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 第497章 李暄姓李,你姓朱,你慌什么?

第497章 李暄姓李,你姓朱,你慌什么?

    吕氏,朱标的继妃,原为侧室,正妃常氏早逝后扶正,是朱允炆的亲母。

    这也是淮西武勋一直看不上朱允炆的重要原因。

    先太子妃常氏!

    那才是我大明懿文皇太子的东宫正室。

    吕氏是个什么东西?

    前元一个余孽的闺女罢了!

    生下来的朱允炆,论嫡论长,怎么也轮不到他!

    现在竟然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简直笑话。

    而且淮西的武勋其实一直都怀疑,常氏生下的嫡长子朱雄英,之所以早逝,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吕氏搞得鬼。

    不过无论淮西武勋怎么想。

    如今的吕氏,身份就是太子妃。

    因为即便朱标死了,但他的皇太子名份并没有被废除,在宗法上,他仍然是懿文皇太子。

    齐泰这些清流臣子见了吕氏,也只会以吕氏最高荣誉的身份称呼。

    也就是太子妃。

    吕氏出现后,摒退了两侧的奴婢,又让齐泰那些臣子退下。

    当然一句“今日的事谁传出去,就地打死”是免不了的。

    吕氏很清楚,朱元璋喜欢的,是能扛得住压力,扛得起责任的继承人。

    而不是一个软趴趴,只会哭鼻子的幼童。

    要是让朱元璋知道,朱允炆在这为了一点事就哭哭啼啼,那不用想,在朱元璋心里的位置一定会大打折扣。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

    吕氏先指着朱允炆的鼻子教训了一顿。

    “齐泰,方孝孺,还有那些个编修,他们是你的臣子,你怎么能让他们看到你在这哭?”

    “你是君,他们是臣,这成何体统!”

    “再者,要是让你皇爷爷知道了,你少不了又要挨一顿批!”

    吕氏很严肃。

    朱允炆还有些不服气,想要辩解一下,齐泰和方孝孺都是自己人,怕什么。

    但一看见吕氏清冷的眼睛,所有辩解的话就都咽了回去。

    吕氏教训完了,也知道朱允炆现在的心性有些幼稚,还远没有那么深沉,只能又安慰,省的打击到他。

    “其实你皇爷爷无论赦不赦免李暄,都不算是什么大事。”

    吕氏虽然不怎么常出现,但对于朝堂上发生的事,却基本件件都知道。

    她也不敢不知道。

    李暄的事她自然早就听说了。

    只是,她的看法和朱允炆,和齐泰方孝孺这些人的悲观不一样。

    吕氏抓住朱允炆的手,语重心长的传授对策:

    “因为你是君,那李暄又是什么身份?只不过是一个臣子而已。”

    “就算你皇爷爷再宠信他,又能怎么样?他姓朱吗?”

    “但你呢?你身上流着的,是懿文皇太子的血脉,你是我大明皇室的嫡长孙。”

    朱允炆听得脸色逐渐有了转变,悲观的心情好了很多。

    说的对啊!

    孤是嫡长孙!

    你李暄不过是个臣子而已!

    吕氏看朱允炆脸色好了一些,继续说道:

    “就算你皇爷爷赦免了李暄,那也改变不了你们之间君臣的关系。”

    “你最重要的,是让你皇爷爷高兴,只要你能让你皇爷爷高兴,那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等到了你主事的那天,李暄还不是只能跪在你的面前,听你的旨意?”

    朱允炆听到这,心头阴霾彻底驱散,激动的笑起来:“母亲,你说得对!”

    “到了那天!我让他跪,他就要跪!”

    吕氏又温声叮嘱:“你皇爷爷最为重视孝道,你要做的,就是让你皇爷爷看到你的孝心。”

    “至于李暄,就算让他一时得意些,也不算什么。”

    “因为他又不能尽孝,但你可以。”

    说完,吕氏又让人把已经离开的齐泰他们喊回来。

    因为有些话还要叮嘱他们。

    朱允炆是被安慰好了,所以等齐泰他们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个重新振奋起来的太孙。

    “参加太子妃,殿下。”

    吕氏免了众人的见礼,给朱允炆叮嘱了一些话。

    朱允炆听着,眼珠子转来转去,嘴角上扬,越来越高兴。

    齐泰方孝孺这些清流文臣,也听得脸上有了些惊讶,逐渐正视起吕氏。

    半晌,吕氏说完。

    朱允炆已经再也按耐不住高兴的心情,开怀大笑:“有母亲这法子,那李暄!还是翻不出孤的手掌心!”

    齐泰方孝孺这些清流也服了,纷纷向着吕氏行礼恭维。

    吕氏点点头,拍拍朱允炆的后背,柔声说道:“你啊,其实有时候,也可以跟着李暄学一学,他的本事还是有的。”

    “比如东瀛,比如先前的...”

    朱允炆立马不高兴了,打断吕氏的话,阴沉着脸反驳:“母亲,你的意思,还是我不如他!?”

    吕氏脸上露出几分无奈,就搞不懂,为什么一个君,就非得去跟臣子计较个高下呢?

    那不是等于把自己的位置,拉下去跟臣子摆到一起了?

    “哎。”

    吕氏叹了口气,勉强笑笑:“没有没有,母亲没这个意思,算了,本宫乏了,你们商讨正事吧。”

    说完在婢女的陪同下离开。

    朱允炆则是不复之前的闷闷不乐,高兴的很!

    和齐泰朱允炆商讨起刚刚吕氏交代的主意。

    ...

    与此同时,太师府这边。

    朱棣他们本来是强烈表示,要给李暄摆个宴,庆贺一下。

    但李暄拒绝了。

    这又不是好消息,庆贺个锤子!

    所以就自己一个人回了太师府。

    然而没想到,还没等进房,就看见房门口摆了个火盆,王五周六小这俩锦衣卫很高兴。

    “太师太师!先迈个火盆吧,去去牢里的晦气!”

    李暄垮着脸,“我被开释出来诏狱,这才是真的晦气!”

    说完就从火盆旁边绕了过去,走进书房,把门‘哐当’一下甩上了。

    王五周六小对视一眼,一脸懵比。

    这意思。

    是被关在诏狱里,才是好事儿?

    太师是不是被关傻了啊!

    书房内。

    李暄趴在桌子上,边画乌龟边思考,因为找死才是正事!

    自己是不会被击倒的!

    不过看朱元璋这样,明明都下了圣旨赐死了,结果临了临了,竟然还能出尔反尔。

    那说明短时间内,再想在朱元璋身上找死,那是很难了。

    但是不能放弃!

    “可接下来,从什么地方开始入手呢?”

    李暄想着,余光忽然瞥见书架上的《大诰》。

    《大诰》是朱元璋亲自搞出来的一套刑法故事会。

    就是让百姓知道,朝廷对贪官污吏是怎么惩罚的。

    看着看着,李暄内心逐渐有了主意。

    “不如从民间开始?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万恶不赦的大贪官?让百姓骂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