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606章 朱霖:我好像要当姐了!

第606章 朱霖:我好像要当姐了!

    中文系大楼前,严家炎抿了一口茶,告诉刘一民具体的颁奖时间要到下学期。

    “严教授,您这是把枸杞当饭吃啊。”刘一民瞥了一眼严家炎的茶杯幽幽说道。

    严家炎的茶杯里泡着蒲公英和枸杞,补肾的同时还能避免上火。

    严家炎看了一眼茶杯后瞪了刘一民一眼:“你还年轻,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明白了,你以为我想喝啊?”

    “哈哈哈。”

    听到刘一民爽朗的笑声,严家炎赶紧“咳嗽”一声:“你小子给我声音小点。”

    刘一民的笑声引来了吴组缃,吴组缃得知刘一民获得了今年的“教育系统先进个人”,恭喜道:“一民,年纪轻轻,再接再厉。劳模可不好当啊,后面多少人看着你呢!”

    “谢谢吴教授,我一定努力。”刘一民谦虚地说道。

    吴组缃看了一眼严家炎:“电视《红楼梦》大家都看了吗?”

    “看了,吴教授,得向你说一声恭喜啊。我去中央电台录节目的时候,电台的人都在说,随着《红楼梦》播出,您讲《红楼梦》的磁带销量持续增长。您现在在红学领域的影响力属第一啊!”

    国内电视剧《红楼梦》目前正在国内热播,电视剧《红楼梦》将国内对于《红楼梦》文学著作的讨论推向了高潮。不少人一边看《红楼梦》,一边去回味吴组缃对于红学的解析。

    但电视剧《红楼梦》拍摄之前,导演王扶林邀请了大量《红楼梦》学界研究人士参与剧本的改编和指导工作。

    对于电视剧,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热情。一些著名《红楼梦》专家甚至公开反对剧本改编工作。他们认为才是《红楼梦》的最佳载体,而改编成电视会损害《红楼梦》的叙事体系、思想等等。

    曹禹和吴组缃都参与了剧本改编工作,不过主要是当顾问。不过很奇怪的是,吴组缃的名字却并没有出现在电视剧后面的顾问名单里面。

    “家炎啊,你的《水浒传》讲的也不错,马上快要讲完了吧?”吴组缃听到严家炎的吹捧,立即称赞起了对方。

    吴组缃讲了几点关于剧版《红楼梦》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刘一民没怎么看《红楼梦》,倒是朱霖和朱父朱母喜欢看。

    但一般晚上回家朱霖并没有看《红楼梦》的机会,要么陪着两个小家伙玩耍,要么陪着他们看动画片。

    他们这种年纪可是看不懂《红楼梦》,另外《红楼梦》里还有一些恐怖镜头,吓得两人哇哇乱叫。

    严家炎笑道:“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完结,我跟您不一样,我讲的《水浒》很多人不理解。在普通老百姓的印象里,《水浒》里梁山泊上都是好汉,但我们用另一个观点去看,他们并非如此。当学术界的看法和老百姓的看法相冲突的时候,他们会很难接受我的观点。

    好在我们的听众,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和知识分子,他们更愿意去接受一些新颖的观点。”

    “等您讲完了,《水浒传》也制作成磁带播放,严教授,我相信到时候也能卖到国外。”刘一民称赞了几句,就准备离开燕大。

    严家炎却拉着刘一民去他家里吃饭,等吃完饭,严家炎带着他去见了校长丁石荪。

    丁石荪正在为何凤山到燕大演讲的事情忙碌,本来这种演讲不应该他去忙,但谁让现在国际上何凤山的名声很大。

    相关部门先于岛上一步将何凤山请回了国内,他的一举一动和演讲内容都有人盯着,出了事儿国际媒体肯定会大肆渲染。

    “一民,恭喜你获得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希望你接下来再接再厉,不负咱们全系统劳模称号。”丁石荪看到刘一民和严家炎进来,赶紧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燕大今年获得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并授予人民教师称号的教授总共有五人,刘一民的实际工作年龄相当于其余人的零头。

