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219章 泰国内战(二)

第219章 泰国内战(二)

    1957年8月20日,湄南河沿岸的稻田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水稻,但这些水稻还没来得及成熟,就已经被北泰军的马蹄踏得一片狼藉。

    大城军和中央军在大城府激烈厮杀的时候,他侬终于在达大城军发了无数封电报后,亲自率领北泰军十万余人南下。

    他侬的北泰军沿着湄南河快速南下,目标直指大城府西边的素攀武里府。只要北泰军能拿下素攀武里府,便可沿着素攀武里府到曼谷的铁路,向曼谷快速进军。

    到时候,北泰军不仅可以直捣黄龙,还可以让切断在城府那二十几万中央军的后勤补给。

    他侬坐在一辆美式吉普车上,看着身边整齐行进的北泰军士兵,心里却并不轻松。

    北泰军的装备虽然比大城军好,甚至在开战前,他还通过东北军和南华搭上线,购买了大量南华制造的75毫米榴弹炮和和勃朗宁轻重机枪。

    就是价格比鹰酱的贵了几成,质量也差了些,但好在南华的服务周到,不仅武器装备的交货速度快,还提供培训和维修。

    即便北泰军的火力比开战前翻了两三倍,士兵的战斗力也有所提升,但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他侬通过北泰军和大城军的战况,知道中央的实力远比他预估的要强得多,空军的对战争的影响也比他想象的要大。

    “大帅,士兵的士气有些低落。”副官说道。

    北泰军大多是素可攀府、甘烹碧府等北方府县的士兵,大多不愿离开家乡打仗。

    即便北泰军的军纪比较严格,但还是会时不时出现,一两名士兵带着武器跑路了。

    “弟兄们,拿下素攀里府,所有人领六个月的全额军饷,这笔钱会由我亲手发到你们每个人的手上,绝对没有任何克扣。要是能打下曼谷,所有人领两年的全额军饷。”

    “打下素攀里府和曼谷后的三日内,全军不再执行军纪,你们到时候想干什么都可以!”他侬高声喊道。

    “大帅万岁!”

    “大帅万岁!”

    ……

    北泰军的士兵听到大帅打下曼谷和素攀里府后,“三日不封刀”的承诺后,士气马上高涨起来,不少士兵目露凶光。

    中央军在素攀里府的守军,是中央军的第七军,是被中央军收编的地方军阀部队。

    威猜·沙旺素西本是素攀里府的地方军阀,在中央军收复泰国西部地区后,主动向中央军投诚了。之后,威猜被沙立任命为素攀里府的府长。

    威猜深知,素攀里府是他的地盘,一旦丢了素攀里府,他就彻底没了立足之地,最后只能去曼谷当个富家翁。之后,他还能不能保住手里的财富,还要看沙立这位总理的。

    因此,他把手里的全部兵力都集中在素攀里府和北面的三竹县这两座城市,并构筑了大量坚固的防线。

    9月1日,北泰军对三竹县发起了进攻。

    北泰军的36门75毫米榴弹炮率先开火,之后就是大量81毫米的迫击炮轮番上阵,三竹县的防御阵地被密集的炮火硬生生被炸开了几个缺口,他侬看到后,让北泰军的士兵马上发起冲锋。

    可是中央军的士兵早已做好准备,把火力都集中在缺口处,大量重机枪把枪口对准了向缺口冲锋的北泰军士兵。

    北泰军士兵一冲上来,就被打成了筛子。

    他侬见正面进攻受阻,便下令派出一支的部队,从正面防线的侧翼进行迂回。没想到,绕后的部队刚绕到中央军侧翼后,就被中央军提前埋伏的重兵包围了,全军覆没。

    “威猜这只老狐狸,果然有防备。”

    他侬坐在指挥部里,看着前线进攻失利的战报,眉头紧锁。对于这几百人伤亡,他侬并不在意,他只关心他们还要多久才能攻破三竹县。

    北泰军不能被拖在这里太久,要是大城军挡不住中央军的进攻,那么北泰军进攻素攀里府将毫无意义,直捣黄龙的计划也会破产。

    他侬的参谋说:“司令,今天一整天的进攻下来,三竹县的防守还是很坚固的,要是硬攻的话,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打下来。”

    “可是,这样的话只会增加我军伤亡,对后面的战争是不利的,不如咱们先留下一部分兵力包围三竹县,直接南下进攻素攀里府?”

