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 第752章 举报信来了

第752章 举报信来了

    “足利义满!”

    后小松咬了咬牙道:“八嘎呀路,都是你的错,当时我就说了,绝对不能对大明动手,你非要不听,可恨啊!”

    如今足利义满的坟头草,早就过人高了,就算想要泄恨,他也没办法了。

    但非要泄恨的话,又不是完全不行。

    后小松冷声道:“来人,回去把足利义满全家,都挖出来。”

    他要鞭尸。

    他要毁了足利家,所有人的尸体,挫骨扬灰。

    不如此做,发泄不了这一口怨气,卡在心头很不舒服。

    当初足利家,全家都死在鼠疫。

    是后小松不计较曾经的恩怨,帮足利家全家收尸,一起安葬的。

    算是仁至义尽了。

    如今再也忍不住,要把足利义满全家挖出来鞭尸。

    就算这样做了,也只是短暂地出一口气,因为应该发生的事情,全部发生了。

    后小松如此愤怒地,气冲冲地回去了。

    朱寿他们,也懒得管这些倭人。

    应该占领、瓜分的地方,继续瓜分,挖出来有矿了,大家都开心,如果没有,只能无奈,回去等待攻打高丽那天的到来。

    ——

    大明锦衣卫的邮寄地址,早就在报纸上面公开了,可以给他们写信举报,关于强制地租的相关问题。

    不过锦衣卫这种地方,一直是外面的普通人,最为忌惮的,一般情况之下,没什么人敢和锦衣卫,有太多的联系。

    经历过几个洪武大案,锦衣卫确实没啥好名声,因此邮寄到锦衣卫的举报信,这段时间里面,几乎没有,但在今天有了一个例外。

    锦衣卫空荡荡的邮箱,即使没有人邮寄,他们还是会安排专门的人,负责检查邮箱有没有邮件进来等。

    今天很意外地,让他们发现了,里面正放着一封书信,还是从荆州府送过来的。

    “大人,有书信了。”

    负责检查的锦衣卫,拿着这一封书信,赶紧跑回去上报。

    蒋瓛听了这话,慢慢地抬起头,道:“拿来看看。”

    那个锦衣卫把书信呈上。

    蒋瓛打开看了好一会,忽然皱起眉头,终于有人开始反抗强制地租的政令,他们锦衣卫接下来,可能又要忙活了。

    首先开始这次反抗的,是荆州府那边的地主,不知道要不要去捉人。

    如果捉人了,后续还不知道,会引起什么不良的反应。

    但现在书信已经送来,他们锦衣卫绝对不能当看不到,必须要处理,无奈之下蒋瓛只好带着书信进宫找朱允熥了。

    那个锦衣卫问道:“大人,我们怎么办啊?”

    蒋瓛说道:“等消息吧!”

    具体怎么办,上面还没有命令下来,他们下面的人就不能乱来,一切还是要等朱允熥的命令再行动。

    直到文华阁外面,蒋瓛看到柳六正站在外面,客客气气地说道:“柳公公,我来求见殿下,还请帮忙通传。”

    要知道柳六可是跟随朱允熥,从东宫默默无名开始,到了现在的太监,尽管柳六一开始目的不纯,但朱允熥还是把他留下来。

    还是朱允熥身边唯一的贴身太监,身份地位不一定高,但他的作用却又能很大。

    朝中不管是谁,都不敢随意得罪,掌权者身边的太监。

    比如吉祥。

    谁敢随便得罪呢?

    这就是他们太监,可以走到的,最顶峰的位置了。

    柳六看到蒋瓛对自己客气,那么他也客客气气地笑了,道:“蒋指挥使请稍等,奴婢这就进去通传。”

    完了,他走进文化阁。

    过了片刻,再出来的时候,他道:“蒋指挥使请!”

    到了文化阁内,蒋瓛也不含含糊糊,直接说道:“殿下,我们锦衣卫,终于收到举报的书信,是关于地租方面的。”

    一直看着奏章的朱允熥,闻言有些惊喜地抬起头,道:“快拿上来看看。”

    对于有人举报,他不是生气,反而还有些开心,毕竟这样可以说明大明内部,是存在问题的,而正好有人给他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

    同时有足够的理由,可以对那些地主先动手了,先压一压地主豪族的气焰,告诉他们这里是大明,不是以前的大元。

    好让他们畏惧、害怕,那么未来的改革,能一步步地进行下去。

    同时还可以告诉他们,自己这个监国的皇太孙,手段并不比老朱差多少,他们以前敬畏朱元璋,现在就要敬畏自己。

    柳六得到命令,赶紧把书信送到朱允熥面前。

    拆开看了一会,原来是荆州府庄家和苗家的人,同时反抗朝廷的命令,对当地的地租,收取三分之二以上。

    这封书信,不是单独一个人写来投诉举报的。

    而是荆州府当地,好多需要租地的百姓,联手一起写来举报,上面还有他们的手指纹,算是联名、实名上报的一种。

    能够让那么多百姓,一起举报的两个家族,大概不是好东西。

    朱允熥看完了上面的内容,眼神微微变得冷淡了,冷声道:“有时候,有些人,就是如此贪心不足,蒋瓛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听到这个问题,蒋瓛心里一惊。

    一般情况之下,朱允熥是极少这样问自己问题的,不得不谨慎起来,想了好一会道:“臣认为,应该彻查到底,有没有问题,谁有问题,问题多严重,都要查清楚了,若是地主真的可恨,那就全部捉了定罪。”

    朱允熥想了想问道:“如果百姓的举报,子虚乌有,是编造的,又如何?”

    蒋瓛说道:“一律依法惩处。”

    在他看来,只要是造谣,捏造事实来举报,查明原因后,造谣的也要得到惩罚,才是公正的体现。

    朱允熥的想法,却又完全相反,摇头道:“我认为,你这样想不对。”

    哪里不对呢?

    蒋瓛暂时想不到,躬身道:“请殿下赐教。”

    谦虚是必须要有的,在掌权者面前,绝对不能过于骄傲。

    也是因为,蒋瓛确实不太懂。

    朱允熥说道:“现在是我们设立举报制度,起步的时候,如果诬告要被惩罚,将会吓退很多普通百姓,即使遇到事情了,也不敢发声,更不敢写信。”

    百姓的心里,是畏惧强权的。

    如果诬告也要受罚,会让很多百姓心里拿不准主意,犹犹豫豫,最终不敢举报,把一切苦都咽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