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重生之洪水泛滥后修仙 > 第403章 骗房产证的原因

第403章 骗房产证的原因

    张国强这几年一直在跟车,快五十岁的人了,每天还在路上奔波,吃不好睡不好的,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了。

    他就申请调到车站上工作,可申请了数次,也没得到确切的答复,领导只是说让他再等等,这一等就又是一年多。

    今天看到仝樾后,忽然想起仝樾在特殊部门工作,能不能托他的关系,帮忙给领导打个招呼,可又不好意思和他说,毕竟两人只是邻居,没有任何其它的交情。

    仝樾看到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猜到了他有什么事,但他也不会去问,何必给自己去找事做呢!

    拿出钥匙打开大门上的锁,仝樾和张国强说了声,“张哥,回见啊。”就迈步走进了院里。

    “哦!回见。”

    张国强终于还是没把话说出来,怕和仝樾说了再给打驳回,以后再见了面,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带着郁闷的心情去上班了。

    仝樾进了院里,看到几年没回来看看了,院里的葡萄架下都是一些烂葡萄叶子,掉在石桌上的葡萄,有些都晒成了葡萄干。

    几间屋子里有阵法护着,倒是没有尘土和蜘蛛网什么的,后院里的茶树长的更粗壮了一些,有阵法保护着,这几株茶树也没冻死,只是树枝上的茶叶都长老了。

    在这座两进的四合院里,忙乎了半个多小时后,把院里的葡萄和茶树都打理了一番,又用小法术把院子里的树叶都清扫干净,打出个火球把这些东西都化为灰烬。

    看了看院里没什么再需要整理的,他就准备回别墅区了。

    刚走出院门,准备把大门锁上的时候,听到有人喊他,“仝樾你今天回来了,回来的正好,街道上的同志通知咱们胡同里的住户,说是要换新的房产证了。”

    仝樾转过头,看到几个好像是街道上的工作人员,正在胡同里和张大爷说着什么,顺手把大门先锁上,就往张大爷那边走过去。

    “张大爷,您说这几位同志是街道办的?同志,你们能不能把工作证拿出来我看一下。”

    仝樾感觉这三个人不像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用神识查看了一下,看到两个年轻人裤兜里都装着一把弹簧刀,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装弹簧刀干嘛?京城也没那么乱。

    “哎呀!我的工作证忘带了,张大爷可以给我们作证,我们就是街道办的,我是副科长李文栋。”

    为首的中年人,摸了摸自己的上衣口袋,装模作样的说忘记带工作证,又指着张大爷作证,还把自己的名字和职务说了出来。

    “好啊!你们踏马的都是骗子,把房产证还给我,李文栋是我妻侄,难道我还不认识吗?”

    张大爷伸手抓住中年人的衣领,就去夺他手中的公文包。

    另外两个年轻人看到被识破了,立刻从裤兜里掏出弹簧刀,一按开关,小刀就弹出来了,其中一个年轻人指着仝樾,另外一个年轻人拿着弹簧刀指着张大爷喝骂着。

    “老东西,赶紧踏马的放手,不然我就囊死你。”

    “嘭嘭嘭!”三声闷响在胡同里响起,中年人和两个年轻人都飞了出去,撞在胡同里的墙壁上,又从墙壁上滑了下来,三人同时张嘴吐出一口鲜血,瘫倒在地上。

    “张大爷,去您家里打电话报警吧!我在这儿看着他们。”

    当着张大爷的面,仝樾才踢出三脚,如果这里没人的话,他的气息只需释放出来一丝,就能把这三个人的肉身都压爆。

    “好好好,我先拿了房产证,马上就去打电话报警。”

    张大爷从公文包里拿出自己的房产证,看到里面还有几本房产证,也不知道是谁家的,他也没管这些房产证,就回家打电话去了。

    不多一会儿,胡同里就跑过来来五六个公安同志,后面还跟着一群看热闹的群众。

    公安拿出手铐先把这三人都铐起来,才问张大爷这件事的始末。

    仝樾看到公安来了,趁着人多乱哄哄的时候,就离开了胡同。

    “张大爷,您说这三个人都是被您邻居打伤的?”

    带队的刘公安,检查了一下这三人的伤势,看到三人都昏迷过去,脸色惨白,嘴角还带着血丝,一看就是受了内伤吐血了。

    “小刘啊!我给你说,赶紧带人回去审问吧!打人的事您也别问了,我这邻居他媳妇儿是东城总局的副局长,你懂了吧!”

    张大爷一副为你好的语气,高深莫测的又指了一下隔壁仝樾的家,你还想去问谁打的人嘛!

    “明白了,那就麻烦您老到派出所去做个记录。”

    刘公安听了张大爷的一番话,很快就明白过来了,他这个邻居不是想出头才离开的,也就没再去询问,有些事知道多了反而不好,更何况在京城当官的可太多了。

    “这个倒是可以,反正我也没啥事儿,那咱们就走着?”

    仝樾也没想到有人冒充街道办的工作人员,竟然骗住户们的房产证,估计是拿来办理贷款的。

    前世他就听说过基金会贷款的事情,后来因为其内部管理缺陷,部分储蓄互助基金领导干部缺乏经验和管理能力,缺乏资金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管理混乱不堪,有些人更是趁机捞取大量的钱财。

    而且由于管理方式不规范,投资风险难以有效的遏制,最终这些问题导致了各地基金会的倒闭。

    他曾经听一个生意上的朋友说过,在这个基金会贷款两千元,又拿着这两千块钱做抵押,去另外一个基金会贷款三千元,然后再拿着三千块钱做抵押,又去其它的基金会贷款四千块钱,就这样一个个基金会办抵押贷款,如同滚雪球一样,最后竟然贷到了十几万块钱。

    当时全国各地的村镇里,大多都有农村基金会,一个县城里都有十几家农村基金会,只要有定期存折,或者房产证抵押,很容易贷到款,而且抵押贷款的比例,还能比原存折上的金额要多一些。

    农村基金会倒闭后,坑害了很多老百姓,把钱存到基金会里的储户们,都是想赚更多的利息,最后基本上都是血本无归。

    后来国家才出了政策,按照存款的比例补偿了储户们一部分金额,但远远不够归还本金。

    仝樾猜想的就是这么回事,这几个骗子就是利用街道办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为辖区居民办好事的理由,亲自帮住户们换新的房产证,倒是骗了几本住户的房产证,但还没等他们去郊区贷款,刚好就被仝樾发现了,也算是他们倒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