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五彩绫镜 > 第261章静默的轰鸣(续)

第261章静默的轰鸣(续)

    ---

    龙胆草的指令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实验室和人力资源部这两个看似独立却又紧密相连的战场,激起了更深的涟漪。

    姚浮萍接到电话时,正与姚厚朴以及几名核心算法工程师围在白板前,激烈地争论着张弛笔记中那个“理论后门”的可行性。白板上画满了数据流图、加密协议栈和可能存在的攻击路径。

    “龙胆总召见,立刻。”姚浮萍言简意赅,打断了讨论。她看了一眼姚厚朴屏幕上仍在运行的分析模型,又扫过白板上那些尚未完全理清的线索,眉头紧锁。“厚朴,把资金关联度和那个后门的初步分析摘要带上。小王,你们继续,我要看到这个漏洞被触发的概率模型,以及最坏情况下的影响评估,量化指标!”

    她脱下白大褂,随手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皱巴巴的T恤。姚厚朴则迅速从服务器导出几份关键图表和数据摘要,打印出来,动作略显笨拙却异常迅速。兄妹二人没有多余交流,一前一后,快步离开了充斥着数据轰鸣的实验室。

    与此同时,在人力资源总监办公室,九里香刚刚下达了关于赵峰“家庭关怀”补助的指令。内线电话响起,是龙胆草秘书的通知。她平静地回复“马上到”,随即关闭了屏幕上所有关于赵峰的监控页面和报告。她站起身,走到镜前,整理了一下一丝不苟的盘发和职业装的衣领,确保自己看起来一如既往的冷静、专业、无可挑剔。人心的战场,需要的是不动声色的运筹,她不能将任何一丝不确定的情绪带入顶楼的决策层。

    ---

    顶楼,龙胆草的办公室。

    这里更像一个战略指挥中心,而非传统的总裁办公室。一整面墙的液晶屏幕取代了装饰画,分别显示着实时的股价走势、核心系统运行状态监控、以及重要的舆情摘要。空气净化器低声运作,试图驱散空气中弥漫的***和疲惫的气息。

    龙胆草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影挺拔,却透着一股沉重的压力。曹辛夷已经坐在会客区的沙发上,面前摊开着那份关于资金流向的证据文件,她指尖夹着一支电子笔,无意识地在平板电脑上轻点着。

    姚浮萍和姚厚朴率先到达,带着一身实验室特有的、混合着咖啡与电子元件的气味。九里香紧随其后,脚步轻盈,几乎无声。

    “都坐。”龙胆草转过身,目光扫过四人,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核心,“时间紧迫,同步信息,确定下一步反击策略。浮萍,厚朴,你们先。”

    姚浮萍看了一眼姚厚朴,姚厚朴立刻将打印出的图表铺在茶几上。“两个关键发现。”姚浮萍的声音带着实验室里的那种直接和冷硬,“第一,张弛笔记中提及的空壳公司与辛夷总提供的海外基金,资金关联度超过百分之六十七,且资金流动节奏与我们的系统遭受攻击的时间点高度吻合。基本可以断定,资本攻击与技术骚扰是协同作战。”

    曹辛夷微微颔首,补充道:“我这边追踪到的资金,最终流向了部分媒体和财经分析师,用于制造负面舆论。证据链在法律上还不够完美,但指向性非常明确。”

    龙胆草目光锐利:“也就是说,对方构建了一个从资本市场、公众舆论到技术渗透的立体攻击网络。”

    “是的。”姚浮萍肯定道,手指点向第二份图表,“第二,关于张弛提到的那个‘理论后门’。我们初步分析认为,在荆棘科技假设的那套追求极致效率的数据交换协议中,这个后门存在的技术逻辑是成立的。它基于一种罕见的、在极端高并发和低延迟要求下才会触发的加密校验冲突。在我们的‘五彩绫镜’架构中,由于底层加密逻辑不同,这个具体的后门并不直接存在……”

    她顿了顿,看到龙胆草和曹辛夷眼中闪过一丝疑问,继续解释道:“但是,它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或者说,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技术突破方向。荆棘科技,或者他们背后的技术力量,似乎痴迷于在效率与安全的平衡木上走钢丝,倾向于采用一些激进甚至冒险的技术方案。张弛的笔记暗示,这可能是他们一以贯之的技术哲学。”

    姚厚朴在一旁闷声补充:“他们的代码…有某种…风格。喜欢走捷径。”

    龙胆草捕捉到了关键:“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利用他们这种‘技术哲学’的惯性?”

