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良对马展的处置并无异议,甚至他知道,马展已经手下留情了。
否则以马展的强势 直接将曹林杀了,也无人能够说什么。
可以说,马展将曹林发配边疆,让他担任偏将,继续为国戍守边境,已经是念在往日情谊,留有余地了。
如果说,接下来曹林仍旧不知进退,想要辩驳什么,那等待他的,可能是更惨痛的结局。
在此之前,曹林暗地里强取豪夺,欺压百姓。如此种种,早已触犯了马展的底线。
既然如今,这一切传到了马展面前,那他就必须要有面对的准备。
稍微捋了捋思绪,丁良接着开口问道:
“十二弟,那此事是否要告知父王?”
马展自然明白丁良的意思,他并未纠结,而是欣然说道:
“既然此事已经有了结果,那就将之告知父王吧,相信父王也不会反对我的安排。
十哥此举实在是太过分了,他以为如今天下太平,便可为所欲为,可他忘记自己的一切,是从何得来的?
若他的实力,更在本王之上,那他想做什么,本王也无法阻挡。
可现如今,他仗着自己靠山王府的身份,在此为所欲为。本王没有将之斩杀,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讲到此处,马展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他已经给了曹林机会,如果曹林当真迷途知返,能够洗心革面,从头做人,自然有机会再立功勋,从边境归来。
如果曹林当真不识抬举,想要自寻死路的话,那他也不介意给其一个痛快。
马展此生所杀之敌不计其数,他并不介意,自己手下再多一条人命。
哪怕这个人是曹林。
曹林以为自己身份尊贵,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便无视的马展定下的规矩,只顾着自己的利益。
但他不知道,自己在马展面前,并没有比寻常百姓高贵到哪里去。
既然他不把马展放在眼里,那马展又何必将之放在心上?
得到马展肯定的答复,丁良立刻说道:
“好,我明白了,稍后我便入宫一趟,将此事禀报父王。”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靠山王府的太保,都是杨林的义子。
如今有处置曹林,总要知会杨林一声。
同时,正如马展方才所言,丁良心中并没有太多顾忌
因为杨林是明事理的人,或者说,对于杨林而言,大隋的基业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曹林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触及到马展的底线,更是违背了朝廷的律法。
在这件事上,杨林的态度肯定和马展是一样的,丁良只要传个消息即可。
又简单说了几句,丁良便是告辞而去。
——
府衙之中。
此刻杨林正在此处理政务,最近杨林颇为忙碌,因为不久之后,朝廷新一次科举就要开始了。
虽说在此之前,杨林已经将此番科举的重任交给了马展,但他知道,马展多半是当个甩手掌柜。
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经过他的核验。
这几年来,杨林已经深刻的感受到科举所带来的变化。
正因为科举的存在,大隋才能变得如此强盛。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科举脱颖而出,成为朝堂的一员,他们的才华,也将成为推动大隋发展壮大的助力。
再加上,因为马展成功平定李唐,并且兼并萨珊王朝疆域,使得大隋的疆土成倍增长。
这就使得,大隋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才能稳定局面。
这场科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杨林岂敢掉以轻心?
不过没等杨林处置完手中事务,便是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切脚步声,是一名士卒匆匆而来,接着拱手说道:
“启禀王爷,十一太保求见!”
听到此言,杨林脸上不由得浮现一抹疑惑之色,他有些好奇的喃喃自语道:
“老十一怎么来了?”
虽然有些不解,但杨林并未纠结太多,既然是丁良前来,想必是有什么事找他,所以杨林直接开口说道:
“既然来了,那就让他进来吧。”
就这样,士卒匆匆而去,过不多时,丁良的身影便是出现在杨林面前。
看到前方的杨林,丁良自不会怠慢,他连忙拱手说道:
“儿臣拜见父王。”
杨林微微点头,他直接问道:
“老十一,你来找本王所为何事?”
丁良捋了捋思绪,便是说道:
“启禀父王,儿臣此番前来,确实有一事禀报,此事与十哥有关……”
紧接着,丁良便是仔细说起此事。
片刻之后,随着丁良话音落下,杨林则是陷入短暂沉默之中。
很快,杨林轻叹一声道:
“这几年来,大隋一统,天下安定,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展儿率领大军南征北战,为我大隋开疆扩土,本王也是疏忽了其他的事情。
想不到老十竟然如此胆大妄为,放纵到这等程度,完全忘却了当年本王教导的东西。”
说到此处,杨林亦是有些无奈,当初他在登州府时,对十二太保也是严加管教。
在那时,除了丁良和马展喜欢去青楼听曲之外,其他众多太保表现并不差。
或许他们的实力,无法和马展相提并论,但能够安分守己,兢兢业业演练武艺,也算达到了杨林的要求。
但此刻,曹林却完全背离了初心,忘记了他当年的教导。
变成了杨林最痛恨的人。
虽然时至今日,曹林等太保存在感并不高,但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杨林义子,跟随杨林许多年。
但这样的想法,并未持续太久。
转瞬之间,杨林便是换了一副脸色,他的表情变得无比严肃,接着郑重其事的看着丁良,说道:
“展儿的安排,本王并无异议,但本王还是觉得,这般惩罚实在是太轻了。
他犯下如此之多罪行,能够留的一条性命,已经是天大的运气,若要将之发配边疆,那就让他去边境从一名小卒做起吧。
若他当真能够醒悟,未来未必不能取得一番成就,可要是他仍旧执迷不悟,就让他老死在边境。”
马展痛恨这样的行为,杨林又何尝不是如此。尤其是在马展已经表态的情况下,杨林自然是绝对的支持。
他更希望通过这件事,来警醒其他人,让罗芳,薛亮等人,以及朝中文武群臣,乃至于天下百姓,都明白一个道理。
如今的大隋,和之前是完全不一样的,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都要遵守律法。如果他们胆敢肆意妄为,只是取死之道。
——
宁安侯府。
昔日阔气的侯府,此刻却显得破败和落寞。
曹林看着前方抄家的士卒,嘴唇颤抖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曾经的他,一直心存侥幸,他觉得自己的事不会暴露,又或者,他觉得就是事发了,杨林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再怎么说,他也是杨林义子,这么多年跟随杨林征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念在往日情份上,自罚三杯也就算了。
这个又不是什么个例,往日的大隋不就是这样吗,那些达官权贵,世家大族,残害了多少百姓,不还是好端端的?