    他侬点了点头,觉得这个方案可行。

    “只能这样了,通知下面的部队,留下第三师包围三竹县,其他部队转攻素攀里府!”

    可北泰军刚来到素攀里府外,就遇到了新的麻烦,沙立派来了大量援军。

    沙立深知素攀里府的重要性,特别抽调六万中央军得嫡系部队,增援素攀里府的威猜。

    这支六万人的增援部队由总理沙立的同乡素利雅率领,全军的装备精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呼叫空军支援,中央军的增援部队一到素攀里府,就对北泰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北泰军面对中央军的猛攻,被打的有些措手不及,再加上中央军空军的袭扰,为了不让北泰军发生溃败,他侬只能下令,将部队撤到素攀里府北方的三竹县,打下三竹县后和中央军对峙。

    西线的战事陷入僵局,大城府的大城军更是陷入了绝境。

    中央军的8万先遣部队,从曼谷出发,沿湄南河北上,一路势如破竹,大城军的精心布置的多道防线都被中央军就攻占了。

    大城府的外围防线,中央军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全部攻破了,大城军现在只能靠着和中央军打巷战拖延时间,期望东北军可以尽快南下。

    可就在此时,总理沙立派遣四万中央军从东侧迂回到大城军的后方,彻底切断了大城军的后勤补给线。

    同时,向沙拉武里府再派出四万中央军,在北标府设防,挡住了东北军南下进攻的步伐。

    “我们被中央军包围了!”

    “北泰军在哪?”

    “东北军又在哪?”

    乍鲁看着地图,脸色苍白。

    大城军的后勤路线在十天前,就突然被中央军切断了,北泰军进行过多次打通后勤补给线的反攻,但都失败了。

    军粮已经所剩无几,现在大城军的补给只能依靠少量部队乘着夜色通过湄南河偷偷往城内运输粮食,但这些补给根本填不饱不城内7万多人的肚子。

    大城军有不少士兵已经开始挖野菜来填饱肚子了,而且,因为缺乏药品和尸体处理的不及时,军队中不少人已经感染疾病,病倒了,大城军士兵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现在怎么办?我们被包围了,之前的几次突破都失败了,要不我们还是投降吧!继续坚守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参谋人员的声音里带着绝望。

    乍鲁咬了咬牙:“向北方突围了!”

    “我们沿着湄南河北上,去那空沙旺府,保存大城军实力,要是情况有变,我们休整一段时间后,再度南下。”乍鲁已经收到东北军已经和中央军在北标府打起来了,正好吸引了一部分中央路的注意力,他正好进行突围。

    至于投降,北泰军和东北军还没有败,这场战争的结果还未知,要是东北军重创中央军的有生力量,他未必不能回来。

    可大城军突围的过程并不顺利,中央军对成功突围的大城军是一路追击,大城军的士兵既要扛着武器,又要照顾伤员,还要躲避中央军的袭击。

    在湄南河沿岸的一座城市附近,中央军和大城军的突围部队发生了遭遇战,大城军损失了一万余人,乍鲁的警卫营,也只剩下了几十人。

    好不容易击溃了阻拦的中央军的时候

    “司令,快撤!中央军追上来了!”一个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报告说。

    乍鲁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士兵,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心里一阵发酸。

    “弟兄们,对不住你们,是我连累了大家。”

    “等到了那空沙旺府,老子给你们分土地!”