    “没错。”姚浮萍眼中闪过一抹近乎冷酷的光,“既然他们喜欢冒险,喜欢走捷径,那我们就为他们准备一条‘更好走’的捷径。厚朴和我有一个初步构想,可以针对他们可能采用的技术路径,设计一个‘定制化’的陷阱。但这需要极其精准的情报支持,我们需要知道他们下一步最想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以及他们可能动用的具体技术手段。”

    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了九里香。技术陷阱需要诱饵,而诱饵的设置,离不开对“鱼”的习性和当前饥渴程度的判断。

    九里香感受到众人的注视,身体坐得更直了些,声音平稳清晰:“关于‘鱼’的动向,我们这里有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情况。”她将赵峰的事情,包括匿名信、她的调查、与赵峰的短暂接触以及刚刚安排的“家庭关怀”补助,用最客观简洁的语言陈述了一遍,没有加入任何个人猜测,只是呈现事实和她已采取的措施。

    “……目前,赵峰的情绪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外部诱惑和内部压力并存。那封匿名信的目的,极大概率是离间,试图从内部瓦解我们的技术团队,或者逼迫潜在动摇者就范。我已经进行了非正式警示,并尝试提供内部支持。下一步,取决于赵峰的最终选择,以及我们是否决定‘利用’这个局面。”

    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利用,这个词背后代表着风险、算计,以及对人性的冷酷操弄。

    龙胆草的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节奏稳定。他看向姚浮萍:“如果,我们让赵峰‘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东西,比如,一份关于‘五彩绫镜’某个‘关键瓶颈’的、看似机密的技术文档,而这份文档,恰好指向你们设计的那个技术陷阱……风险可控吗?”

    姚浮萍与姚厚朴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姚厚朴低声计算着:“需要…隔离环境。虚假日志…反向监控…”

    姚浮萍接口道:“技术上可以实现。我们可以准备一份高度仿真的‘技术瓶颈分析报告’,内含一个经过精心伪装的、指向我们陷阱的‘解决方案线索’。只要赵峰接触并试图传递这份资料,我们不仅能坐实他的行为,还能通过他传递出的信息,引导对方的技术力量走向我们预设的陷阱。但风险在于,”她看向九里香,“赵峰本人是否会上钩,以及他如果察觉,是否会狗急跳墙,造成其他破坏。”

    九里香沉吟片刻,回答道:“从心理学和行为学角度分析,赵峰目前处于道德和现实压力的拉锯战中。匿名信的出现,反而可能加剧了他的不安和犹豫。我们刚刚释放的‘关怀’信号,与外部的高压诱惑形成对比。此时提供一个‘看似能解决他困境(无论是经济还是职业)’的机会,他铤而走险的概率不低。关键在于,这份‘诱饵’的设计必须足够逼真,符合他作为技术人员的认知,并且,我们要做好他最终选择拒绝,甚至向我们坦白的预案。无论如何,必须保证其行为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对真实项目造成影响。”

    曹辛夷此时开口,她的角度更偏向于整体战略:“这是一个机会,但需要多线程配合。浮萍和厚朴负责技术陷阱的构建和诱饵的技术真实性;九里香负责监控和引导赵峰的心理动向,确保行动在人力资源层面风险可控;我这边,可以配合在外部释放一些***,比如,暗示‘五彩绫镜’项目在‘某某技术节点’上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正在寻求外部解决方案,为这份‘诱饵’的真实性增加外部环境佐证。”

    龙胆草听着每个人的分析,脑海中的战略拼图越来越清晰。这不再是被动的防御,而是主动的布局,将计就计,请君入瓮。

    “计划批准。”他最终拍板,声音斩钉截铁,“行动代号‘镜像’。”

    “浮萍,厚朴,七十二小时内,我要看到那份足以以假乱真的‘技术瓶颈报告’和配套的陷阱程序,确保技术上的万无一失。”

    “九里香,赵峰这条线,由你全权负责。把握好接触的时机和分寸,既要施加压力,也要留有余地。确保监控到位,一旦他有任何异常举动,或者最终选择向公司坦白,要有应对预案。保护员工,始终是我们的底线,除非他踏出那一步。”

    “辛夷,配合‘镜像’行动,在外围营造相应的舆论氛围。同时,你之前提到的‘敲山震虎’和律师函,可以同步进行了,给对手施加多方面的压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这是一次联合行动,”龙胆草的目光缓缓扫过四人,“技术、人心、资本、法律,四维一体。我们要让对手知道,龙胆科技,不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

    命令清晰下达,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没有欢呼,没有激动,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即将投入战斗的凝重。

    姚浮萍和姚厚朴率先离开,他们需要立刻返回实验室,将那个尚在雏形的技术陷阱构想,变成精密的代码和协议。九里香也站起身,她需要重新调整对赵峰的监控策略,并寻找一个最合适的时机,让那份“诱饵”看似不经意地出现在他面前。

    办公室里只剩下龙胆草和曹辛夷。

    曹辛夷看着龙胆草布满血丝的眼睛,轻声道:“你多久没好好休息了?”

