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廊方市金光道上的人流与自行车流渐渐密集,位于道路中段的廊方饭店愈发显眼。
这座 3层红砖楼房的外墙刷着米黄色涂料,门口“廊方饭店”四个红色大字招牌格外醒目,招牌两侧还装着老式的霓虹灯。
饭店位于廊方市早期商业繁华区域,周边既有廊方百货大楼、五金商店等便民场所,距离廊方火车站也仅约 1.5公里,无论是本地市民办婚宴、单位聚餐,还是外地旅客住宿歇脚,都格外方便。
钱多多站在饭店门口等候,嘴里叼着一支烟,时不时低头看眼手表,目光还会扫过路边来往的自行车与行人。
忽然,一辆白色伏尔加轿车驶入视线,他一眼认出是李哲的车。
果然,轿车缓缓停在饭店门口,李哲从驾驶室推门走了下来。
钱多多赶忙掐灭烟,热情地走上前,“李总,可算把你盼来了!从京城过来一路顺利吧?”
“顺利。”李哲笑着回应,顺手把车门关上,“钱总,让您等久了。”
“我也刚到没多久。”钱多多做了个请的手势,“快进饭店,外面风还挺凉。”
李哲抬头打量了一眼廊方饭店,目光从红色招牌落到米黄色的外墙,点点头说道:“这饭店看着挺不错,在廊方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地方了吧?”
“那可不,咱们廊方人办大事,首选就是这儿。没点关系连包间都订不到。”钱多多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李哲忽然想起正事,问道:“钱总,您那位在广播电台工作的朋友到了吗?”
钱多多又瞅了一眼手表,“这个点他们刚下班,估计正往这边赶,快了快了,咱们先进去等。”
李哲应了一声,转身走到汽车后备箱,打开后拿出两个精致的袋子。
一个袋子里装着几罐印着“好滋味”字样的黄桃罐头,罐头盒是淡黄色的,上面还印着饱满的黄桃图案;另一个袋子里装着两瓶茅台酒,精致的包装盒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钱多多看到茅台酒,眼睛一亮,笑道:“还得是李总大气,跟着您又能蹭顿好酒喝。”
“钱总说笑了,您还能缺酒喝?”李哲笑着打趣道,拎着两个袋子跟钱多多走进了饭店。
一进饭店大厅,暖意瞬间包裹住两人。大厅宽敞明亮,中间摆着二十多张圆桌,桌布都洗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污渍。
几张桌子旁已经坐了客人,有的在低声交谈,有的在翻看菜单,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淡淡的茶水味。
墙面是米白色的,挂着几幅廊方本地风景的挂画,有天下第一城的远景,还有潮白河的风光,木质画框简洁又不失格调。
服务员穿着蓝色的工作服,端着托盘穿梭在桌椅之间,脚步轻快。
钱多多领着李哲沿着楼梯上了二楼,二楼的走廊两侧是一个个包间,每个包间门口都挂着木质的门牌,上面刻着不同的名字。
钱多多推开写着“金光厅”的包间门,里面的空间不算小,摆着一张能坐八个人的圆桌,中间放着一个白色的瓷盘,里面摆着几朵塑料花。
服务员很快跟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本红色封皮的菜单,恭敬地递到钱多多面前。“钱总,您今天喝龙井还是花茶?”
“龙井。”钱多多接过菜单,转手递给李哲,“李总,我已经点了几个店里的招牌菜,您看看还有没有想吃的。每次去万安镇都是您招待我,这次您可千万别跟我客气。”
李哲接过菜单,翻开一看,上面的菜品琳琅满目。
他目光扫过菜单,最后停在了“香河肉饼”上,抬头对钱多多说:“就加一道香河肉饼吧。”
钱多多皱了皱眉,说道:“李总,您这是给我省钱呢?这饭店里还有不少硬菜,再加点别的?”
李哲摆摆手,笑着说:“钱总,有钱难买我心头好。热乎乎刚出锅的香河肉饼,外皮焦脆,里面的肉馅满是汁水,那叫一个香,比什么硬菜都对我胃口。”
“您说的对,这香河肉饼确实好吃,我也爱吃。”钱多多笑着应了一声,转头对一旁的服务员说:“先上这些菜,等我另一位朋友来了,再加点别的。”
“好的,您稍等。”服务员应了一声,端起茶壶给两人倒上茶水,然后轻轻带上包间门退了出去。
李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开口问道:“钱总,您那位在广播电台工作的朋友怎么称呼?”
“他叫邵建波,是廊方市广播电台广告科的科长。”钱多多放下茶杯,语气肯定地说,“您要利用广播电台打广告的事交给他,保准错不了。”
李哲点点头,又问:“我想找个好的黄金时间段打广告,邵科长能帮着想想办法吗?”