    “丁校,我一定再接再厉。”刘一民和严家炎走到沙发旁坐了下来。

    丁石荪让人给两人倒了一杯茶:“一民,是我让老严把你叫来的,我想听你讲讲,何凤山这个人?根据这个人的性格就能对他的演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出现状况也好随机应变。”

    “丁校,中国书刊社给我寄来了几份何凤山先生演讲资料,我看了,除了讲救鱿太人的事情外,也讲了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抗日历史、以及外交官生涯。

    何凤山先生是一名外交官,演讲口才肯定没问题。回到燕大演讲的内容,我想跟他的外交生涯分不开。他是一位很爱国的外交官,他以前虽然为GMD工作,但是他对于中国的爱,是超越了政治。”

    刘一民向丁石荪和何凤山讲述了自己第一次去何凤山家里的经历,当时何凤山讲了对于“弱国无外交”的切身感触。

    听到这里,丁石荪放下了心:“一民,到时候何凤山抵达燕京的时候,咱们三个去机场迎接。到时候,宣传部和统战部门负责侨胞工作的领导都会到场。”

    “行!”

    从丁石荪办公室出来之后,刘一民走进文研所的办公室,下班后加班了半个小时才走。

    四合院里,朱霖看着正在忙活的朱父和朱母,诧异地问道:“爸妈,你们两个怎么下班的这么早?还打电话让我下班早点回来?”

    朱母笑着说道:“还不是你爸,四点多的时候就给我打电话,让我请个几小时的假,东市买猪蹄,西市买青菜,晚上好好做一顿。”

    “爸,有什么大喜事儿?”朱霖疑惑地将包放在了书房里。

    朱母笑着看了朱父一眼,高兴地择起了菜,美滋滋的模样看的朱霖更加好奇。

    朱父故弄玄虚地说道:“等一民回来了,我们爷俩摆上一杯,到时候我告诉你为啥。”

    朱父朱母对视了一眼,眼里的笑意隐藏不住。

    朱霖忽然后背一凉,有一个巨大的猜测在脑海中升起,难不成?

    朱霖抱着两个小家伙在外面玩耍,等刘一民开车走到门口,朱霖率先冲他招了招手。

    “怎么了?朱霖同学。”刘一民疑惑地摇下了车窗,笑嘻嘻地问道。

    “爸妈来了?”

    “爸妈来了?你去接的火车?”刘一民皱起了眉头。

    “我爸妈,你的岳父岳母。”

    刘一民失声笑道:“爸妈呀,来就来呗,多正常的事情,还能顺便吃顿好吃的。”

    “话虽如此,但是爸妈今天很奇怪。”

    “奇怪?出什么事儿了?”

    朱霖摇了摇头:“不是出事儿了,但是两人很高兴。你是不知道,咱妈刚才看咱爸的眼神,跟平常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法?”刘一民好奇地问道。

    “啧,怎么说呢,就是像热恋中的小情侣,笑容里透露着欣赏、仰慕,你能明白吗?”朱霖还给刘一民现场表演了一下。

    刘一民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这确实不像朱母能做出的表情,或许年轻时候有,但现在早没了。

    “朱导表演的不错嘛,你也好久没对我做这个眼神了。”

    朱霖敲了敲玻璃,略带急躁地说道:“刘老师,我给你说正经事儿呢!”

    “嘶,确实奇怪。老大,老二,姥姥姥爷来的时候,说什么了吗?”

    刘林摇了摇头,刘雨偏着脑袋,右手食指轻轻点着脸颊做思考状:“姥爷说什么怀什么十月.爸爸,我不记得了。

    你要是给我一根棒棒糖,说不定我还能想想。”

    “啊!”