    龙胆草走到咖啡机旁,又接了一杯黑咖啡,语气带着一丝自嘲:“等这件事过去,大概能睡个三天三夜。”他转过身,靠在桌沿,“辛夷,这次,多亏了你。”

    曹辛夷摇摇头:“不是我一个人。是大家。”她停顿了一下,语气有些复杂,“包括林晚。张弛的笔记,是关键突破口。”

    龙胆草沉默了片刻,目光望向窗外无尽的夜空。“我知道。”他低声说,没有再多言。

    曹辛夷看着他疲惫的侧脸,心中轻轻叹了口气。有些心结,需要时间去化解,而现在,最重要的是赢得眼前这场战争。她拿起自己的文件,站起身:“我去准备律师函和舆论引导方案。”

    龙胆草点了点头。

    当办公室的门再次关上,龙胆草独自一人,走到那面显示着股价走势的屏幕前。曲线依旧在低位徘徊,但不再有那种断崖式的恐慌。他知道,真正的较量,刚刚进入最核心、最危险的阶段。“镜像”行动,是一场豪赌。赌的是技术的精准,是人心的把握,是对时机的判断。

    他拿起手机,找到那个熟悉的号码,编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起风了,注意安全。”

    收件人,林晚。

    ---

    “镜像”行动,在绝对的保密和高效中全速推进。

    姚浮萍和姚厚朴的实验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封闭状态。除了核心的五六个人,其他成员被暂时分配到其他辅助性任务。巨大的服务器资源被调动起来,用于模拟荆棘科技可能的技术环境,构建那个复杂的“陷阱”。姚浮萍负责设计那份“技术瓶颈报告”的技术细节,她必须确保里面的每一个技术参数、每一个逻辑推导,都经得起顶尖技术高手的推敲,同时又能巧妙地将核心线索引向他们预设的“解决方案”——一个伪装成高效优化补丁,实则内含反向入侵代码的程序模块。

    姚厚朴则埋头于陷阱程序本身的编写。他的代码风格向来以稳健和精密著称,但这次,他需要在稳健中隐藏杀机,在精密中设置伪装。他要在对方按照“解决方案”实施时,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其系统中打开一个后门,并反馈回虚假的成功信息。这需要极高的技术造诣和对对手心理的揣摩。

    “这里……加密签名……要模仿他们习惯的……第三方库。”姚厚朴指着一段代码,对姚浮萍说。

    “不够。”姚浮萍审视着,“加上一个他们喜欢用的、但并非最优的缓存校验方式。张弛的笔记里提到过,他们为了追求启动速度,经常在这类细节上妥协。”

    兄妹二人反复推敲,每一个变量,每一个函数调用,都力求完美复刻对手的“技术指纹”。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对抗,更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剧本必须无懈可击。

    与此同时,九里香的人力资源网络也悄然运转起来。她对赵峰的监控提升到了最高级别,但方式更加隐蔽。他工位附近的网络流量被重点关照,所有对外发送的邮件、文件都会被延迟几秒,经过一道无害化的内容安全检查(并非直接拦截)。同时,九里香安排与赵峰关系较好的那位同事B,在午餐时“无意间”透露,公司因为近期压力,可能会对部分核心项目进行“阶段性复盘和技术路径再评估”,甚至不排除寻求“外部技术咨询”的可能性,这为后续“诱饵”的出现铺垫了合理的背景。

    曹辛夷的动作则更为公开和强硬。数家此前发布唱衰报告的媒体和财经分析师,同时收到了龙胆科技律师团队措辞严厉的律师函,指控其涉嫌商业诽谤和不实报道,要求立即删除稿件并公开道歉。虽然明知诉讼过程漫长,但此举立刻在财经圈内引发了讨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负面舆论的进一步蔓延。同时,几个匿名的“行业消息人士”开始在特定的技术论坛和社交平台上,讨论“五彩绫镜”项目在“超大规模数据并发加密校验”上遇到的“巨大挑战”,细节逼真,引人遐想。

