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抗战之血肉熔炉 > 第11章 交际草,小顾上线

第11章 交际草,小顾上线

    话分两头。

    顾家生离开了总裁官邸之后,坐在专车的后座上,脸上那副恭敬的神情便如潮水般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深沉的思考。

    虽然校长那里已经默许了,官方渠道已经亮起了绿灯。但是,这件事可远远还没有结束。

    真正的考验,是在于如何安抚那些被他“挖了墙角”的各方大佬的反应。

    他顾家生能年纪轻轻就爬上国民革命军上将的位置,靠的可不仅仅是战功和校长的赏识而已。

    “会做人”这三个字,在他两世为人的人生哲学里分量极重。

    飞扬跋扈?那是取死之道。为了几个军官,就把各路神仙都得罪光了,那万一将来在战场上。后勤、友军的配合、情报支援,哪个环节给自己使个绊子,都够自己喝一壶的。

    人心是最难测的。

    他可不想因为这点破事,就把自己未来明明可以实施的“中心开花”战术,活活打成“四面楚歌”的境地。

    要知道,这带兵打仗从来就不只是战场上的冲锋陷阵,更深层次的是人情世故的周旋。

    这一点,顾家生很清楚。他脑海里甚至浮现出平行时空中,那位骄横不可一世的张师长在孟良崮陷入重围的惨淡景象。

    当然在这个时空里,孟良崮的硝烟还尚未燃起,但他就是莫名地笃信,以那位跋的跋扈作风,即便不在孟良崮栽跟头,也迟早会在王良崮、李良崮狠狠摔一跤。

    手握重兵而不知收敛,锋芒毕露而不懂藏拙,在这盘根错节的“党果”派系中,无异于自取灭亡,只是早晚而已。

    前路茫茫,他顾家生是坚决要把这些苗头扼杀在摇篮里的。

    毕竟,自己可是把脑袋都别裤腰带上了。当初在富金山……自己可是体验过差点凉凉的感觉的。

    也正是这份清醒的认知,驱使他回到办公室后,立刻着手进行另一场不见硝烟的“战役”。

    在取得了校长那里的默许后也只是意味着拿到了“官方许可”,而要真正平稳地接收这八位大才,还必须获得他们原属部队长官的“人情通行证”。

    他第一个电话就拨给了第七十四军的王要武。

    “喂?要武兄吗?是我,小顾呀……”

    电话一接通,顾家生的声音立刻变得热络又带着几分亲近,全然没有上位者的架子,还是以之前的交情论长短。

    电话那头传来王要武爽朗中带着一丝诧异的声音:

    “哎呦!我当是哪路贵客,原来是顾长官啊,您这位军令部厅长,怎么想到亲自打电话来我这了?有什么指示吩咐一下就好了嘛”

    老王这话里话外都带着些许调侃,同时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要武兄,你这就骂我了不是?”

    顾家生语气如常。

    “你可是我的学长,什么厅长,什么长官..........那都是校长抬爱。私下里咱们还是各论各的。”

    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姿态放低,毕竟是有求于人不是。

    一番没营养的短暂叙旧之后,顾家生很快便话入正题,语气也变得诚恳起来:

    “要武兄,实不相瞒,学弟这次是厚着脸皮来求你帮忙了……我第五军的情况你也知道,这太原是打下来了,但中下层骨干都快打空了,尤其是能独当一面的团级主官....学弟我这边是奇缺啊,我这也是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把主意打到你老兄手下的爱将余承万身上……”

    他非常委婉地将事情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第五军的困境和校长对此事的“知晓”,这过程当中始终是商量的语气。

    王要武在电话那头沉吟了一下。

    “你小子……又来挖我的墙角。你自己说说.........这是第几次了?”

    老王的话语中略带一丝薄怒。

    顾家生立刻接茬。

    “要武兄的难处,学弟心里明白,这样........除了该有的补偿和调动手续外,咱们那个饼干厂,下一季的分红,我那份儿再让三个点给要武兄!另外,我来想办法。下一批补充给七十军的兵员、弹药,优先、足额先给七十四军补充!还有,陆大深造的名额,只要兄弟我在军令部还能说得上话,也定当为七十四军的弟兄们全力争取!”

    顾家生许出的都是实打实的好处。这些条件可谓是分量十足。

    王要武闻言,果然语气之中也缓和了不少,笑骂一声:

    “好小子,现在真是不得了,随意动动身子,掉下来的腿毛都比我老王的腰还要粗?罢了罢了!都是自己人,都是为了抗战大局,而且校长也点了头,我还能说什么?人,我可以给,不过话可要先说好........我七十四军下回的装备补给少了,我可就找你了。”

    “要武兄放心,补给的事,包在我身上,包的,包的!”

    顾家生胸脯拍的惊天响,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七十四军这边,算是用利益和人情摆平了。

    挂掉王要武的电话后,顾家生又如法炮制,分别给阎西山、陈程等一众大佬都去了电话。

    这当中就属陈程那边最容易搞定,毕竟交情在这摆着。最难的是面对那位根基深厚的“山西王”,顾家生除了许诺一批火炮物资,更奉上了一笔丰厚的“借调补偿”,言辞间更满是对晋绥军将士的推崇。

    等他一圈电话打下来,已是华灯初上。顾家生终于放下发烫的电话听筒,长长舒了口气。

    喉间干得发紧,他随手倒了杯凉茶一饮而尽。茶水入喉,精神却意外地亢奋起来。

    他走到窗边,摸出烟盒,熟练地弹出一支"哈德门"点上。橘红的火星明灭不定。

    顾家生的思绪也渐渐清明。方才这一番周旋,人情债确是欠下不少,真金白银和未来许诺的好处也送出去许多。但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些付出,对他顾家生和第五军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太原一役,缴获之丰远超外界想象;更不消说他那位未过门的媳妇,娘家最不缺的就是金银和人脉。

    用这些"三瓜两枣",换来各方势力的默许,甚至还能结下几分善缘,为他与第五军的未来铺平道路,这笔买卖,怎么看都划算。

    想起方才电话里各位大佬最后那几乎如出一辙的笑骂,三分无奈,三分欣赏,还带着四分心照不宣的默契,顾家生唇角不由泛起一丝笑意。

    这最难的一关,总算是过去了。

    他掸了掸烟灰,接下来,就是静候那几位"悍将"到第五军报到了。

    细细一算,加上这八位和程老二他们,他顾老四的第五军竟有了十二位师一级的军官。

    这般阵容……啧啧!在当下的各部队中,当真称得上是富得流油了。

    不过,他也清楚,将才云集固然可喜,但如何让这些来自不同山头、各有脾性的悍将们心悦诚服,拧成一股绳,才是接下来真正的考验。

    全新的第五军,究竟会迸发出怎样的锋芒,就连他自己,也忍不住心生期待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