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426 章 信任危机

第 426 章 信任危机

    市委会议室那场会议之后,工真市各部门闻风而动,排查、帮扶、整改,一时间,"刘栋"这个名字成了检验工作的试金石。

    然而,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总是超乎预料。

    三天后的一个傍晚,李毅飞正在审阅全市特殊困难家庭的初步排查报告,办公室的门被急促敲响。

    陈默带着市中院副院长周伟民匆匆进来,两人脸色都不太好。

    "李书记,出事了。"周伟民的声音有些发干,他将一个平板电脑放在李毅飞面前,"一起离婚案的判决,在网上炸开了锅。"

    屏幕上,一个名为"绝望的技术男"发布的万字长文,配着哭脸表情,正在被疯狂转发。

    文章详细叙述了他是如何从农村考上名校,如何成为一家科技公司的技术总监,如何在六年婚姻里拼命工作,给妻子买了房买了车,最后却因为"工作忙、陪伴少",在离婚时被判"净身出户"——房子、车子、孩子全归妻子,还要支付高额抚养费。

    "六年心血,一夜归零!工真市法院,这就是你们维护的公平吗?"文章的结尾,这几个字被加粗放大,触目惊心。

    评论区早已沦陷,愤怒的声浪几乎要冲破屏幕: "这判决太寒心了!男人就该死吗?"

    "吓得我赶紧把工资卡从老婆那里要回来了!"

    "原来努力赚钱养家是原罪,学到了。"

    "工真市法院,出来走两步?"

    李毅飞的脸色沉了下来:"具体什么情况?"

    周伟民连忙汇报:"被告王健,确实是技术骨干,年薪不菲。

    但原告苏婉婷提供了大量证据,证明王健长期缺席家庭生活。

    她一个人带孩子看病、参加家长会、操持所有家务,甚至王健连孩子上哪个班级都不清楚。

    法院考虑到女方为家庭付出更多,且在离婚后缺乏稳定收入来源,才做出了这样的财产分割。"

    "法律依据呢?"李毅飞追问。

    "完全符合《婚姻法》关于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周伟民肯定地说,但随即语气变得犹豫,"但是...舆论完全不买账。更麻烦的是,这件事引发了连锁反应。"

    陈默接过话头:"书记,今天上午开始,多个企业的工会都反映,男性职工情绪波动很大。

    开发区一家软件公司,甚至有十几个程序员集体提出要调整薪酬支付方式,要求将部分收入直接打入个人账户,说是要'规避风险'。"

    李毅飞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个看似个案的判决,正在演变成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信号。

    "去开发区。"李毅飞突然站起身,"现在就去那家软件公司,不要通知。"

    半小时后,李毅飞的车驶入高新区。在"创新科技"公司的休息区,他听到了最真实的声音。

    几个年轻程序员正围在一起,情绪激动: "王健我认识,技术大牛!一年给家里挣百八十万,结果就这下场?"

    "我女朋友昨天还拿这个案子暗示我,说要是我以后不顾家,就让我净身出户。这哪是谈恋爱,这是防贼啊!"

    "以后加班得留证据,证明我不是去鬼混,是在给家里挣钱!"

    一个戴着厚重眼镜的年轻人苦笑着说:"看来我得把给我妈买房的事缓一缓了,先给自己留条后路。"

    这些议论,让李毅飞的心情越发沉重。

    在开发区管委会的紧急会议上,气氛更加凝重。

    一家制造企业的负责人汇报:"今天有工人直接问我,要是他在外地工厂支援期间,老婆在家起诉离婚,他会不会也人财两空?

    李书记,这已经影响到生产积极性了。"

    "胡闹!"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拍桌子,"法院依法判案,他们瞎联想什么!"

    "不是联想。"李毅飞缓缓开口,"这是信任危机。当劳动者开始怀疑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公正回报时,我们就要高度警惕了。"

    当晚的市委小会议室里,一场特别的辩论正在上演。

    妇联主席刘静态度坚决:"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支持法院判决!

    数据显示,超过70%的家庭中,女性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务和育儿责任。

    很多职业女性在完成一天工作后,还要面对'第二轮班'。

    王健们只看到自己赚了多少钱,却看不见妻子们付出了多少隐形的劳动!"

    总工会副主席则提出不同看法:"我们当然承认女性的付出,但不能忽视男性职工的感受。

    很多一线工人、技术人员,他们背井离乡、加班加点,不也是为了家庭?

    如果他们的经济贡献在离婚时被轻易否定,这会寒了多少人的心?"

    "法律不是已经通过抚养费体现了经济贡献吗?"刘静反问。

    "但是社会认知呢?舆论一边倒地认为王健被'剥削'了,这说明了什么?"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

    李毅飞一直沉默地听着,直到争论稍歇,他才开口:"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一个依法判决的案件,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李毅飞环视在场的干部:"因为我们的社会在变,家庭结构在变,但很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

    男人以为赚钱就是尽责任,女人觉得顾家是天经地义。这种认知的错位,才是问题的根源。"

    会议室安静下来。

    "法院的判决没有错,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必须坚持。"李毅飞话锋一转,"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职场,随着男性也开始更多地参与家庭事务,传统的评判标准需要更加精细化。"

    李毅飞做出决定:"这件事,不能简单地压下去,也不能各打五十大板。我们要把它变成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契机。"

    第二天,工真市发生了几件令人意外的事:

    第一,市委宣传部没有回避争议,而是在官方平台发起"现代家庭责任大家谈"的讨论,邀请法律专家、社会学者、普通市民一起探讨如何平衡家庭与经济贡献。

    第二,市总工会和妇联破天荒地联合举办"和谐家庭建设"系列活动,走进企业、社区,讲解家庭责任共担的重要性。

    第三,李毅飞亲自邀请了一批像王健这样的技术骨干、企业中层座谈。没有官话套话,就是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焦虑。

    最让人意外的是,在最新一期的"工真讲堂"上,李毅飞出人意料地提到了这个案件:

    "有人说,王健案让男人不敢结婚了。我说,这不是坏事!"李毅飞的话通过直播传遍全市,"如果这个案子能让男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在家庭中尽更多责任,能让女人们看到经济独立的重要性,能让所有人在结婚前就认真考虑如何共同经营一个家——那这个案子的社会价值,就远远超出了法律意义!"

    这番话在网络上引发了新一轮讨论,但这一次,理性的声音开始占据上风。

    一周后,王健更新了他的长文:"感谢各位的关注,也感谢市领导的开导。

    我反思了很多,确实亏欠家庭太多。我决定撤回上诉,但会和前妻协商,用其他方式保障与孩子的感情联系。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更多人启示:家,需要用心经营,不是靠钱就能堆出来的。"

    与此同时,市人大开始着手调研,准备向上级反映基层在婚姻家庭案件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晚上,李毅飞站在办公室窗前,对陈默说:"看到没有?舆论就像洪水,宜疏不宜堵。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支持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引导大家看到问题本质,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

    陈默若有所思:"所以您才说,这是个契机?"

    "没错。"李毅飞点头,"一个让工真市在社会治理上迈出一大步的契机。

    我们要让每个人都知道——在这里,你的每一分付出都会被看见,每一种贡献都会被尊重。"

    在这个夜晚,工真市的执政者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治理智慧,不在于息事宁人,而在于把每一次危机都变成进步的阶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