    这一切,都被编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静静等待着。

    ---

    林晚坐在数据安全中心的工位上,屏幕上是日常的审计日志分析界面。她收到了龙胆草那条没头没尾的信息——“起风了,注意安全。”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几秒,然后默默关掉了提示。她不知道具体的计划,但能感觉到公司内部那种山雨欲来的紧绷感。她将自己的工作重心,完全放在了内部数据安全的巩固上,反复检查权限配置,核查异常访问日志,这是她目前最能贡献价值,也最能让她心安的领域。

    下班时间早已过去,办公区的人渐渐稀少。赵峰坐在自己的隔间里,内心正在进行着天人交战。妻子的催问短信,母亲的医药费账单,九里香那看似关怀实则警告的眼神,同事间关于公司寻求“外部咨询”的流言……以及,邮箱里那封来自“荆棘科技HR”的、承诺高额签字费和解决所有家庭困难的加密邮件,像魔鬼的低语,不断在他耳边回响。

    他需要钱,迫切需要。他也害怕,害怕失去这份工作,害怕被追究,更害怕那种被监视、被审视的感觉。匿名信像一把刀悬在头顶,他不知道公司掌握了多少。

    就在这时,他的内部通讯软件弹出一个消息,是项目经理:“赵工,有空吗?来一下小会议室,有个临时的技术讨论,关于我们模块可能遇到的一个并发瓶颈问题,需要参考一些早期的架构设计思路。”

    赵峰心里咯噔一下。早期架构设计?他最近确实查阅过不少历史文档。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回复:“好的,马上到。”

    他站起身,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然后快步走向那个位于角落、通常用于临时讨论的小会议室。他并不知道,在他离开工位的那一刻,九里香在办公室的监控屏幕上,看到了代表他网络访问权限的一个标记点,悄然移向了那个被技术部门标记为“镜像-诱饵”的、高度加密的虚拟文件服务器区域。

    会议室里,只有项目经理一人,面色凝重。“赵工,你来了。坐下说。”项目经理将一台不连接外网的保密笔记本电脑推到他面前,屏幕上显示着一份文档的标题——《关于“五彩绫镜”核心数据交换层在极端并发场景下加密校验性能瓶颈的初步分析及潜在风险》。

    “这是技术安全审计组和浮萍总那边联合搞出来的一份初步报告,级别很高。”项目经理压低声音,“里面提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可能涉及到我们早期设计时的一个隐患,跟你之前负责的那个子模块关联度不小。龙胆总要求严格保密,限时内部排查。你先看看,重点是第三部分和第五部分的推导,想想有没有什么思路或者历史经验可以借鉴。记住,绝对不能外传!看完后电脑留在这里,会有专人处理。”

    赵峰的心脏猛地一跳。瓶颈?隐患?关联他的模块?级别很高?严格保密?每一个词都像重锤敲击在他紧绷的神经上。他接过电脑,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

    文档的内容极其专业和深入,详细分析了一种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加密校验冲突,导致性能急剧下降甚至数据包丢失的理论模型,并引用了大量早期的技术文档和测试数据作为佐证,其中不少正是他近期查阅过的。结论部分指向一个可能的优化方向,但语焉不详,暗示需要“非传统思路”和“外部技术刺激”才有可能突破。

    这份报告,太真实了。真实地戳中了他作为技术人员的认知,也真实地映照了他内心的焦虑——他负责的部分,可能真的存在重大隐患!而公司,似乎还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甚至开始考虑“外部技术刺激”……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滋生。如果……如果他把这份报告……那么荆棘科技承诺的一切,是不是就能立刻兑现?家庭的困境,是不是就能迎刃而解?这个隐患,公司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或许交给更有“效率”的荆棘科技,反而……

    他感到口干舌燥,冷汗浸湿了后背。道德、责任、恐惧、贪婪,在他心中激烈厮杀。他死死盯着屏幕上的文字,仿佛要将它们刻进脑子里。

    项目经理在一旁,看似随意地翻看着自己的手机,眼角的余光却始终注意着赵峰剧烈变化的脸色和微微颤抖的手指。他知道,鱼,已经看到了诱饵。咬不咬钩,就在下一刻。

    而此刻,实验室里,姚浮萍和姚厚朴面前的监控屏幕上,代表“诱饵”文档访问状态的光标,正在特定章节长时间地停留、反复移动……

    静默的轰鸣,在数据的深渊和人心的迷宫中,同时达到了临界点。抉择的时刻,即将到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