“李总,您好眼光。”钱多多笑了起来,喝了口茶水,接着说,“黄金时间段听众多,宣传效果比较好。但这黄金时段也抢手,不少国营单位早就预定好了,一般人还真拿不到。
不过您放心,邵建波他舅舅是廊方市广播电视局的副局长,他在台里说话好使,到时候让他帮您想想办法。”
李哲听了,心里踏实了不少,但很快又想到一个问题:“钱总,我不能让邵科长白帮这个忙。您看,我一会怎么表示一下才合适?”
钱多多放下茶杯,想了想说道:“这老邵都快二十八了,之前谈过一个对象,最后没成。去年又处了一个,今年正打算结婚呢,对象只有一个条件,结婚的大件家电都要进口的,最近他正为这事发愁呢。
您不是有涉外生意吗?能不能帮他兑换一些外汇券?”
“邵科长需要多少?”李哲问道。
“他通过家里的关系已经买了一些进口家电,还差两千左右。”钱多多回答道。
李哲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
李哲在京城外交公寓的蔬菜店一直收外汇券,每个月都有进账,这点外汇券对他不算什么。
钱多多连忙追问:“李总,那这兑换比例怎么算?”
李哲试探着说:“都是朋友,什么兑换不兑换的,邵科长直接拿去用就是了。”
钱多多摆摆手,认真地说:“李总,邵科长是我的朋友,您也是我的朋友,我不能让他吃亏,也不能让您吃亏。咱们以后还要常来常往,您能兑给他已经够意思了,可不能让他白拿。”
李哲笑了笑,说道:“既然是钱总的朋友,那也就是我的朋友,就按一比一的比例来吧。”
钱多多立刻竖起大拇指,赞道:“李总,您大气!够朋友!”
“我要是赚朋友的差价,以后还哪好意思再见钱总您啊。”李哲笑着说。
当然,一比一兑换,李哲肯定是亏的,这笔差价还要好滋味公司出,而不是李哲个人承担。
就在这时,“咚咚”的敲门声响起,服务员推门走了进来,手里端着托盘,上菜的同时也会介绍菜品。
最先端上来的是古洼一锅鲜,深色的铁锅里,小鲫鱼整齐地码在锅底,鱼身上裹着浓郁的汤汁,锅边贴着金黄的玉米面饼,饼的边缘浸在汤汁里,散发着阵阵香气。
接着是三河小熏鸡,整只鸡色泽金黄泛红,表皮油亮,让人一看就有食欲。
随后,三河豆腐丝和胜芳松花蛋也端了上来,豆腐丝洁白透亮,拌着翠绿的黄瓜丝,看起来清爽可口;松花蛋切成瓣,上面撒着少许姜末和醋。
李哲和钱多多都没有动筷子,只是看着桌上的菜,等着邵建波的到来。
服务员介绍完菜品,正准备出去,包间的门又被推开了,一个中等身材的男人走了进来。
他皮肤有些黑,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领口系得整整齐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看起来很精神。
“不好意思,来晚了,单位有点事耽搁了。”男人笑着说道。
钱多多和李哲立刻站起身。
钱多多走上前,拍了拍男子的肩膀,笑着说:“老邵,你可算来了,我们俩都等你半天了。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李哲李总,四季青公司的老板,也是‘好滋味’罐头的创始人。”
接着,他又转向李哲,介绍道:“李总,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邵建波,廊方市广播电台广告科的科长。”
李哲主动伸出手,笑着说:“邵科长,久仰大名,幸会幸会。”
邵建波也连忙伸出手,和李哲握了握,手劲很足:“李总客气了,我早就听钱多多提起过您,说您年轻有为,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两人握完手,一起在餐桌旁坐下。
钱多多拿起桌上的茅台酒,打开瓶盖,一股浓郁的酒香立刻弥漫开来。
他给邵建波倒了一杯,笑着说:“老邵,你来得晚,得罚酒一杯。”
邵建波看了看酒杯里的茅台酒,笑道:“没问题,这么好的酒,别说罚一杯,罚三杯我也乐意。”说着,他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钱多多又给邵建波倒了一杯酒,说道:“刚才我和李总还聊起你了。”
邵建波好奇地问:“哦?说我什么了?”
