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 第459章 我们东林党颇有家资!

第459章 我们东林党颇有家资!

    王承恩和刘文带着厂卫和潜军,在顺天府抄了整整一天的家,这样的巨变,震动了整个朝廷。

    这些臣子从来没见过崇祯这样凶残的一面。

    问也不问,只要和东林党牵扯到,就先抓到诏狱里去审。

    于是到了夜里时,午门外便跪满了弹劾刘文王承恩,以及上疏逼崇祯罢撤西厂,裁撤锦衣卫的臣子。

    恳求崇祯再变回去以前那个仁慈的皇上。

    王承恩和刘文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夜里戌时。

    路过午门外时,看见了这些臣子。

    这些臣子也看见了刘文和王承恩,纷纷朝着两人啐吐沫,大骂奸党。

    他们之所以敢跪在这逼宫,就是认为崇祯还能变回去。

    然而王承恩和刘文却知道,不可能了。

    等这份抄家所得银两几何的奏疏交上去,这些午门外的臣子,也要遭殃。

    半晌后,皇极殿上。

    “回禀皇上,抄家所得记录皆在此。”

    王承恩奉上奏疏。

    崇祯接过来漫不经心的扫了两眼,但就是这两眼,却让他整个人一下僵在了原地!

    原本漫不经心的眼神,顷刻间变的暴戾很多!

    翻动奏疏的动作也快了不少!

    奏疏上。

    吏部尚书抄家所得银两262万两的数字触目惊心!

    “这帮混账,这帮混账。”

    仅仅只是第一本奏疏,总计银两就高达583万,崇祯气的胸膛剧烈起伏,骂着把这本奏疏扔到地上!

    又飞快揭开第二本。

    “又是一百万两!?”然而第一眼,崇祯就瞠目结舌,怀疑王承恩和刘文是不是夸大了数字。

    王承恩摇头:“回禀皇上,这还仅是今天一天抄家所得,总计就高达近800万两白银,古玩字画更是无数。”

    “甚至有些官员家中银两堆积时间太长,银子都被虫子啃成了银屑。”

    “你亲眼所见!?”崇祯气的脸涨红了。

    王承恩笃定的点头:“臣亲眼所见。”

    刘文怕崇祯不信王承恩的话,也跟着附和:“皇上,臣也亲眼见到了,那银屑堆在地上厚厚一层。”

    “甚至,有些官员家中还把银子砌在墙里,这样的房子足有那么几大排!”

    崇祯听完后止不住大骂:“这帮奸臣!这帮混账!朕让他们捐募军需的时候!他们可是说读书人都清贫!没有家资!”

    “那张凤翔呢!还有龚鼎孳!他们家抄出来了多少!”

    “朕怎么没在这上头看到他们的家资!”

    王承恩回道:“回禀皇上,这两个奸党的家里钱太多,清点了一天都还没有清点完。”

    “臣便没有写在上头,不过来时臣问了一嘴,他们说。”

    崇祯迫不及待的催:“说!有多少!”

    王承恩脸上闪出震撼,沉声吐出来一个数字:“截止臣来时,张凤翔家中已抄得白银两百万两,黄金十六万两。”

    “珍奇古玩字画折合白银,也约一百六十余万两。”

    “还有龚鼎孳。”

    “不要说了!”崇祯又突然打断王承恩,用力的把奏疏全都砸到地上,闭着眼不断喘粗气。

    “这帮奸党!朕之前让他们捐募军需,他们一个个给朕哭穷!”

    “只要跟他们提钱,他们就下跪,说读书人清苦度日,没有钱!”

    “还反过来指责朕不应该与民争利,说国库空虚,皆是朕的错!”

    “好啊!”

    崇祯气的踩着奏疏,背着手在上头来回的走。

    “原来这么多年下来!朕才是整个大明最穷的那个人!”

    刘文看了看已经到了暴走边缘的崇祯,立刻上去禀奏:“启奏陛下,午门外有很多臣子正在跪请陛下罢撤西厂,裁撤锦衣卫。”

    “他们要弹劾臣和王公公今日抄家的行径大逆不道。”

    “臣认为他们一定有串联!”

    王承恩也立刻过来:“皇上,不若把他们抓了!全部下诏狱?”

    “全抓了?谁来收拾朝政?”崇祯怀疑的目光一下扫了过来,低吼声在皇极殿里回荡。

    朱元璋说的长江黄河论,让臣子互相平衡的话,又在他脑子里响起来。

    王承恩不敢说话了。

    如今的崇祯,只是转个脸的功夫,便已经能从容收了怒火,又平静下来,降下旨意:

    “张凤翔,龚鼎孳,及一干东林臣党,按太祖留下的话,家产抄没,诛九族。”

    “至于午门外的那些混账,拿着这些抄家所得银两几何的奏疏去给他们看。”

    “让他们立刻滚回去闭门思过,写省罪的奏疏,把这些年贪墨的银两,主动交上来。”

    王承恩和刘文很明显感觉到崇祯变了,变的天威难测。

    急忙应道:“遵旨。”

    片刻后,紧闭的午门被嘎吱推开了。

    灯笼火把底下,仍旧跪着逼宫的这些文臣们纷纷抬起头看过去,认为是崇祯终于扛不住压力,要出来认错了。

    但仅是几个呼吸的功夫,他们就发现自己的想法错了。

    出来的不是仁慈的崇祯。

    而是拿着锁链镣铐和廷杖的厂卫和大批潜军。

    还有城门洞阴影里看不清的两个人。

    这两个人就是王承恩和刘文,走过来把抄没家产的奏疏扔到一帮文臣面前。

    “皇上的话,让你们看。”

    厂卫和潜军就在一旁,刘文漠然的望着这些臣子传旨。

    领头跪着逼迫崇祯的几个文臣很是不解,只能捡起来奏疏翻开。

    然而当看到上面触目惊心的银两数字时。

    纷纷又都跪了下去。

    刘文这时候才说崇祯另外的旨意:“皇上说,让你们看完了,就立刻滚回去,写省罪的奏疏。”

    “臣...遵旨!”午门外,文臣们老实了,不敢再多逗留,纷纷磕头离开。

    ...

    另外一边,朱元璋回到洪武朝已经一整天了,把自己关在寝宫里,谁也不见。

    昏暗的殿内,只有书案上的一盏烛火在亮。

    朱元璋的脸就在烛火后,目光幽幽,神情阴沉。

    他望着面前“权臣乱政”四个字。

    这四个字他写完,看了一天了,都想不出来到底该怎么处理李暄。

    特别是想到张凤翔那些东林党逼的崇祯只能龟缩在皇极殿里,束手无策的一幕。

    朱元璋就更是心乱如麻,这勾起来他对李暄的忌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