    听到可以分土地后,大城军的士气有了明显的恢复。这是乍鲁想到东山再起的方法,能让大城军的士兵还愿意跟着他的只有土地了,是南华和北缅给了他灵感,反正那空沙旺不是大城军的地盘,没有那么多顾虑。

    大城军一路北逃,中央军一路追击,大城府的战事,最终还是以大城军的惨败告终。

    当乍鲁带着残部北上寻找新的地盘时,十万大城军,只剩下了不到五万人,军阀联盟对抗中央军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而此时的素攀里府,战事依旧惨烈。

    他侬见大城惨败、东北军紧急南下牵制了中央军大量兵力后,知道不能再等了,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了。他集中了北泰军的全部主力,共十二万人,发动了全面的攻势,目标直指素攀里府。

    他侬亲自到前线督战,他把指挥部设在了素攀武里府外的一个小村里,白天冒着炮火视察阵地,晚上跟官兵们一起吃米饭。

    “弟兄们,素攀武里府有前往曼谷的铁路,现在东北军全军南下,中央军的主力被牵制了。”

    “只要我们能够拿下素攀武里府,曼谷就唾手可得,这场仗,我们就赢了!”他侬的声音,依旧洪亮,激励着每一个北泰军的官兵。

    而且,他侬为了激励北泰军的官兵,打下三竹县后,让所有人发泄了三天三夜,低落的士气又重新振作起来。

    沙立总理的同乡素可立将军在进入素攀武里府后,就收编了威猜这位地方军阀的部队,素可拉深知素攀里府的重要性,他下令,所有士兵必须死守,后退一步者,格杀勿论。

    双方在素攀里府的城外展开了殊死搏斗,北泰军的士兵一次次冲锋,中央军的士兵一次次反击,阵地反复易手,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鲜血。

    北泰军士兵一名老兵,在左臂上的伤还没好的时候,就再次加入了进攻的队伍。

    他身边的年轻士兵问他:“大哥,你的伤还没好,怎么又上来了?”

    老兵笑了笑:“娃,咱们北泰军,就没有怕死的,再说了我染了疟疾,怕是活不了太久了,病死和战死的待遇可不同。”

    可当号角声响起,老兵刚冲出去没几步,一颗子弹就击中了他的胸口,老兵倒在满是鲜血的土地上,脸上却没有任何痛苦。

    中央军的一名士兵,在大腿上的伤口还没愈合时,就再次拿起了步枪。

    他看着身边的兄弟一个个倒下,再看看后方的宪兵队,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守住阵地,他才能活着回家。

    一次北泰军的冲锋中,一个北泰军士兵举着刺刀冲到他面前,他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的刺刀刺进了他的胸膛,鲜血不断的涌出来。

    素攀武里府的战事,持续了半个月,北泰军伤亡四万余人,中央军伤亡三万余人,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可是谁也不肯后退,素攀武里府的拉锯,依旧没有尽头。

    而在这场混战中,最苦的还是泰国的百姓。

    大城府的妇女们就是其中的代表,她们的丈夫被抓了当壮丁,去前线当了炮灰,没有再回来,家里的房子也被炮火炸毁了,这些妇女只能带着自己的孩子,跟着逃难的人群,逃往没有被战火蔓延的地方。

    皖塔克琳在逃难的路上,她小儿子得了疟疾,发着高烧,她没有药,只能用自己的衣服裹着孩子,日夜赶路。

    有一天,孩子实在撑不住了,在她怀里断了气,皖塔克琳抱着孩子的尸体,哭了整整一夜。

    路上逃难的人,对此没有任何反应,只是麻木的向前走。最后,皖塔克琳只能把孩子埋在路边的土地里,继续逃难。

    素攀武里府城外的老农,看着自己种的水稻被北泰军和中央军踩烂了,心里疼得直滴血,却又不敢表露出来,只能躲在房子里哀叹。

    他本来想等着水稻成熟,卖了钱,交了佃租后,存下来,留着给儿子娶媳妇的。

    可现在,水稻全都没了,家里的存粮也被军队抢光了,还要被地主催收佃租,他现在只能带着一家老小,躲到山里,靠挖野菜过日子。

    1957年10月,泰国的内战进入了最胶着的阶段,西线的素攀武里府双方僵持不下,中部的大城军全面败退。

    这场战争的胜负,开始取决于中央军和东北军的战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