    刘一民和朱霖下巴都快掉在地上了,两人都没有接刘雨想吃棒棒糖的话。

    刘一民不可思议地说道:“难不成是?”

    “不会吧!”

    “嘶,像是啊!”

    “刘老师,别瞎说,怎么可能呢?”

    “怎么不可能呢,年龄也不大,万一怀上了我要当姐了?”

    刘一民猛地踩了一下油门:“我停好车回去问问。”

    “别,刚才爸说一会儿要亲自告诉咱们,还要跟你喝两杯。”

    回到院子里,刘一民忍住心中的疑问,快速走进厨房,盯着正在做饭的朱父朱母看个不停。

    “是有点不对劲。”刘一民嘟囔了一嘴。

    “什么?一民,你怎么老盯着我跟你爸看?脸上有脏东西?”朱母疑惑地问道。

    “没没有,爸妈,你们今天怎么那么高兴?”刘一民还是忍不住了。

    “哈哈哈,因为有喜事儿!”朱母得意地摇了摇头。

    在刘一民看来,这动作像是青春少女才有的做派。他走出厨房,冲朱霖做了一个幸灾乐祸的表情。

    六点半饭菜陆续端上餐桌,刘一民开心地拿着酒放在桌子上:“爸,咱俩今天得多喝点,恭喜您.嗯,总之您放心,我跟霖霖两人的心态都很好。”

    朱母疑惑地说道:“心态很好?”

    朱霖用脚踢了刘一民一下,警告意味十足,接着抬头冲朱父和朱母露了一个笑脸:“爸妈,我们都知道了。”

    “知道了?”

    “知道啥了?”

    “我们知道你们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朱霖做了一副别装了的表情。

    “为什么?”朱母笑着问道。

    朱霖低下头没有说话:“哎呀”

    刘一民正色道:“爸妈,你们说喜事儿吧,我跟霖霖都听着呢。”

    朱父拿起酒盅先来了一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恭喜恭喜!”刘一民举杯说道:“爸,妈,放心,我这个人很喜欢小孩子,虽然年龄差距大,但绝对没代沟。”

    朱霖深吸一口气说道:“爸妈,我知道这事儿也不怪您们。妈,您还得去检查检查身体,看适不适合。另外关键是政策,你们可都有单位。当然,你们要是决定生下来,我跟刘老师也支持。”

    “什么?”朱母将手放在朱霖的额头上:“没发烧啊,你说什么胡话呢?”

    “爸,妈,你们不是有?”朱霖下意识地问道。

    朱父眉头拧成了川字:“你们两个今天怎么回事?今天我是想告诉你们,我写的论文在内参上发表了,省部及以上领导都能看到我的文章。有位大领导,专门给我发来了表扬信,鼓励我扎实做研究。”

    听到这里,朱霖和刘一民松了一口气。两人刚才说得好听,但真要怀了,两人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朱母问道:“你们两个说什么生了?想哪儿去了。”

    朱霖尴尬地低头干饭,刘一民笑道:“哎呀,爸妈,是误会。霖霖看你们那么高兴,小雨说听到了你们说十月怀胎,我们以为咳咳”

    没办法,这锅只能让刘雨背了。小小年纪,正是最能背锅的年纪。

    朱父反应过来后哈哈大笑:“我说十月怀胎指的是写论文之艰辛,比喻比喻,小雨还小,她懂啥啊!”

    “你们两个也真是,听风就是雨。”朱母伸手捏了捏刘雨的小脸,忍不住笑了起来。

    “爸,恭喜恭喜!”刘一民举杯说道。

    朱父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一民啊,谢谢,得谢谢你,要不是你,我想发表也找不到渠道。这篇文章已经被送到汽车公司或者是相关研究院作为参考,这些菜,都是用稿费买的,新华社给的稿费是真大方。”

    刘一民喝完酒,还忍不住用脚踢了踢朱霖,幸灾乐祸之意不言自明。

    朱霖也拿起酒杯,冲朱父说着恭喜,接着看向朱母:“妈,你平时也对我爸好点,要不是您平常太我也不至于想歪。”

    “你不懂,你爸喜欢我这样。”朱母随口说道。

    刘一民望向朱父,这岳父还混字母圈啊!