“说你小子快结婚了,正为兑换外汇券买结婚家电的事发愁呢。”钱多多笑着说,“李总在京城有涉外生意,他说了,这事他帮你办了。”
邵建波一听,脸上立刻露出欣喜的神色,他端起酒杯,看向李哲:“李总,太感谢您了,您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这外汇券我找了好些天都没凑够,您这一出手,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邵科长,您是钱总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别这么客气。”李哲也端起酒杯,和邵建波碰了一下,陪着他喝了一杯,
“钱总说您需要两千外汇券,我过两天就给您送过来。要是不够,您再跟我说。”
“够了够了,两千外汇券已经不少了。”邵建波连忙说道,“李总,我知道现在黑市上外汇券都是 1:1.3的兑换比例,您看这样成吗?我给您两千六百块人民币,不能让您吃亏。”
李哲摆了摆手,认真地说。“邵科长,咱们都是朋友,不按黑市那套来,就按国家规定的一比一兑换。”
邵建波有些迟疑:“这……这合适吗?”
钱多多在一旁插话道:“老邵,你就别跟李总客气了。李总在京城做大生意的,不差这点钱。你回头给李总安排个好的广播时段,不就什么都有了?”
“嘿,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邵建波立刻拍着胸脯保证,脸上的迟疑一扫而空。
这六百块钱对李哲来说不算什么,但能顶他大半年的工资了。
邵建波再次端起酒杯,说道:“李总,我借花献佛,再敬您一杯。以后您在广播广告这方面有任何需求,尽管找我。”
李哲端起酒杯,笑着说:“邵科长、钱总,咱们三个一起干一杯,也算庆祝咱们今天认识。”
“干杯!”三人异口同声地说道,随后都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钱多多放下酒杯,拿起筷子,招呼道:“大家伙别光顾着喝酒,快动筷子吃菜。这些都是廊方饭店的招牌菜,尝尝味道怎么样。”
李哲和邵建波也拿起筷子,开始品尝桌上的菜品。
钱多多看着李哲,问道:“李总,这菜合您的口味吗?第一次来咱们廊方饭店,要是觉得不合口,再让服务员加几个菜。”
李哲夹了一块小熏鸡,放进嘴里,鸡肉鲜嫩,带着淡淡的熏香味。
他点点头,赞道:“这三河小熏鸡味道真不错,比我在别的地方吃的都正宗。还有这古洼一锅鲜,玉米面饼吸满了鱼汤的鲜味,小鲫鱼也炖得很入味,好吃。”
邵建波也附和道:“李总说得对,廊方饭店的这几道本地菜做得确实地道,不少外地客人来廊方,都特意来这儿尝鲜。”
三人一边吃菜,一边聊天。
邵建波好奇地问李哲:“李总,您一直在京城做生意,京城现在是不是特别热闹?我过些日子打算带未婚妻去京城玩几天,您能不能给推荐几个好玩的地方,还有好吃的餐馆?”
李哲放下筷子,想了想说道:“好玩的地方,故宫、颐和园肯定得去看看,都是咱们国家的名胜古迹,很有历史感。
要是喜欢热闹,王府井大街和西单可以去逛逛,那里商店多,人也多,很有京城的氛围。
好吃的餐馆,全聚德的烤鸭得尝尝,还有东来顺的涮羊肉,都是京城的老字号,味道很正宗。
对了,要是你们喜欢吃小吃,前门大街的小吃街不错,爆肚、门钉肉饼、焦圈、驴打滚这些京城特色小吃都能吃到。”
邵建波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还拿出笔和纸,把李哲推荐的地方和餐馆记了下来。
酒过三巡,三人之间的气氛更加融洽,关系也熟悉了不少。
邵建波放下酒杯,看向李哲,问道:“李总,听说您想给‘好滋味’罐头在广播电台打广告?不知道您具体有什么想法?”
李哲眼前一亮,从带来的袋子里拿出两罐“好滋味”黄桃罐头,递给邵建波和钱多多,说道:“邵科长、钱总,你们先尝尝这罐头,这是我们厂生产的‘好滋味’黄桃罐头。”
邵建波和钱多多接过罐头,打开盖子,一股清甜的黄桃香味立刻散发出来。
罐头里的黄桃果肉饱满,色泽金黄,浸泡在清澈的糖水里。两人各夹了一块黄桃,放进嘴里,果肉脆嫩,糖水清甜不腻,口感很好。
“好吃!这黄桃罐头味道真不错,比市面上不少罐头都好吃。”邵建波赞道。
李哲笑了笑,说道:“之前,我和朋友一直做外贸出口生意,这些罐头本来是要出口到苏联的,质量都是最高标准。
后来多生产了一些,就想打开国内市场,所以才想通过广播电台打广告,提高一下知名度。”
邵建波点点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李总,要是想通过广播打开市场,时间段的选择很重要。
我们电台的核心黄金时段,像早上 7:20-8:30《廊方早班车》之后,中午 11:30-12:30《饮食服务信息》插播时间,还有晚上 17:30-18:30《下班路上》的间隙,这些时间段听众最集中。
不过这些黄金时段确实抢手,不少国营厂早就预定好了,您要是想上,得排队等。”
他顿了顿,又说:“我觉得可以试试‘次黄金时段+零碎时段组合’,比如早 9:10、午 12:40、晚 19:00,这些时段虽然不是核心黄金时段,但听众也不少,还能避开竞争。
另外,我会帮您争取优先安排晚高峰的插播位,但得搭配 1-2个非高峰时段,比如上午 10点、下午 3点,这样能提升整体排期的灵活性,也方便我们安排节目。”
李哲听完,点了点头:“那这个广告价格怎么算?”