他如今做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但此刻,朝廷旨意传来,曹林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荒谬。
马展和杨林,竟要削去他的官职和爵位,将他发配边疆戍边。
这意味着,曹林半生积累,在此刻化为乌有,他原以为自己到了这个位置,便可享尽荣华富贵,快活逍遥。
可为什么,他会是这个结局?
曹林并未反抗这些士卒,只是紧咬着牙关,怒声道:
“我不服,我要见父王!”
——
曹林最终如愿以偿,被带到了杨林面前。
感受到前方冰冷的目光,曹林牙齿都在打颤,他战战兢兢道:
“儿臣拜见父王!”
“本王没有你这个儿子。”
曹林话音方才落下,杨林便是冷声道,纵然曹林每日闲赋在家,逍遥快活,杨林也不会说什么。
毕竟人各有志,以曹林的实力,已经影响不了大隋的大局。如果曹林当真想要养老,又有何不可呢?
但曹林千不该,万不该,竟是欺压百姓,巧取豪夺,当他做出此事,便是没有了挽回的余地。
感受到杨林的决然,曹林越发恐惧,他急切道:
“父王,儿臣跟随您身边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请父王饶过儿臣一次吧……”
这个时候,曹林已经别无他法了,只能苦苦哀求,希望争取一线生机。
他不敢想象,如果自己当真削职去爵,以后该怎么办,去了那边境之地,该是何等艰难,那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可是,杨林的神色没有半点变化,反而是沉声道:
“真是好大的口气,你说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你可知道你如今的官职爵位是从何而来?
若是没有展儿,以你的本领,当真能够走到这一步吗?
莫非你真觉得,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本领,当真是可笑!”
杨林目光灼灼,死死看着前方的曹林,其实别说是曹林等太保了,就算是他自己,不也是因为马展,改变了命运吗?
回想数年之前,天下大乱,大隋分崩离析,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正因为马展崛起,最终力挽狂澜,才有如今大隋盛世,若是没有马展的话,恐怕大隋早已经覆灭了,怎么可能有今天?
正因如此,杨林从来没有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过,因为他很清楚,这一切并不是自己的功劳。
虽然他也做了不少的事情,却终究无关紧要,也改变不了这天下大势。
唯有马展,凭借一己之力,最终定鼎乾坤,让这天下重新步入正轨。
可是眼前的曹林,却是如此狂妄,当真以为,这一切都是他的本事吗?
如果他有这样的本事,那如今也就不只是一个侯爵了。
曹林被杨林一席话驳得哑口无言,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这一切确实是事实。
曾经的十二太保,在登州府之地算是颇有威名,但也仅仅如此。
离开了登州府,没有了杨林的庇佑,他们又算得了什么呢?
相较于天下英杰,他们的实力确实不太够看。
直到马展崛起,这一切都改变了,原本就威名赫赫的靠山王府,更是享誉天下,他们这些兄弟,同样因此受益。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可现实如此,却不代表曹林甘心,面对杨林不留情面的训斥,曹林终于是暴露心中想法,他怒喝道:
“父王说的没错,我们确实是靠十二弟才有今天,但凭什么他如此懈怠,整日流连青楼,肆意放纵,却有如此实力?
凭什么这天下的好事,都被他一个人占了,我等兄弟习武不曾怠慢,但在他面前,却是不值一提,上天何其不公!”
看得出来,这些话憋在曹林心中,已经很长时间了。
马展的崛起历程,确实有些匪夷所思,尤其是对于十二太保中其他太保来说。
他们和马展朝夕相处,自然清楚马展平日里的生活作风。想到马展天天划水摆烂,实力却蹭蹭蹭的往上涨,曹林如何服气?
只是在此之前,因为马展的实力摆在这里,就算曹林心有不服,也无法表露出来。
但是现在,他罪行暴露,已经别无选择,终于按耐不住,说出了心中所想。
“原来你是这样想的?”
杨林看着曹林,却是忍不住嗤笑一声,说道:
“原本本王还觉得,你虽然天赋平平,但习武也算勤勉,算是个可造之才,想不到你却是如此嫉妒贤能。
你只知展儿流连青楼,贪图女色,但你却忘了,他领兵征战,平定叛乱,为国开疆扩土,立下了何等功勋。
他心怀百姓,哪怕今日贵为摄政王,也不曾仗势欺人。除了朝廷每月拨给的钱粮,其他的支出,皆是靠他自己的本事。
他被封摄政王,威名传于天下,深受百姓爱戴,这都是他应得的,和你又有什么关系?
无非是你觉得,展儿早年籍籍无名,如今成就却远在你之上,所以心生嫉妒。”
说到此处,杨林吐出一口浊气,冷声道:
“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你欺压百姓的理由,今日本王在此见你一面,便是给你最后一个机会。
若你冥顽不化,那就老死在边地,若你当真知错,那便用行动来证明。”
说罢,杨林招了招手,立刻有两名士卒,将失魂落魄的曹林带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