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神级破案群:我真不是神探啊! > 第43章 搜尸!!

第43章 搜尸!!

    大京!

    沈庭圈出的高概率区内。

    车队在搜尸三人组划定的路线上,行驶了八个多小时。

    将近下午三点,才彻底走完整个路线。

    除了结冰的白河,三人组商议后,又圈出了两个可疑区域。

    一个是昌平区,锅顶山的石棉矿区。

    这里早已经废弃,位置偏僻,人迹罕至。

    矿洞内结构复杂。

    是杀人抛尸的绝佳去处。

    再就是!

    整个高概率区,偏北的山林了。

    这边地形同样复杂,不但有各种山坳、山洞。

    甚至有很多隐藏在灌木丛,还有积雪里的地洞。

    这些地洞,是复杂地质变化形成的。

    浅的五六米。

    深的几十米,直通地下河。

    沈庭分出b、C两个搜查小组,分别对这两处,进行搜查。

    与此同时!

    网上,关于沈庭担任失踪案负责人的舆论,越来越大。

    调查部,直接发布了回应。

    其中,重点提到了沈庭曾经侦破过的所有案件。

    尤其介绍了那几起系列案!

    甚至,沈庭接手案件的时间,以及侦破案件的时间,全部进行了说明。

    以此证明,沈庭的破案能力。

    在通告最后,还盛赞沈庭,说他是近二十年来,天赋最高的破案天才。

    由他担任这次失踪案的负责人,绝对没有问题。

    通报一经发出,大部分网民,都被说服。

    但也有少数人,依旧质疑。

    “很明显,官方在压舆论。”

    “这姓沈的警员,关系通天啊!

    调查部竟然亲自发通告,替他说明。”

    “这关系够硬的。”

    “查一查,调查部哪个领导姓沈,一定会有惊喜。”

    “果然,我在调查部官网上,查到有个副部长姓沈。

    他一定是那沈姓警员的爷爷,或者老爹。”

    “这就对了。

    那姓沈的警员,年纪轻轻,就侦破那么多案子,谁信啊!”

    “就是!

    我看所有案子的侦破时间,只有三五天。

    间隔,少了两三天,多了一两周。

    这根本不可能有人做到。”

    “做通告的人,太不用心了。

    简直把我们当傻子耍。”

    ……

    调查部的一间办公室内。

    沈姓副部长冷哼一声:

    “这些人,可真敢想啊!

    我自己做梦,都不敢想,沈庭要是我孙子,那该有多美。

    我得高兴死,天天烧高香!”

    嘟囔着,他招呼了一声旁边的手下:

    “小刘,让人处理网上的造谣账号。

    造谣的人,该抓抓,该警告警告,该道歉的,让他们道歉!”

    “沈部长,需不需要再发声明,澄清您和沈组长的关系?”

    “不用了!

    发一次他们不信,再发他们也不会信。

    反而会认定,我们真的是在袒护沈组长。

    等沈组长侦破案子,找到了凶手,一切自然有分晓。

    再大的舆论,也会平息的。”

    “可是,部长,要是沈组长最终没能侦破案子……”

    沈副部好像看傻子一样,看向手下:

    “你在跟我开玩笑吗?

    连宝乐市那样的案子,沈组长都能侦破。

    一个失踪案,还能难倒沈组长……

    算了,你不知道沈组长的破案细节,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

    按我说的做就行!”

    “好的好的!”

    ……

    下午四点左右!

    仅仅搜索了一个多小时,三个重点嫌疑区域,接连传来消息。

    首先是从清晨开始,就在冰面搜查窟窿痕迹的搜查a组。

    “组长,我们这边倒是真的找到了几个窟窿。

    不过,洞口相对小一点。

    然后,发现了一个钓鱼佬,在洞口那钓鱼呢!

    我们询问他确认,那些窟窿,基本都是钓鱼佬凿出来的。”

    搜查a组的负责人,给沈庭发来一张照片。

    照片中,一个浑身裹成粽子的男人,蜷缩在小马扎上,手里还拿着鱼竿。

    在他身前的冰面上,有一个直径三十公分左右的圆窟窿。

    窟窿下的水面,浮着鱼漂。

    鱼线深入河水。

    沈庭看着图片,有些讶异:

    “这个,钓鱼的话,似乎用不着这么大的窟窿吧?”

    三十多公分的洞口,这得是多大的鱼啊?

    “咳,沈组长,我们也觉得奇怪,问过了那钓鱼佬。

    他的说法是,万一呢!

    万一钓上了几十上百斤的大鱼,结果因为洞口太小,拉不上来,那不得哭死?

