东家里是沪市郊区的农民,军人出身,在大裁军时期退伍选择了南下花城,进入菜场干了几年,又回沪市种菜,随后一步步做大做强。

    其懂生产,懂管理,懂销售,同时极其重视人才培训。

    前世陈家志、易定干、李明坤几个都是跟着他才真正学会了如何管理菜场。

    虽然还不知其为何会选择离职,但陈家志知道这是个人才。

    现在正是其弱小的时候,但又没有联系方式,陈家志思来想去,决定通过报纸发招聘启事试试。

    即使招不到王晓东,万一能招到其它人才也可以。

    现在沪市新建了两个菜场,正是缺人的时候,而且沪市的市场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都还要加强。

    如果王晓东能来,市场、人才培训,乃至生产,他都能协助管理。

    片刻后,他就写好了,随即又去让人通过传真发往沪市。

    再回办公室时,李才也坐在了工位上看档口的销售情况。

    “老板,越秀档口的出菜量涨幅太踏马猛了吧!”

    “不止是档口,配送中心的配送量也增加得很快,另外,几家门店现在生意也很好,后续还要多开店。”

    “嘶~我不在的时候你们居然做了这么多事。”

    李才看了之后才知道沪市那点涨幅算个屁啊。

    “还要开多少家店?”

    “按旭总的想法,他想在珠三角开几百家菜店。”

    “……”李才缓了缓,问:“公司这两个月到底卖了多少钱了?”

    陈家志比了一根手指。

    “一千万……”

    李才止住了嘴,一千万想想也不可能,光繁荣菜场就不止两千万了。

    那这一根手指只能代表亿了。

    一亿!

    李才嘴巴微微张开,又闭住,再张开,却不知该说什么了。

    原来他们靠谱鲜生和龙大集团的差距也没那么大哈?

    “出口日本还不到两个月吧?”

    “不到,从小日本身上也还没赚到一亿。”陈家志仿佛在说一件寻常的事,“但把今年的都算上,又远不止一个亿。”

    李才喃喃道:“什么时候开始用亿做单位了?”

    “就从现在开始,你得早点习惯。”陈家志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出去精神点,别给公司跌份,这个中分的发型就不要留了。”

    李才吹了吹头发,“那要怎么样的发型才配得上公司一个亿的业绩。”

    “……”陈家志摇了摇头,“算了,你随意。”

    李才:“无论什么发型都配不上呗。”

    “下班了,早点回去休息,别东想西想。”陈家志收拾起了公文包。

    “休息个铲铲,我晚上要去卖菜。”

    “财神爷归位了?”

    “我不配叫财神爷,感觉公司有我没我没多大区别一样。”

    李才有些吃味了,仅仅离开了一个月,他像是进入了两个公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