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瓦凭借他手里的20万清迈军,待价而沽,中央军和军阀联盟,都在拼命拉拢他。
曼谷方面承诺,只要苏格拉瓦出兵拥护中央,就将泰国北部和中部地区的素可泰府、彭世洛府等北泰军的地盘划给他,还给他一百万美元的军饷,甚至让他担任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巴博等人则承诺,只要苏格拉瓦出兵反对中央,就推举他为“全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将中部和西部的五个府划给他。
苏格拉瓦明白自己手里的二十万清迈军,是可以决定这场大战胜负的关键。
清迈军出兵拥护中央,中央军必胜。
出兵反对中央,这场仗还可以继续打下去,让已经达到用兵极限的中央军彻底崩溃。
但他向来谨慎,在北伐战争局势明朗前,不愿轻易下注,故而一直采取“中立”态度,在清迈看着中央军和军阀联盟厮杀。
“大帅,不能再等了!”清迈军参谋长帕卡站在下面着急的说道。
“大城军已经败了,北泰军明显快撑不住了,只要改旗易帜,我们可以南下北泰军的地盘,拿下中部的几个富裕的府城。”
“再等下去,中央军赢了!”
“我们什么好处都没了!”
苏格拉瓦也知道要怎么做,清迈军一直眼馋北泰军的富裕地盘,现在有机会了,底下的将领怎么会不激动呢!
但是,苏格拉瓦还想再等等看,等局势再明朗些,再出兵。
“再等等,等北泰军彻底撑不住了,东北军撤退了,我们再出兵。”
“这样既能拿到最大的好处,又能减少清迈军的伤亡。”
然而在苏格拉瓦做出决定了,东北军战败的消息传来了,清迈军最大的筹码彻底没了。
10月下旬的素攀武里府的战火逐渐停息了,中央军和北泰军的士兵,在东北军战败的消息传来后,都不由的放下手里的武器。
他侬收到东北军大溃败的消息后,有些不可置信,他再次给清迈的苏格拉瓦发去电报,恳求他出兵支援北泰军,甚至表示愿意把北泰军的指挥权交给苏格拉瓦。
可清迈的苏格拉瓦没有任何回应。
此时的北泰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弹药快打光了,不少士兵只能拿着刺刀战斗,有的只能拿着木棍、石头,坚守阵地。
更严重的是,北泰军中有不少将领开始动摇,偷偷跟中央军的密使接触,准备投诚曼谷。
他看着不断哀嚎的士兵,看着一个个身上缠满了绷带,眼神里充满了绝望的士兵。
他知道北泰军已经撑不了多久了,而苏格拉瓦的态度,将决定他和北泰军的命运。
10月30日,清迈军的苏格拉瓦签署了一份通电——通电中,苏格拉瓦确表示:
“清迈等北部诸府地处边陲,与中央相距甚远,惟念国家统一,民族危亡,不忍见战火蔓延,特率清迈军南下,拥护中央,平息战乱。”
这份通电,像一颗重磅炸弹,炸响了整个泰国。北标府的沙立,收到通电后,并没有多少激动,很明显,清迈军这是在摘中央军的桃子。
但沙立还是下令嘉奖清迈军,并命令前线部队,全线反攻,快速占领湄南河流域的重要城市。
素攀武里府的司令部里,中央军将领们纷纷举杯庆祝,所有人都知道,北伐大战,胜利已经注定。
威猜站在角落的一旁,看着举杯庆贺的中央军将领不由得有些失落,他的部队在这场战争中,彻底被中央军收编了。
而三竹县的北泰军指挥部里,他侬看着清迈军的通电,瘫坐在椅子上,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完了,全完了……”
北泰军的将领站在一旁,没人说话——他们都清楚,清迈军一南下,他们就彻底陷入两面夹击的绝境,再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11月5日,清迈军主力十万余人,在苏格拉瓦的亲自率领下,沿湄南河,迅速占领了达府、素可泰府、彭世洛府等北泰军原来的地盘,北泰军留守的部队望风而降。
更糟糕的是,北泰军的不少将领,见大势已去,开始带着自己手下的部队向中央军投降了。
11月12日,他侬手下一半以上的将领都向中央军投降,中央军趁机发动了反攻,北泰军的士兵逃的逃,降的降,就没有任何人想要抵抗的。
他侬亲自到前线,试图挽回颓势。
他站在战壕里,对着逃跑的士兵大喊
“弟兄们,不要跑!跟我一起抵抗!”
可士兵们已经没了斗志,一个个丢弃了手里的武器,狼狈地逃跑,没人理会他的呼喊。
有个年轻士兵路过他身边时,停下脚步说道:“大帅,别打了。”
“我们输了,再打下去,也是送死啊。”
他侬看着这名士兵,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他经营了多年的北泰军,就这样,一步步走向了崩溃。
1957年11月30日,他侬宣布下野,北泰军放弃抵抗,向中央军投降。
他侬在通电中说:“北伐战争,历时四月,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实乃吾之过也。今愿下野,以谢天下,望中央早日平息战乱,还百姓安宁。”
战争结束后,泰国湄南河这片流域,早已是一片尸横遍野,湄南河沿岸的村庄,十室九空,房屋被炸毁,稻田被踏烂,路边随处可见尸体。
逃难的百姓,像潮水一样,四处寻找食物和住所。战场上,遗弃的武器、弹药、马匹,堆积如山的尸体,散发着刺鼻的血腥味。
素攀武里府三竹县的拉马一家,终于从山里走了出来。他们一家的房子被炸毁了,稻田的水稻被踏烂了,家里的粮食也没了,但他庆幸的是,他们一家老小都还活着。
他看着眼前的废墟,叹了口气,和家人一起清理废墟——他知道,日子还要过下去,就算只什么都没了,也要重新种地,养活家人。
中央军的士兵奥纳,终于活着等到了战争结束。他的脸上,留下一道长长的伤疤,那是大城府战役时留下的。
他收拾好行李,带着部队发的奖赏,踏上了回家的路。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看着这片被战火弥漫的土地,心里五味杂陈。
他活了,可是他的兄弟,一起从小玩到大的朋友,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北泰军的士兵帕奇则永远留在了素攀武里府城外的稻田里。
他那封没寄出去的家信,被一个中央军的军官捡到了,军官看了信,心里五味杂陈,最后还是按照信上的地址,把信和帕奇身上的钱,都寄给了他的妹妹。
几个月后,帕奇的妹妹收到了来自哥哥家信和为数不多的军饷,她抱着信哭了整整一夜,然后把这封信埋进土里,立了个衣冠冢,再对着哥哥离开的的方向,磕了三个头。
12月12日,清迈军完全占领了达府、素可泰府、彭世洛府等北泰军原来的地盘。
苏格拉瓦被曼谷方面任命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成为了中原大战最大的受益者。
沙立趁着大胜之威,不仅收编了北泰军和东北军的残部,还收编了泰国东部和西部地区,那些摇摆不定的军阀势力。
沙立淘汰军阀部队的老弱病残,只留下最精锐的士兵,中央军锐减到十八万人的兵力,扩充到了30万人,中央军的实力得到了加强。
可这场北伐战争,留给泰国的创伤,却久久无法愈合。
据不完全统计,北伐大战历时四个月,双方伤亡总数超过二十万人,百姓流离失所者超过两百万人,湄南河流域的经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大片农田荒芜,工厂倒闭,物价飞涨,泰国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总理,你想要进军呵叻高原!”北标府的临时指挥部里,传出一声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