    他说这叫有备无患。

    我在网上也查了查,洞口开大一点,好像有其道理。

    冰钓的原理是,冰面下,含氧量不足。

    在冰面上开口,水面和空气接触,含氧量更高。

    这会吸引鱼到冰面开口附近,钓鱼相对容易一点。

    窟窿开得更大一点,水里的含氧量,相对也更高一些。

    其实,是有道理的。”

    沈庭点头的同时,微微皱眉:

    “这冰面这么厚,他们不会每天过来,重新凿窟窿吧?”

    “不会!

    那钓鱼佬说,晚上离开冰面的时候,他会用松枝、柏枝这些,塞住洞口。

    这样,明天再来的时候,洞口就不会彻底结冰。

    只需要简单清理就好。”

    那倒是麻烦了!

    沈庭眉头皱的更紧。

    他之前判断,嫌犯在冰面凿窟窿,将尸体塞入窟窿的概率不高。

    因为凿窟窿,难度比较大,耗时耗力。

    可现在,这最艰难的工作,有钓鱼佬帮嫌犯做了。

    沉尸冰河,难度就没有那么高了。

    “三十公分的窟窿,把一个人完整的塞进去,基本不太可能。

    嫌犯真要沉尸冰河,肯定要分尸。

    六天,连续分尸四人,倒也不是个简单的工作。”

    不到万不得已,沈庭真不想接受,要在冰河里搜尸的结果。

    想了想,他和a组负责人道:

    “你们继续在圈定的范围内,搜查湖面窟窿。

    看能不能找到血迹,或者尸骨残留。

    碰到钓鱼佬,也问问他们,他们最近钓鱼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其它异常?”

    “好的,沈组长。”

    挂断电话后十几分钟,负责调查山林的b组负责人,又打来电话:

    “沈组长,我们这边遇到了一些困难。

    搜查时间,恐怕要延长了。”

    “是山林积雪,导致不太好搜查?”

    “没错!

    山上的积雪太厚了。

    再加上阔叶树那种比较大的落叶,导致路上非常滑。

    沈组长,我个人感觉,凶手如果带着一具尸体,在这山林里,肯定走不了太远。

    毕竟,我们这么多人合作,还穿戴着专业设备,要行进都这么困难。

    嫌犯带着尸体,只会更困难。

    如果他要在山林里抛尸,肯定是抛在偏外围的地方。

    我想把组员,分散到比较外围的地方,进行搜查。

    如果外围没有发现,再向里侧进一步探查。

    你看可以吗?”

    “可以,你们是负责现场搜查的。

    一些细节,你们自己决定就好。”

    挂断b组队长的电话后,许心一的电话,紧接着又打了过来。

    她是C搜查组的队长。

    “电话终于打通了。

    沈庭,我这边的石棉矿洞,初步数了数,洞口有二十个左右。

    里面的范围,应该很大,路线也很曲折。

    关键是!

    对地质有一些了解的队员说,洞内早些年挖矿时,留下的支撑保护,几乎都已经失效了。

    而且松动的石灰岩,非常不稳固。

    要对矿洞进行全面探查,难度很高。

    需要先进行非常仔细的勘探,确定出相对安全的搜查路线才行。”

    “安全最重要。

    多花点时间,确定没有危险,再进行下一步勘探。”

    “好!

    对了,我这次打电话,主要的目的,除了和你说一下矿洞这边的情况,还有一个。

    我在矿洞这边,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村子。

    同样在你圈定的范围内。

    我查了一下,那村子应该叫禾子涧村。

    因为矿洞废弃,石棉污染等问题,村民好多年前都搬走了。

    趁着专业人员检查矿洞的时间,我想带几个人,去下面的村子转转。

    村子里,应该也有不少隐蔽角落。

    相比危险的矿洞,或许废弃的村落,对凶手来说,是更好的抛尸选择。”

    “好,你去吧!

    一切行动,以安全为重。”

    “好,我知道的。”

    再次挂断电话后,沈庭微微皱眉。

    搜尸三人组,这次圈出的三个区域,都遇到了一些难题。

    而造成困难的原因,白河是因为低温,河面结冰。

    山林里,是因为积雪,寸步难行。

    而石棉矿洞那边,是因为矿洞长时间没人维护,坍塌风险比较大。

    这些困难,显然都会拖慢搜查进展。

    甚至!

    可能会导致近在眼前的尸体,无法被发现。

    “这样的天气情况,也不好苛责什么。

    只能尽力而为了!”

    沈庭叹了一声,也不敢把希望,全部放在搜索抛尸地这边。

    他在脑海里,重新捋顺案情,看能不能找到之前忽略的细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