邵建波拿出一个小本子,翻了几页说:“按我们电台现在的标准,30秒广告黄金时段 80-100元/条,次黄金时段 50-70元/条,非高峰时段 30-40元/条。您要是想做,我给您按熟人价算。”
李哲皱了皱眉,语气带着几分无奈:“邵科长,不瞒您说,好滋味是初创公司,预算有限,能不能再优惠点?”
钱多多在一旁斡旋:“是啊老邵,李总也是咱们朋友,你看能不能整个优惠套餐,大家都方便。”
邵建波想了想,说:“那这样吧,我给您整个‘包周套餐’,每天 3条广告,1条次黄金时段+ 2条非高峰时段,每周总价 600元,您看怎么样?”
李哲算了算,觉得这个价格还能接受,点了点头:“行,这个价格我能接受。那付款方式呢?”
“咱们按规矩来,先付 50%定金,等广告播出后 1周内结清尾款。”
邵建波补充道,“不过有个‘熟人担保’的规则,广告内容得符合电台审核标准,不能夸大宣传,不然审核通不过,我也不好办。”
李哲连忙答应:“没问题,广告内容肯定符合标准,绝不夸大。”
解决了时段和价格问题,邵建波又主动帮着李哲想广告词,他看着桌上的黄桃罐头,说:“除了播出时段,广告词也很重要,要能打动人,还得结合黄桃罐头的特点。这样人们才愿意买。”
李哲也认同:“没错,我觉得得突出产品优势,我们的黄桃选用的是本地固安的优质黄桃,果肉饱满无添加,糖水清甜不腻,出厂前还经过 3次质检,适合家庭日常食用和走亲访友。”
邵建波点了点头:“我觉得还得加些实用信息,比如‘开盖即食’‘常温保存多久’,现在家庭都喜欢方便、耐存的食品,这些信息能吸引不少人。
时长方面,30秒广告最合适,信息完整且成本适中,偶尔可以搭配 15秒精简版,在非高峰时段重复播放,加深听众印象。
形式上用‘旁白+音效’,开头用清脆的罐头开盖声吸引注意力,中间旁白介绍产品,结尾报出购买渠道和联系电话,我再安排电台专业播音员录制,保证音质清晰、语气亲切。”
两人商量了一会儿,最终确定了三条广告词,打算轮番播放:
走亲访友送啥好?好滋味黄桃罐头少不了!果肉饱满糖水甜,廊方本地好特产!
好滋味黄桃,一口尝到鲜!固安优质桃,匠心做罐头,百货商店都能买!
家有好滋味,甜蜜好滋味!黄桃选得好,罐头才地道,好滋味,廊方人自己的好罐头!
李哲看着这三条广告词,笑道:“邵科长,您这广告词写得太专业了,既突出了产品优势,又贴近听众需求,太感谢您了!”
说着,他端起酒杯,“我敬您一杯,感谢您这么费心!”
邵建波也拿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客气啥,都是朋友,互相帮忙应该的!”
喝了几杯酒,邵建波更加热心,又帮着李哲分析产品定位和传播重点:“咱们得明确核心受众,我觉得可以锁定三大群体:一是 25-50岁的家庭主妇,她们负责家庭采购,最关注口感和性价比;
二是有孩子的家庭,家长喜欢用黄桃罐头哄孩子,孩子也偏好甜味;
三是乡镇居民,他们交通不便,更青睐耐储存的罐头,走亲访友时也能作为轻便礼品。”
他喝了口茶,接着说:“传播方面,我建议先集中投放 2周,覆盖工作日早中晚高峰,观察市场反馈,比如您那边反馈的商店销量变化,然后再根据反馈调整排期。
另外,我得提醒您,一定要配合广告做线下铺货,确保听众听到广告后能买到产品,不然广告就白投了。”
李哲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点头,对于邵建波的专业多了几分认可。包间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桌上的饭菜都凉了,可三人的谈兴却丝毫未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