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 第501章 老英雄回家

第501章 老英雄回家

    参观完璀璨的外滩夜景,一行人入住早已安排好的顶级酒店。

    为确保安全与宁静,整座酒店已被全部包下,先-辈们都被安排在高层,可以继续俯瞰这座不夜城的繁华。

    酒店内各种现代化的设施,从智能马桶、恒温花洒到液晶电视、电动窗帘,都有专人一对一耐心细致地介绍使用方法。

    这一切对先-辈们而言,都充满了新奇。

    这一晚,注定有许多人辗转难眠。

    无论是沉浸在白日所见巨大冲击中的先-辈,还是网络上无数激动难平、热烈讨论并试图推测他们下一站行程、想要提前“蹲点”的网友,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

    然而,行程严格保密,网络上没有任何官方消息流出,所有的猜测都只能是猜测。

    翌日清晨,酒店宽敞明亮的自助餐厅内,先生一行人早早到来。

    当看到那一眼望不到头、琳琅满目的餐台时,江德福等Zhan士们再次发出了低声的惊叹。

    餐台上,不仅有意面、培根、西点等各式西餐,更有来自天南地北的中式早点,粤式茶点、苏式汤面、北方的饺子煎饼……还有各式各样的水果、酸奶、果汁。

    许多食物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耐心地向他们介绍每一种美食的名称、产地和大致口感,引导他们品尝。

    看着这些曾经在战场上厮杀的Zhan士,此刻却对着食物显得有些小心翼翼,甚至有些拘谨时,不少工作人员心头莫名发酸。

    随即更加热情地为他们推荐,希望他们能多尝一尝这和平年代、这盛世之中的百味。

    江德福和江有福的餐盘里,不约而同地盛满了白花花的米饭和扎实的肉类。

    江德福舀起一勺晶莹的米饭,看向身旁的江叶,脸上带着一种确认般的、小心翼翼的笑容,轻声问道:

    “小叶,现在咱们普通老百姓,天天都能吃上这样的白米饭和肉了吗?”

    江叶看着大爷爷眼中那混合着期盼与不敢置信的光芒,肯定地点头:“是的,大爷爷。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

    江有福在一旁听着,重重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绽开一个无比朴实而满足的笑容,喃喃道:“那真好……真好啊。”

    餐厅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埋头享用着这顿在他们看来如同盛宴的早餐。

    没有人交谈,只有细微的餐具碰撞声。

    每个人的盘子,到最后都被吃得干干净净,一粒米、一片菜叶都没有剩下。

    下楼后,酒店大堂里已安静地站满了身着便装、神情干练的工作人员。

    江叶作为此次行程的总协调,面向先生及诸位Zhan士们,清晰地说道:

    “先生,各位同志,接下来几天我们需要暂时分开行动。我们已经安排了对应的工作人员,他们会陪同并护送大家——‘回家’。”

    江叶宣布了为期四天的“探亲假”。

    五十人的队伍,被精细地分成了四十六个小组。

    除了江叶亲自带领四位爷爷返回老家之外,其余四十六位战士,每一位都配备了一个专属小组。

    这些小组由时特局和当地管理部门精心挑选的人员组成,他们连夜制定了详尽且充满敬意的行程,确保每一位英雄的归乡之路安全、顺畅且充满温暖。

    “第五日,我们所有人,在海城重新汇合。”

    江叶明确了最终集合的地点与时间。

    先生那边,则由一个更高级别的团队直接负责接待,他将被直接迎往首都,进行一系列更高层级的访问与会晤。

    孙师长也将先回自己老家看看,随后再北上首都与先生等人汇合。

    所有安排都已清晰妥当,江叶亲自将每一位Zhan士送到对应的考斯特商务车前。

    他与每一位负责的小组负责人紧紧握手,郑重叮嘱:“务必照顾好老英雄,行程上多尊重他们的意愿。有任何情况,随时联系我。”

    “放心吧,江导!”负责人们纷纷郑重承诺。

    看着一辆辆载着历史与期盼的车辆缓缓驶离,大堂渐渐空阔下来,最终只剩下江叶、他的四位爷爷,以及一小队负责他们此行安全的时特局工作人员。

    江叶走到林骁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了,林骁。”

    林骁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用力摇头:“哪里的话!能参与这项工作,是我的荣幸。这种‘活’,我巴不得多干几次!”

    江叶也笑了,他转过身,看向早已迫不及待、眼神中混合着近乡情怯与巨大激动的四位爷爷——江德福、江有福、江来福、江满仓。

    他笑着说道:“爷爷,我们……回家。”

    车子驶入老家地界,窗外的风景便开始牵动江德福四兄弟的心弦。

    他们望着窗外,眼神里充满了陌生又熟悉的探寻。

    记忆中那条尘土飞扬、坑洼不平的泥土路,早已被宽阔平整、标线清晰的柏油马路取代。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间隔着明亮的路灯,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

    原本散落各处、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茅草屋,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设计美观、外墙贴着瓷砖或刷着暖色涂料的两三层小洋楼,鳞次栉比地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

    不少楼顶还安装着太阳能热水器,小院里停放着家用轿车。

    江有福指着那些漂亮的房子,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样的好房子……现在,老百姓都能住上了?真好,真好啊……”

    他反复念叨着,仿佛要确认这不是梦境。

    当车子沿着蜿蜒的公路驶近他们记忆中的村庄时,更让他们惊讶的景象出现了。

    在群山环抱、绿意盎然的田野之间,一条崭新的柏油路如同灰色的丝带,优雅地穿梭其间。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条路的中间,清晰地画着红、黄、蓝三条鲜艳的彩带。

    江来福瞪大了眼睛,指着窗外,难以置信地问江叶:“小叶,这、这田里头,都铺上这么好的大马路了?这得费多大功夫?”

    江叶笑着解释:“五爷爷,这是前几年咱们浙江全省推行的‘四好农村路’升级版。”

    “这不光是为了通车方便,村里的人吃完晚饭,都可以在这上面散步、锻炼身体。”

    “因为路中间画了彩带,我们都管它叫‘彩虹路’。”

    “彩虹路……饭后散步……”江来福喃喃重复着。

    他看着那条在田野间蜿蜒的美丽道路,想象着乡亲们傍晚在此悠闲漫步的场景,一种巨大的欣慰感冲击着他的胸膛。

    车子一路向村里开去,沿途经过的每一个村庄,无一不是整洁干净,房屋俨然,基础设施完善,与他们记忆中那个贫穷、破败、脏乱的旧农村形象截然不同。

    眼前这一幕幕家乡巨变所带来的震撼,远比外滩的璀璨灯火、高铁的风驰电掣,更直接、更深刻地撞击着他们的心灵。

    因为这里,是生他们、养他们的根之所在。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曾浸透着他们年少时的汗水与记忆。

    看到故乡变得如此富足、美丽、充满生机,那种源自血脉深处的触动与自豪,是任何大城市的繁华都无法比拟的。

    他们守护的,不就是一个能让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乡焕发新颜的未来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