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年代:重生五六,大国工业 > 第269章 你就甭问了!

第269章 你就甭问了!

    刘大年和赵大国两人,安排了一下村里的生产田耕任务后。

    便带着几个生产队员,拉着他们村的竹席竹筐等手工品,便向城里赶去。

    两个月下来,红旗村各家各户,一些妇女等没有下田干活的人,总共编织了一百多条竹席,五十多个竹筐。

    不算少了,往常根本不需要编织这么多,放在公社上卖不出去的话纯粹是浪费力气。

    但现在有机床厂兜底,他们才会这么使劲的编织,有些农村妇女对九洲机床总厂还挺有信心,或者说他们对周志强有信心。

    大晚上的时候,借着月光在院子里编织,这会正是初春,她们也不怕冷。

    三四个晚上,就能编织出一床竹席,勤快一点的两个晚上就足够了。

    年后才过去了两个多月,他们便攒出来这么多,因为用的材料很常见,而且收工的编织的也不如工厂制造的那种。

    所以他们的竹席和竹筐定价比较便宜,竹席是五毛一个,竹筐是四毛。

    但就算每个只要几毛,刘大年跑城里这一趟,也能拿回来七十多块钱。

    各家各户多的能分到两块多,少的也能分九毛钱。

    现在农村一个壮劳力,在田里种一年的地,最后换算成钱也不过十四五块钱。

    家里的妇女要是闲时能干点这种活,一年下来也能给他们家添十块多的收入。

    赶在一大早,刘大年便和赵大国赶着车出发了。

    这一趟走下来要不少时间,好在他们天没亮就开始走,最后走了五个多小时,才赶到四九城内,找到九洲机床总厂。

    九洲机床总厂,大门口的保卫员看到几个人赶着车向他们厂门口走来,连忙上前制止的说道:“哎哎,你们是来干什么的?

    九洲机床总厂不能随便靠近,快点离开。”

    “同志,我们不是别的人,我们是昌平三河公社红旗村生产大队的,和你们厂有工农互助协议.”

    刘大年连忙说道,随后从兜里掏出来他留了好久的经济烟,递过去一根继续说道:“你们厂的周厂长跟我们村说过,要买一些竹编手工品,我们这不是今天给送来了.”

    除了给送机床厂送手工品之外,刘大年他们还准备去农业部找宋技术员问一下温室栽培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们村因为周志强拉的关系,跨过了公社和县的农业站,直接和农业部的技术员对接上了。

    找人自然也要来农业部找,上次宋技术员离开前,还给他们留了地址。

    “周厂长?”

    大门保卫员闻言后怔了一下,听到周志强的名字,他们也不敢随意驱赶人。

    万一真的是周厂长喊来的呢?

    “你们等一下,我去打电话问问。”

    门口保卫员说完,便回到值班屋里去打电话了,他们这里有直通厂办公室和保卫处的电话。

    这个消息一层一层的转告,很快便让张耀国知道。

    听到红旗村的名字有些耳熟,张耀国拿出记事本翻了一下,最后在上面果然找到关于红旗村的记录。

    随后张耀国便立刻找后勤的伍副主任,现在周志强不在厂里,这件事直接找后勤就行了。

    没过多久,张耀国便和伍有才一块来到工厂大门口。

    大门处的保卫员见到两人过来后,立刻说道:“张科长,伍主任,人在那边呢,没通知我们也不好放他们进来。”

    张耀国之前当过科长,现在虽然没在任何一个科室任职,但他的级别已经是正科了,除了周志强和李有年外,其他人都会喊一声张科长。

    伍有才说道:“没事,我现在带他们进去吧,这确实是周厂长说过的事情,给开一下门。”

    “好,这就开门。”

    保卫员很快便将门打开,随后便对刘大年等人喊着让他们进来。

    刘大年和赵大国等人看到有人来接他们,便连忙赶车走进厂里。

    伍有才问道:“你们这次送来的就是竹席和竹筐还有其他的吗?厂长应该跟你们说过价钱了,五毛和四毛对吧。”

    刘大年连忙点头道:“对对,五毛和四毛,其他的还得一段时间至少要五六月才能送来”

    “没事,那跟我们来吧,先清点入库,然后我带你们去拿钱。”

    伍有才说完,随后转头对张耀国说道:“张科长,这块交给我吧,接下来没什么事了,你先回去吧。”

    “行,那麻烦伍主任你了。”

    张耀国说完,随后又对刘大年等人说道:“厂长现在不在厂里,在分厂忙项目,不过他之前交代过红旗村的事情。

    等你们下次再来,就跟门卫说找我或者找伍主任都行,我叫张耀国,是周厂长的专职助理。”

    刘大年连忙记下来,随后说道:“我知道了,张同志,以后我们来机床厂就找你们。”

    “行,那你们跟伍主任去入库拿钱吧。”

    张耀国说完后便回去继续忙活了,伍有才便带着他们向仓库走去。

    他们厂平时就会给工人们发点东西,毛巾、鞋子、手套什么的厂里一堆,周厂长再给工人们发竹席和竹筐也不算什么。

    反正一年内总有夏天的时候,这东西到夏天绝对用得上。

    把东西清点入库后,伍有才让其他人先去厂门口等着,他则带着刘大年等人去财务科。

    在去的路上,伍有才还开口叮嘱道:“刘支书,之前是田主任和你们对接的,以后就换成我了。

    我听周厂长说你们村以后还能送新鲜蔬菜?以后有的话就直接送我们厂来吧,我们厂人多,这些东西怎么也吃不够。”

    总厂就一万多人,食堂都扩建了两个,而且工人们要是加班,那后厨食堂也得跟着加班。

    伍有才这个后勤主任管的虽然多,但是压力也大;要不是之前田文国给他留下的底子好,能直接接手工农互助,那单单是额外物资需求这块,都能让伍有才愁死。

    “我知道了,领导,以后我们村有好东西,肯定给你们送来”

    “你们需要什么,也可以跟厂里提,哪怕是碗筷桌椅什么的,我们厂去采购也比你们村个人采购方便很多。”

    刘大年点头应和道:“对,领导,你说的是”

    到财务科拿到钱后,刘大年和赵大国两人才感觉踏实,以后村里多了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而且刘大年还想着,他是不是可以跟别的村也收一些竹席和竹筐,每个赚两分钱,那都能让他们村多不少收入

    “冯科长”

    正当伍有才准备带刘大年和赵大国两人出去的时候,侯副厂长突然来到财务科。

    看到伍有才身边跟着两个好像不是本厂的,便喊住他们问道:“伍主任,他们是谁?不是咱们厂里的?”

    伍有才随口解释道:“侯副厂长,他们是昌平红旗村的,是咱们厂工农互助协议中十几个公社底下的一个村子,这次是来给咱们厂送东西的。”

    侯副厂长追问道:“送的什么东西?”

    伍有才心里暗暗抱怨,随后继续说道:“就是一些竹席和竹筐之类的.”

    “怎么送这些东西?咱们厂需要吗”

    还没等侯副厂长的话说完,伍有才便开口打断他的话说道:“当然需要了,何况侯副厂长,这件事孙副厂长和周厂长都知道,您就甭问了。

    我那边也有点事,就不打扰你嘞,侯副厂长。”

    说完,伍有才便带着刘大年两人离开,压根不管侯副厂长那张黑如锅底的脸。

    他这个后勤主任是周厂长一手提上来的,在厂里,他第一就听周厂长的,对那些和周志强不对付的,肯回话已经是他伍有才给面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