    “不是,你爸喜欢有个人管着他,要不是我管着他,他整天邋里邋遢往书房钻,你们都不一定想跟他说话。”

    刘一民听到后松了一口气,这顿饭吃的真是跌宕起伏。

    晚上钻进被窝,刘一民仍然笑个不停,朱霖气愤地说道:“刘老师,我本来没这么想的,是你先说的。”

    “是吗?哈哈哈!”

    朱霖黑着脸将衣服扔到了刘一民头上:“让你笑!让你笑!”

    刘一民将朱霖的衣服迭好放在床头:“来吧,进被窝里开个会。”

    “不来,谁让你笑话我。”朱霖话是这样说,但还是笑着凑了过来:

    “刘老师,要是爸妈真有了,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朱霖右手抱住了刘一民的肩膀,趴在刘一民脖子旁低语道。

    “你觉得此时讨论这个事情还合适吗?”刘一民熟练地抬起手。

    “来吧,一民哥哥!”朱霖刻意压着嗓子,妩媚地说道。

    “这就来了!”

    事毕,朱霖趴在刘一民的胸口,再次讲起了今晚的事情。

    翌日,朱霖上班后,刘一民看时间差不多了,立即驱车前往燕京机场,路上遇到了燕大的车队,前面不远处是宣传部门和统战部门的车辆。

    到了机场,众人高兴地站在旁边聊天,有几名工作人员捧着鲜花站在一旁。

    等何凤山走出来后,大家笑着鼓掌欢迎。何凤山一边说谢谢,一边将手中的鲜花递给跟在他后面的何曼礼。

    “刘教授,咱们又见面了,你把我这个老头子掂起来在世界上好一顿转悠。”何凤山开玩笑道。

    刘一民握住何凤山的手说道:“做了好事,咱们就要让大家都看到,总比一些国家编造的感人故事强。”

    何凤山在机场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何曼礼笑着冲刘一民说道:“刘教授,我从来没想到我父亲能成为正向追逐的对象。我们没想到,有一天我们在美国如此受欢迎。”

    “何小姐辛苦了,接下来在燕京好好休息休息。”

    “哪有休息的机会,奥地利已经向我们发出邀请,邀请父亲重返维也纳。”何曼礼无奈地说道。

    “何女士,辛苦你们了。”

    “哈哈哈,也没啥,就是父亲年纪大点。其实啊,只要休息得当,走一圈是没什么问题。我父亲这阵子其实也挺开心,在旧金山没什么朋友,也闷得慌,能出来走走看看,心情比以前好多了。

    以前晚上总是失眠,现在一觉睡到天亮。”

    丁石荪和严家炎走过来跟何曼礼交流,当得知一个是燕大校长,一个是中文系主任后,何曼礼连忙握手:“丁校长,严主任,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欢迎。”

    “何女士,欢迎回到祖国。”丁石荪笑着谈起自己在美国的经历:“我没一民那么有名,要不然何女士作为记者,一定会认识我的。”

    何凤山抵达燕京之后,先参加宣传部和统战部门举办的会议,统战部找了许多GMD旧人,如黄维、郑洞国等人,聊的话题主要是时代变迁、国际华人、华侨工作、两岸统一等内容,刘一民旁听了会议。

    之后相关部门带着何凤山游览了燕京,如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等地。

    不过由于天气太热,何凤山体力不支,行程缩短了许多。

    何凤山在燕大演讲当天,燕大附近高校的学生都往燕大跑,学术报告厅容纳的人员有限,校方提前将名额根据各个学校的人数做了分配。由于许多人进不去,差点在学校引发混乱。

    ps:下一章稍后,一点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