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河回到了烤肉的石板前面,那石板平整干净,在山里实属罕见。
他将熊身上挂下来的肥油放在石板上,肥油遇热滋滋作响,散发出阵阵油香。
接着,他又从系统空间取出几颗土豆,熟练地削成薄片,准备做一道熊油烤土豆。
在这冰天雪地的山林中,能吃上这样一顿美食,也算是一种享受。
土豆片在熊油的煎炸下变得金黄酥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然而,可能他的运气用完了,除了那头熊之外,甚至连一头狼都没有引过来。
“这里有这么浓郁的血腥味,对于那些嗅觉灵敏的野兽而言,几公里之外就能嗅到,怎么全没影了?”
陈冬河有些疑惑地皱了皱眉头。
他已经吃饱喝足,看了眼系统空间内的猎物,又轻轻的摇了摇头。
这段时间他经常出入深山老林,猎杀的都是凶猛的大型猛兽。
一般的东西还真看不上眼。
除了那群野猪,就只碰到一头熊瞎子,感觉收获少了。
但如果换成其他猎人,即使是打围,能够和众人之力猎杀到一头熊,都会觉得这是大丰收。
他想起那些老猎人常说的一句话:猎人的心不能太贪,否则山神会不高兴。
“算了,还是下山去吧!今天晚上还有重要的事情去办,不能耽误了。”
陈冬河干脆直接收起了那张烤肉的石板,想着以后在野外烤肉,也就不用再去找工具。
他将火堆彻底熄灭,用雪覆盖得严严实实,确保不会引起山火。
他走出那条峡谷,看着远处的方向,总觉得有些熟悉。
或许是自己上辈子来过这里,记忆不是特别深刻,所以给忘了。
往回走的时候,陈冬河在路上砍了几根树木,凭借着娴熟的手艺,做了一个简易的爬犁。
爬犁的做工虽然粗糙,但足够结实,能够承载几百斤的重量。
简易爬犁上面只放了几只猪崽子,这些猪崽子是之前猎杀野猪群时留下的。
爬犁在雪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为寂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气。
他的身影在雪地上拉得很长,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投射在雪地上,随着他的移动而晃动。
“冬河回来了!”
坐在村口的几个大婶儿笑着打了声招呼。
她们正坐在阳光下纳鞋底,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拉家常。
她们很快就看到了陈冬河拉着的爬犁,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忍不住惊呼出声,手中的针线活都停了下来。
几个正在玩耍的孩子也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爬犁上的野猪崽子。
“哟,今天的收获不错啊!这六只猪崽子加起来,得有三百多斤肉吧?”
王大婶率先说道,眼睛紧紧盯着猪崽子,眼神中满是羡慕。
“那些猪崽子每头都有六七十斤左右,掏了下水也能有四十多斤以上,听说县城的猪肉都卖到三块五一斤了,简直是天价!”
李大婶也跟着说道,语气中透着惊讶和无奈。
这个价格对于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确实是天价。
“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一年,到头来也攒不下百十块钱,结果如今买一斤猪肉都得三块五毛钱,这肉价简直涨飞了。”
张大婶叹了口气,感慨地说道。
那几个大婶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目不转睛的看着陈冬河背后爬犁上的野猪。
六七十斤的野猪崽子,肉没有那股腥骚味,比家养的猪也差不了太多,只是肥肉略微少点。
这些猪崽子的肉质可比成年野猪好。
有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眼中露出渴望的神色。
虽然眼馋的很,但是谁也没有开口去讨要。
大家都在一个村子,抬头不见低头见,也要脸面。
何况陈冬河本就大方,这段时间大家已经陆陆续续从他手上得了不少的好处。
现在的肉价不断飙升,她们更不好意思开口。
但即便如此,目光却始终无法从那些肥嫩的猪崽子身上移开。
陈冬河笑着说道:“等会儿我还得再进山一趟,我发现了野猪,只是打掉了六只野猪崽子,连一头大野猪都没撂倒。主要是那群野猪跑得太快。”
“小猪崽子跑的慢,所以成为了倒霉蛋。不过我已经知道了那野猪群的大概方位,今天晚上就去把他们全给撂了,这样一来,我们家盖房时候的肉就有了。”
他的语气轻松自然,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听到他这话,几个大婶瞬间睁大眼睛。
她们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不可思议的震撼。
王大婶手中的鞋底差点掉在地上,她赶紧抓稳了,脸上写满了惊讶。
这个消息对于她们来说,简直太震撼了。
要知道,野猪群可不是那么容易猎到的,更何况是一个人单枪匹马。
“冬河,听你这话的意思,去给你们家干活,还要管一顿肉菜?”
王大婶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声音都提高了八度。
她的眼睛紧紧盯着陈冬河,仿佛要确认他是不是在开玩笑。
在这个连吃饱饭都不容易的年代,干活管饭还有肉吃,简直是天方夜谭。
“现在谁家做饭带点荤腥都是奢侈,你管饭的同时,居然还要往里面放肉!”
李大婶也跟着问道,眼睛瞪得圆圆的。
她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显示出内心的激动。
如今的生活并不算是特别好。
土地分包到户,只不过是在第一年。
分到的土地都是今年秋季播种的麦子,需要等到来年五月份才能收割麦子。
那也是土地的第一波收成,大家手里的粮食都不多。
主要是因为他们陈家屯团结,老村长没搞过什么歪心思,否则分的粮食能不能吃到来年五月,都是未知数。
有些村子里面的生产队长或者村长,只会说村里粮不够,工分兑换粮食,都无法给足。
甚至以前那些村长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多报。
明明只是铲了一万斤的粮食,却非要喊出一万两千斤。
结果本应该留在村里的粮食,却被他们直接贡献了出去。
村里没有足够多的粮食做大锅饭,便会挨饿,个个都是面黄肌瘦。
虽然不至于把人活活饿死,但绝对营养不良。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可不止一处发生。
陈家屯的老村长宁可自己去公社挨骂,都不会让村里的父老乡亲少吃一口。